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萍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重,血緣、親情、依賴、歸宿等都歸于一個“家”字。在健康管理方面,家庭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和最重要的單位,家庭健康管理既為個人健康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又為社會健康提供了基礎。由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家庭成員之間極易相互影響,所以家庭健康管理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在飲食方面相互監(jiān)督,吃得健康。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茱莉亞·西匹斯理·考克斯教授在《英國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文章指出,從糖尿病、高血壓到缺血性心臟病、哮喘、腎病、抑郁,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會提高很多。因此,在飲食上要相互監(jiān)督,拒絕高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三高一低”飲食;養(yǎng)成少食辛辣、戒煙限酒、定時用餐的習慣;有條件的家庭不妨分碗筷吃飯,餐具清洗后消毒,以降低病菌傳染的風險。家人還要一起進行健康鍛煉。晨起一起鍛煉,飯后一起散步,平時結(jié)伴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都能培養(yǎng)熱愛運動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將每位家庭成員的健康信息建檔,才能對家人的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除了醫(yī)院設的健康檔案,自己記錄身體的變化也值得提倡,如定期測量血壓、血脂、血糖、體重、腰圍等各項指標及運動、飲食狀況等。對自己身體狀況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配合醫(yī)生做好診療工作,制訂改善計劃。而且連續(xù)測量、記錄、對照身體指標,能看出身體變化趨勢和改善計劃是否有效。
再次,要相互傾訴不良情緒。工作壓力等不良情緒需要及時傾吐,家人是個不錯的對象。每天回家,把工作中的不順心向?qū)Ψ侥钸赌钸?,及時排解不快;被傾吐的一方,要盡可能開解對方。
最后,家里要配個急救藥箱。里面有常見疾病的藥物,如治療腹瀉、感冒、胃痛的。家里如有慢性病患者,每天吃的藥要備齊,放在固定地方。家里要有人掌握一定的用藥知識,如藥品的有效期、服用方法、保存方法、如何購買和服用非處方藥等。另外,每位家庭成員,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都要掌握基本的急救和自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