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全喜 宋素智
在設施果樹栽培中,由于栽植密度往往較大,需要及時控制樹冠,從而達到通風透光、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減少病蟲害的目的??刹捎靡韵聨追N方法進行樹冠控制。
1 限根栽培
果樹地上部的生長與擴大與根系密切相關。通過調節(jié)設施果樹根系的分布及生長節(jié)奏,調控根系肥水吸收利用,可以有效調控地上部的生長發(fā)育,抑制設施果樹的極性生長,控制樹冠高度及冠幅、促進花芽形成、開花坐果和果實發(fā)育。限根技術已經成為設施果樹栽培中樹體控制的重要途徑。果樹限根生產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果樹淺栽
保護地果樹建園時,除按常規(guī)的建園要求進行園地規(guī)劃設計、土壤改良、定點挖溝(穴)、施肥回填、灌水沉實外,在栽植時,比露地栽培要適當淺栽,控制根系的分布深度。
1.2 起壟栽培
建園時用表層土和中層土堆積起壟成行,壟高30~50厘米,寬50~80厘米。把果樹栽植于壟上。起壟后,根系分布范圍受到限制,有利于樹體矮化緊湊、易成花早結果,也有利于果園管理與更新。
1.3 容器栽培
把果樹植株栽植于單個容器中,它是限根效果最為顯著的一種方法,已在日本、以色列等國的設施果樹栽培中廣泛使用,我國應用較少。生產中常用容器有陶盆、塑料編織袋、無紡布袋、塑料箱、木箱等。注意容器要有透氣、透水孔。
1.4 底層限制
保護地果樹栽植時,在溝(穴)底部鋪設隔離層,以限制根系的垂直擴展并增加底層的透氣性。隔離層常用的材料有紙(草)被、塑料編織袋、泡沫塑料、黏土打實等。底層限制在保證限根效果的同時,要注意底層的通透性,防止灌水或自然降雨后積水成澇。
2 根系修剪
通過根系修剪調節(jié)根系生長發(fā)育,可以有效地進行樹體的調控。根系修剪后樹體營養(yǎng)生長削弱,樹體矮化,中短枝比例增加,花芽容易形成。根系修剪的時期以花期和新梢旺長期為宜,旺樹可修剪2次,中庸偏旺樹可修剪1次,弱樹不修剪。根系修剪后的效應一般可持續(xù)30~45天。根系修剪有物理修剪法和化學修剪法。物理修剪法是通過人工或機械手段將根系切斷,控制根系水平和垂直分布范圍?;瘜W修剪法是通過化學藥劑抑制根系的生長。常用的化學藥劑有硫酸銅、硫酸鈷、碳酸銅、環(huán)烷酸銅等,化學藥劑對根系的抑制作用是全面的,既可抑制生長根的生長,也可抑制吸收根的生長,抑制強度不容易控制。根系修剪的作用強度與樹勢、修剪時期、修剪強度、修剪后土壤肥水狀況有關,應用時要根據樹齡,樹勢、立地條件等靈活掌握,寧輕勿重,以防過度,否則對樹體造成傷害,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 換枝修剪
在設施條件下,果樹生育期延長,揭棚后樹體容易產生代償性的新梢徒長,新梢生長總量加大,樹冠擴大快,而且在設施內形成的新梢不能進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往往造成結果部位外移,樹冠內膛光禿衰亡。有時引起翌年產量降低,甚至沒有經濟產量。因此,果實采收揭除棚膜后,要及時更新結果枝。換枝修剪就是在果實采收后,及時疏除過密、生長過長、過旺枝,回縮或短截部分棚室內形成的新梢,促發(fā)新枝,降低花芽分化節(jié)位,以防樹冠擴大、結果部位外移和隔年結果。換枝修剪要依據果樹的生長和花芽分化特性進行。如桃、杏、李、中國櫻桃等采后修剪一般保留10%~20%單軸生長的當年生中庸新梢不剪,疏除背上直立枝、內膛密生枝,對其他的結果枝留3~7個芽重短截,利用萌發(fā)的二次枝或三次枝培養(yǎng)翌年的結果枝。采后修剪的時間應掌握萌發(fā)的新梢有60~80天的營養(yǎng)生長期,河北保定地區(qū)一般不晚于6月上旬。設施葡萄栽培在采果后對結果新梢留1~2個芽進行重回縮,利用冬芽萌發(fā)的副梢培養(yǎng)翌年的結果母枝;短截的時間越早,部位越低,所形成的新梢生長越迅速,花芽分化越好,采后修剪所形成新梢的結果能力與母枝粗度關系密切,采后修剪的時間最晚不遲于6月上中旬。
換枝修剪過重,留下的枝葉量過小時,會引起地上部光合營養(yǎng)不足,抑制根系的生長和吸收功能,常會引起更新修剪后新梢細弱,葉片黃化,影響光合作用和樹體的恢復生長。因此,更新修剪不宜過重,留下的枝葉量不小于修剪前的30%~50%。同時,結合土壤中耕,改善土壤通透性,適量追施三元復合肥,及時多次根外追肥,可噴布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噴施光合微肥及氨基酸肥等,每隔5~7天噴1次,連續(xù)4~5次。
4 化學控制
在果樹上應用生長延緩劑或生長抑制劑進行化學控制也是樹體控制的有效措施。生產中葉面噴施多效唑或土施多效唑,對新梢生長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具有促進成花和坐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