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志愿者組織的運行機制與特點

      2014-04-29 00:44:03萬佩佩
      學會 2014年4期
      關鍵詞:運行機制

      萬佩佩

      [摘 要]本文通過質性研究方法調查了山東某高校志愿者組織,發(fā)現這類組織的活動呈現出多元化、專業(yè)化以及社團化的基本特點。文章根據活動頻率、結構設置、資金來源、領導類型將高校志愿者組織分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社會&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志愿者組織、社會&學校臨時合作型志愿者組織三類,并對它們的運行機制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校志愿者組織 類型特點 運行機制

      自1993年共青團中央啟動“中國青年志愿者活動”以來,全國各大高校的志愿者組織如雨后春筍般蓬勃地發(fā)展起來,現已成為青年志愿組織隊伍中活動最積極、組織相對集中、影響力非常廣泛的一個團體[1]。高校志愿者組織不僅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在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健康發(fā)展等發(fā)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通過質性研究方法調查山東某高校志愿者組織,并在收集、分析資料的基礎上回答高校志愿者的組織特點、類型以及各種運行機制等問題。

      一、高校志愿者組織界定及特點

      (一)高校志愿者的組織界定

      國內對志愿者組織的研究文獻眾多,有學者從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等角度定義志愿者組織,強調志愿精神和非營利性,把研究重點集中在組織特征和機制特征上[2]。也有學者從志愿者組織內部出發(fā),借助與志愿者組織相關的志愿服務、志愿精神等概念界定志愿者組織,例如祝靈君認為志愿者組織就是公民在不計報酬,自愿奉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自發(fā)組織起來的民間組織[3]。還有一種就是將上述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綜合,例如徐中振對“志愿者組織”的定義:志愿者組織必須是體現志愿精神,肩負為公共服務使命的非營利組織[4]。本文將高校志愿者組織定義為“一種合法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非黨派性質的、實行自主管理的校園志愿性組織”,其主要目標是致力于高校內部志愿事務或者是社會公益事業(yè),解決各種社會性問題。

      (二)高校志愿者的組織特點

      1.類型和活動多元化。該校志愿組織雖發(fā)展時間不長,但憑借較快的發(fā)展速度,已形成了傳統(tǒng)志愿者組織與技能型志愿者組織并存的局面,同時志愿活動的范圍也不斷增加。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相繼出現了以“扶貧開發(fā)”為主要服務內容的大學生西部支教團和大學生赴泰國漢語教學等項目,內容現已覆蓋扶老助殘、愛心救助、城市服務、文明宣傳、支教支農、家教服務、社區(qū)服務、環(huán)境保護、應急搶救、政務服務和心理咨詢服務等11個方面。

      2.專業(yè)化技能提升。隨著志愿服務項目的拓展以及活動領域的深入,志愿活動對志愿者的專業(y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部分志愿者組織已經注意到志愿服務需求的變化,逐步在開展志愿服務之前進行有目的的培訓。一些依靠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成立的技能型志愿者組織,如急救協(xié)會、法學院維權組織等也開始出現,彌補了常規(guī)性志愿服務之外對技能要求較高的志愿服務的空白。

      3.社團化。隨著志愿者組織的不斷成熟,社團化已經成為高校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趨勢。社團化的組織在會員的招募、培訓、服務、考核和激勵等方面具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高校志愿組織社團化的發(fā)展,表明志愿活動效果逐步提高。

      二、高校志愿者組織類型

      接受調查的山東某高校志愿者組織類型多樣,由校共青團和校黨委分別領導負責,統(tǒng)一收編在社會服務類社團名目之下,共有校青年志愿者聯合會(其中包括低一級的學院組織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如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外語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等等)、新長城自強社、愛心協(xié)會、服務校友志愿者協(xié)會、白楊社、真維斯愛心社、唐仲英愛心社、思源社善行100、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協(xié)會、濟南AIESEC、聯想公益大賽項目以及Enactus12個志愿者組織。根據活動頻率、結構設置、資金來源、領導類型,筆者將該高校志愿者組織分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社會&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志愿者組織、社會&學校臨時合作型志愿者組織三類(見表1)。

      三、高校志愿者組織的運行機制

      不同類型的高校志愿者組織其運行機制特征也不一。按類型劃分并介紹不同高校志愿者組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各類志愿者組織的運行方式,并針對不同性質的志愿者組織總結出相應的運行機制。

      (一)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

      該類組織是在校團委和校黨委學工部領導下的學生創(chuàng)辦運營的志愿者組織,以自助、互助以及助他為目標,有“校方主導型”和“校方監(jiān)管型”兩種類型。

      校方主導型志愿者組織指的是校青年志愿者聯合會(下簡稱“青志聯”)及其下設的各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下簡稱“青志協(xié)”)。其中青志聯是校級組織,青志協(xié)是院級組織,二者為從屬關系。青志聯由校團委直接領導,負責全校師生志愿服務活動的管理和協(xié)調工作,青志協(xié)作為青志聯的基層行動組織由各院系團委領導,負責志愿服務活動的具體實施。它們大多依托高校資源,由于有固定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因此具有較強的延續(xù)性和行政性,成為該高校志愿服務行動的中堅力量。

      校方監(jiān)管型,如愛心協(xié)會則是由學生自發(fā)組織形成的,需要在社團聯合會(管理學校社團,與青志聯同級)注冊登記,審批合格才允許成立社團開展志愿活動。校方監(jiān)管型會員參與有很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成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在運行過程中有其特定的運行機制:

      1.逐步完善的招募機制。關于招募機制,校方主導型志愿者組織——青志聯做的較為成功,組織利用網站、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面向全校學生進行招募,擇優(yōu)錄取以保證志愿者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依靠自主開發(fā)的“志愿服務網上申報系統(tǒng)”,形成“確立志愿服務目標-制定招募計劃-發(fā)布招募信息-接收申請報名-篩選登記”招募體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校方監(jiān)管型志愿者組織,在學校配套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部分志愿者組織只能依靠收取會費保證組織有效運轉,運行經費來自會員的入會費和學校的配套資金,所以校方監(jiān)管型志愿者組織在招募會員時不存在具體的限制,申請人按相應的程序申請即可入會。

      2.志愿者培訓機制。隨著志愿服務范圍的擴大和活動內容的深入,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日益認識到專業(yè)化的培訓對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的重要性。一些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尤其是校方主導型志愿者組織開始探索志愿者培訓機制,而學校團委也有意扶植新生的技能型志愿者組織,不斷提升學校志愿者組織的專業(yè)性和服務水平。與此相對應的是該高校的志愿者隊伍越來越多地獲得社會的認可,在全運會等大型賽事期間有多名志愿者獲得“優(yōu)秀志愿服務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有主管老師向筆者介紹:“(志愿者組織)十分重視志愿者的培訓,有時候邀請志愿服務經歷比較多的同學舉辦經驗分享會,有時候志愿者自己從網上搜集資料舉辦培訓講座。除了這些內部培訓會,志愿者也會參加校外組織的一些培訓活動,像全運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項目主辦方有自己的培訓?!?/p>

      但是,由于受經費資助、培訓場地、時間和人員等因素的制約,并不是所有的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都有條件開展志愿服務培訓,大部分志愿者未經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只能從事簡單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活動盲目開展的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志愿者缺乏經驗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不少志愿者表示:“到了服務點,我們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領隊說做這個我們就做這個,領隊說哪里需要人我們就到哪里去服務。有時候志愿服務結束后,我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叫什么,具體應該怎么做?!?/p>

      志愿者組織開展志愿活動需要組織中有專人研究,不斷分析經驗教訓并提出調整策略,而不是一味地只注重做而不思考。大部分志愿者組織負責人在成為決策者之前并未熟識志愿者組織的相關知識,負責人專業(yè)性知識的缺乏難以促使組織的發(fā)展與項目的創(chuàng)新,在組織管理和決策層面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不利于組織的健康發(fā)展。這種忽略專業(yè)培訓的活動,最終只能導致志愿活動停留在簡單的“學雷鋒做好事”的淺表層次。

      3. 明確而有效率的組織結構。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有別于其他兩種組織最重要的特點在于其明確而有效率的組織結構。由于該類志愿者組織直接受學校相關部門的領導,所以無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在資金方面都會得到優(yōu)先的關注,相應的組織結構也較明確有效率。它們一般采取部門制,在組織內部設立綜合協(xié)調部、人力資源部、宣傳部、實踐部等部門,平時的日常運行就依靠這些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與合作。

      高效的組織結構在提高組織整體運轉水平的同時,也容易導致組織的行政化傾向和組織的自主性弱化,這幾乎成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共有的特征。單講志愿者組織申辦活動的過程就受到多方監(jiān)管,需要多重手續(xù)方可獲批。接受訪談的人員這樣告訴筆者:“舉辦活動首先得要指導老師認可,指導老師不同意,活動再好也辦不了。其次,活動需要場地,場地的申請要按照學校場地的管理辦法,再加上場地的數量極其有限,有時候其他社團還會和我們競爭同一個場地。最后,活動舉辦期間學校有專人監(jiān)督巡視,等最后到手的活動批準手續(xù)單大概有7行,審批手續(xù)占了4行,各種主管單位意見、活動審批單位意見(校團委)、宣傳工作審批意見(校黨委宣傳部校園宣傳秩序管理部)、場地審批單位意見(公安處)4個部門的印章。我們辦活動得根據程序來,但是層層疊疊的流程在保證組織合理運行的同時,也扼殺了我們開展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p>

      除了程序繁瑣外,高校志愿者組織行政性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剛性化管理傾向。自愿性是志愿者很重要的特征,在組織運行的實際過程中,從組織的管理層到會員普遍缺乏自主性。志愿者組織的管理層(如部長或者干事)承擔著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義務,他們被嚴格地要求承擔相應的布置任務、落實組織行動、監(jiān)督志愿者服務過程、反饋志愿服務信息等任務。普通志愿者在組織中被視為志愿服務的主要執(zhí)行者,但是他們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忽視,志愿者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熱情被制約,導致志愿者在“要我參加”的組織事務和會議中消耗過多時間,而在“我要參加”的志愿者實踐中的服務時間反而不多[1]。

      4. 內部協(xié)作與競爭。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迅速集中手中的志愿者資源,聯合不同的志愿者組織迅速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或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各志愿者組織由于共同的活動目標,在同一個學校的領導下能夠順利地進行溝通合作,并取得不錯的服務效果。但是,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之間也存在競爭,這些競爭往往緣起于其獎勵性、協(xié)作性及共同領導,主要表現在對活動基金和榮譽的競爭。如何在納新的時候獲得更多、更優(yōu)秀的會員,如何將活動辦得有聲有色,不同的志愿者組織協(xié)同工作時任務如何分工,最終的榮譽如何分配,這些問題都是組織在運行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志愿者組織資金的匱乏,激勵手段的缺失等問題。一位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負責人告訴筆者:“部分志愿者組織之間會有交流互動,比如說共同承擔大型志愿活動,雖然學工部把這些志愿者組織聯合起來,但實際上貌合神離,有時候會因為活動分工而產生爭吵,而最后的評優(yōu)環(huán)節(jié)需要各個志愿者組織去爭取,有的組織會搞小動作很傷和氣。”從這位負責人的言語中,可以看出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之間存在極大的利益糾紛,爭取學校管理部門的青睞,以獲取最大的榮譽和利益成為志愿者組織合作的不容忽視的阻礙。

      5. 資金支持。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直接受學校相關部門的領導,因此相比于其他兩種志愿者組織更容易得到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植。組織在每個學期都有一定的預算,學校根據預算支持其舉辦活動,而出現在預算外的活動有時能得到學校的資金支持,有時候則是志愿者自己出錢做志愿服務。另一種可能就是志愿者組織之間相互競爭學校的配套資金,競爭到資金的志愿者組織可以有效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而未獲得資金的志愿者組織更多地可能依賴會員“湊份子”參加志愿活動,例如愛心社團的暑期支教自費項目。

      6. 激勵機制。學校十分重視對志愿者的激勵,并開發(fā)了“志愿服務信息錄入系統(tǒng)”,志愿者從活動申請到活動考核都在該系統(tǒng)完成,為志愿者服務考核提供了基本的依據。優(yōu)秀志愿者的選拔標準主要考察其個人綜合素質和志愿服務經歷,并且選拔過程是公開的。除此之外,學校還設立社會實踐專項獎學金,獎勵長期參與志愿服務或對志愿服務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的同學。校團委每年組織評選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表現突出的10名志愿者授予他們“五四青年杰出志愿者”稱號。表現特別突出的,學校推薦其申報各級政府、相關組織設立的志愿服務個人獎項。

      (二)社會&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志愿者組織

      該類志愿者組織是由校外志愿者組織總部領導,受高校團委或者社團聯合會管理、監(jiān)督的社會性志愿者組織(包括國際組織、國內民間組織以及公益高校聯盟),具體又分為非營利組織&學校合作型、盈利企業(yè)&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兩類。其中,非營利組織&學校合作型志愿者組織是社會志愿者組織在高校的延伸,它們依托高校建立辦事處組成高校運營團隊,但解釋權和領導權歸總部所有,如AEISEC、指南針、Enactus。盈利企業(yè)&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組織活動,主要圍繞企業(yè)形象運行,成熟的志愿者組織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其整體運營水平和效果要高于校方日常型志愿者組織,具體運行機制如下:

      1. 較為成熟的志愿者招募機制。社會&學校聯合培養(yǎng)型組織參考企業(yè)招聘的方式招募會員,通過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納新活動,該類志愿者組織可以不斷地吸引到眾多優(yōu)秀志愿者。在招募過程中,既強調申請人的領導能力、組織才能等綜合素質,又考慮申請人的價值觀理念、志愿精神等情況。有志愿者表示自己在參加濟南AIESEC時就經歷了如同公司面試般的海選、小組面試、主席團面試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這種既關注志愿者綜合素質,又強調志愿者理念的選拔方式,對于組織的發(fā)展、未來領導人的選擇都是十分重要的。

      2. 資金運行機制。該類志愿者組織與其他志愿者組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資金與物質保障來自于社會企業(yè)或志愿者組織總部,活動內容由企業(yè)或組織總部決定。近年來,政府一方面鼓勵推廣志愿者組織自負盈虧,一方面把有限的財政直接撥款改為項目撥款或者崗位撥款,總體上說財政能夠提供撥款的規(guī)模下降了,因此這些志愿者組織在高校的發(fā)展更是舉步維艱,需要靠自己創(chuàng)收才能維持組織的日常運作。

      部分志愿者組織為維持自身發(fā)展,推出了有償服務或者是收費項目。例如AIESEC推出的國外志愿者活動,志愿者除承擔數萬元的活動費(機票、簽證費、材料費、住宿費等),還需繳納3000元左右的服務費,這些服務費部分就會成為組織的運營費用。

      有些志愿者組織被迫將部分資助資金轉用于投資,用獲得的回報來支持機構運作,如宜農貸就是針對農村貧困婦女發(fā)起的公益性小額信用貸款的助農項目,通過來自愛心使者的捐助來為農村貧困婦女提供資金支持,并提供技能培訓等一系列公益活動。捐助資金匯集到統(tǒng)一的賬戶交給第三方理財機構進行管理,期間為保值、增值進行一系列理財計劃。

      還有一些志愿者組織在不能從事營利性活動的約束下,為求生存紛紛轉向社會從事經營或募捐活動,如雷勵中國致力于青少年發(fā)展的教育型公益機構,其志愿者報名獲得雷勵中國的支持,在全國進行募捐活動,為志愿服務籌集所需資金。

      3. 項目化運行。所謂項目式就是指組織以項目方式運行,組織設有宣傳、人事、秘書、外聯、策劃等日常職能部門。在沒有活動時各部門各司其職、協(xié)調運行;組織活動時,各職能部門的成員在自己原有部門的基礎上參與到項目中去,在項目中承擔著相應的角色。這種項目化的運作方式可以充分調動普通會員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中去的積極性,并承擔著相應的職責。

      (三)社會&學校合作臨時型志愿者組織

      該類志愿者組織并未在該校設立辦事處,活動較少且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它們一般沒有固定的生命周期,規(guī)模也不具有統(tǒng)一的模式,多的可達數10萬人,少的也可以是10幾人,具有非常明顯的靈活性和非結構化特征[5]。其最大的特點是暫時性,活動缺乏持續(xù)性,因此此類志愿者組織一般不需要招募特定的志愿者,需要開展活動時便委托學校的相關社團或組織。也正是臨時性的合作,導致其運作水平也是這幾類志愿者組織類型中較差的,存在部分學校社團多為賺點外快,或者為提高自身形象而敷衍承辦活動的現象。

      調查發(fā)現該類志愿者組織在運行過程中還表現出如下特征:一是活動多、服務少。由于開展大型活動能夠爭取社會關注、獲得社會資源、提升企業(yè)形象,因此很多企業(yè)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開展公益活動,組織志愿服務。明明可以通過開展具體的幫助、服務達到良好的效果,但他們卻選擇舉辦大型的社會募捐活動,再加上缺乏實際調查,結果籌集的資源遠遠超出這些對象的需求,且使用途徑又缺乏社會監(jiān)督。二是宣傳大于實效,有被訪談者這樣評價:“有些活動辦得越來越敷衍,我們在其所在的網站上經常能獲得一些志愿者組織的總結材料、宣傳材料,看起來好像搞得很壯大,實際上活動最終做哪里去了不得而知,只知道最后的結果,這樣做最后只能損害志愿者組織的誠信。”

      四、結語

      志愿服務是當代中國方興未艾的事業(yè)。在高校志愿者組織的存在和有效運作,無論對在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高校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還是和諧社會的建設都具有很大貢獻。因此以高校為載體,依托高校的有利資源,大力發(fā)展高校志愿者組織,不僅有利于促進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與完善,還能促進我國公共事業(yè)發(fā)展,最終實現志愿者組織、高校與社會三方的互利共贏。在政府保障機制、社會促進機制、高校服務機制和志愿者組織自身建設機制通力合作下,大力發(fā)展高校志愿者組織,將對我國志愿者組織的深入、廣泛地開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以四川省某高校為例[J].西華大學學報,2009(4):124-126+134.

      [2]彭曉偉.近年來我國志愿者組織研究綜述[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13-118.

      [3]祝靈君.志愿者組織、志愿者精神與政黨領導[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5(3):44-49.

      [4]徐中振.志愿服務與社區(qū)發(fā)展——上海城市社區(qū)志愿者活動研究[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8.

      [5]梅鮮.中國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動作研究——以復旦大學志愿者組織為例[D].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08.

      猜你喜歡
      運行機制
      基于知識的智能指揮決策運行機制及其支撐技術研究
      網上公共服務平臺運行機制評析
      農村醫(yī)養(yǎng)結合運行機制構建研究
      互聯網支付時代完善收銀審核運行機制的措施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2
      減刑、假釋工作運行機制之重構
      EPC項目物資談判采購運行機制的創(chuàng)建與實踐
      社區(qū)體育公共服務運行機制研究
      檢察機關業(yè)務運行機制面臨的難題及解決之道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新課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運行機制的探討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29
      志丹县| 汉阴县| 晋宁县| 临西县| 高唐县| 永丰县| 林口县| 彭阳县| 郎溪县| 盐亭县| 太保市| 洪江市| 瓦房店市| 都匀市| 灯塔市| 隆回县| 巍山| 建德市| 茂名市| 桓仁| 晋城| 抚顺市| 凤台县| 团风县| 石泉县| 吴川市| 延津县| 甘孜县| 清涧县| 永昌县| 麦盖提县| 天镇县| 左权县| 台东市| 墨脱县| 绥芬河市| 黑山县| 长乐市| 和政县| 封丘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