殷曉梅
[摘 要]班級是一個學校的基層組織,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參與狀態(tài)與程度直接影響到其綜合素質和個性發(fā)展的水平。班主任要通過制定班規(guī)、打造班級文化、設立心愿信箱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自信心,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使班級成為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發(fā)展的場所。
[關鍵詞]班級;自主化管理;責任
要營造一個自信、快樂的班集體,班主任應該放手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這樣不僅能讓教師感受到教育的輕松和快樂,也能讓學生提高責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制定具體可行的班規(guī)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彼^自主教育,是在班主任的啟發(fā)引導下,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我能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修養(yǎng)。建立學生自主化的班級管理模式,首先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讓學生說說在班集體中自己應該怎樣做,學生的意見就是班規(guī)形成的基礎。班規(guī)要簡單可行,便于學生操作,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隨時補充;語言要體現(xiàn)出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助。班規(guī)是師生共同討論的結果,理應師生共同遵守。
班主任還可以在班規(guī)之外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補充一些其他制度。比如筆者所在班級有“四制”。一是學生干部輪換制。實行民主選舉,班干部輪換上崗,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當干部的機會。二是事務責任制。班級中大小事都責任到人,例如班會、隊會由中隊長負責,小隊長商量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擦黑板、整理講臺等小事,也做到分工到人。三是班級文化共建制。黑板報、班級名片、主題班會、學校的慶?;顒拥茸寣W生積極參與,出謀劃策。四是班級常規(guī)檢查制。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派專人檢查。
二、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
愛因斯坦說:“在學校里和在工作中,工作最重要的動機是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個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币爰ぐl(fā)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就要允許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形成自主管理意識,為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可能性空間。
班級是教學組織的基本單位,強化學生的自主管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讓每位學生對班集體產生責任感,在愉快輕松中接受教育。首先創(chuàng)立競爭機制,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同學之間比學習、比思想、比體育等。通過這樣的競爭,調動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其次是強化幫扶機制,讓學生自主形成各種小分隊,小分隊之間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舉行類似“尋找閃光點”的活動,讓學生說說其他小組的閃光點,可以面向小組,也可以面向個人。幫助學生學會了解他人,欣賞他人,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會互相尊重。
三、設立“小小心愿”信箱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教育也不可能在同一起點上。特別是對一些特殊學生,班主任應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注意對其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正確引導他們融入到班集體的生活中去。為此,班主任可以在班上設立“小小心愿”信箱,及時了解學生狀況和班級動態(tài)。筆者所在班級有一個學生,本來學習成績很好,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但最近經常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yè)拖拉。通過“小小心愿”信箱的傳達,筆者得知原來是該生父母離異了,現(xiàn)在由爺爺奶奶照看,孩子心理有了壓力,由此產生了厭學情緒。筆者于是與他的家長聯(lián)系,請老人及時監(jiān)督和鼓勵,父母要經常給孩子關愛。在學校,筆者發(fā)現(xiàn)他一點進步也會及時給予表揚,并且讓他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又慢慢恢復了陽光開朗的狀態(tài),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了。
走近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源泉。班主任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從人的本性而言,每個學生都有被愛的渴望和被別人認同的需求。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自主教育,強化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自主處理的能力。班級自主化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就離不開人,需要班級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其中。班主任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對學生心理、行為的引導,讓學生自覺參與到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而實現(xiàn)班級的自主化管理。
責任編輯 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