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王偉 張繼方 代色平
摘要:對從國外引進的園林植物美麗薄子木、柳葉紅千層、小葉蒲桃、銀葉朗德木、銀鱗風鈴木與紅花白千層等在廣州地區(qū)的物候期、生長發(fā)育節(jié)律、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和越冬表現進行觀察調查,并對其園林觀賞特性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這6種園林植物在廣州地區(qū)的生態(tài)適應性強,并且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值得在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國外園林植物;適應性;觀賞價值;廣州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4)04-0063-04
收稿日期:2013-12-24
修回日期:2014-04-09
Abstract:Regular observ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introduction adaptability of six species of exotic landscape plant ( including Leptospermum brachyandrum, Callistemon salignus, Syzygium luehmann, Rondeletia eucophylla, Tabebuia argentea andmelaleuca viridifl ora ‘Red ) in Guangzhou. The annual growth rhythm, phenological period, diseases and pests occurrence and cold stress resistance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all have good adaptability and excellent ornamental value, and are worth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for city landscaping.
Key words: Exotic landscape plant; Adaptability;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 Guangzhou district
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人們對城市生活環(huán)境要求的日益提高,珠三角地區(qū)與國外園林行業(yè)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促進了園林植物的引進和交流。廣州市園林科研所自2006年起,先后從國外引進多個新優(yōu)園林植物種類品種,種植于本所東平基地種質資源圃,筆者對其生物學和生態(tài)適應性進行了觀察調查,并對園林觀賞特性進行了綜合評價?,F將6種表現優(yōu)良的園林植物引種試驗結果介紹如下。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東平基地資源圃(白云區(qū)永和鎮(zhèn)長紅村內),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21.8℃,1月份平均溫度13.3℃,7月份平均溫度28.7℃,平均溫度超過25℃的主要集中于5月至9月;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 600mm,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之分;年平均日照時數1 628 h。試驗地2005年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9.0℃,最低氣溫2.1℃,降雨量為1 986.2mm。土壤為水稻田土,耕作層較淺薄,有機質含量較低,土質較粘重、易板結,透氣性一般,pH值為微酸性。
2 材料與方法
2.1材料
試驗的6種園林植物美麗薄子木、柳葉紅千層、小葉蒲桃、銀葉朗德木、銀鱗風鈴木與紅花白千層,是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從珠海百特公司(澳洲)引進,原為袋苗,每種5~6株,株高40~120 cm。這6種園林植物的基本信息資料見表1。
2.2方法
將引種的6種園林植物袋苗定植于東平資源圃田間,并進行常規(guī)的養(yǎng)護管理。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后,每種選3株作定點觀察,每周觀測1次,記載植株的物候期、生長發(fā)育節(jié)律、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和越冬表現,并對每種植物的園林觀賞特性進行綜合評價。
3 結果與分析
3.1美麗薄子木
美麗薄子木,別名:澳洲柳樹,桃金娘科(Myrtanceae)薄子木(Leptospermum)屬。
植物學特性:常綠大型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5m。樹干呈灰白色,樹皮易季節(jié)性條狀剝落,露出內層的粉紅色、淺褐色或灰色新皮,有光澤,這使得樹干極富觀賞性,樹枝披垂。葉片小、狹窄,線狀至披針形,長約5 cm,暗綠色,揉碎略帶檸檬香氣。花序簇生于小枝頂端,花小,5瓣,白色,花徑7mm。蒴果,木質,小,果徑約4mm[2,4]。
適應性表現:經過4年的栽培生長,株高可達4.5m,冠幅3m,樹冠圓傘形,枝葉披垂。成年植株于2011年3~5月開花,花量多,花小,白色,但花后僅見少量結果。喜陽,稍耐蔭。偏喜好濕潤、透氣性良好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上也能生長良好,耐季節(jié)性水澇。耐霜凍,2008年1月最低溫0 ℃時,植株嫩葉未見凍害。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2,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1。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樹姿優(yōu)美,樹形婆娑如柳樹,適合于公園、庭園內作孤賞樹種植,也可于河邊、塘邊臨水孤植、列植或群植。
3.2 柳葉紅千層
柳葉紅千層,別名:彩虹紅千層,桃金娘科(Myrtanceae)紅千層屬(Callistemon)。
植物學特性:常綠小喬木,株形優(yōu)美。樹皮剝離,紙質狀,白色,小枝曲折。葉互生,條形或披針形,葉面有油腺點,且被絲狀絨毛,葉兩端漸細小,頂端銳尖,中脈、邊緣脈、側脈明顯,大多數長6~9 cm,寬5~14mm?;ㄈ辄S色,頂生穗狀花序圓柱形,形似洗瓶刷,通常長4~5 cm,寬30~35mm[2,4]。
適應性表現:經過4年的栽培,成年植株于2010年開花,株高可達5m以上,冠幅3.5m。一年春秋有兩次集中的嫩梢展葉期,嫩葉亮粉紅色略帶紫色,具觀賞性,因此是理想的春秋季色葉植物。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量繁多,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果實為蒴果,木質,果長12~15mm,寬4~5mm,11月下旬至翌年6月成熟,果實成熟時黑褐色,可在樹上宿存1~2年。結實率高,2011年采摘果實取種子做播種試驗,種子發(fā)芽迅速且發(fā)芽率高。陽性樹種,喜光,喜溫熱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合于微酸性或微堿性土壤生長,能耐季節(jié)性水澇;抗性強,無明顯的病蟲害,成齡植株一旦成活穩(wěn)定后,能耐較長時期的干旱氣候環(huán)境,冬季枝葉未見霜凍害。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3,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2。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花期長,花形奇特如瓶刷狀,色彩鮮艷美麗,開放時滿樹乳黃色花朵,枝頭滿是紛飛忙采蜜的蜜蜂,它既是一種優(yōu)良的觀花樹種,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適合在公園、庭院、草坪及林地邊孤植、列植或群植作觀花樹,也可于河涌濕地、水塘邊、湖邊作濱水植物配置。
3.3 小葉蒲桃
小葉蒲桃,桃金娘科(Myrtanceae)蒲桃屬(Syzygium)。
植物學特性:常綠喬木,樹冠半球形,枝葉略下垂。葉有光澤,暗綠色,卵形至披針形,新葉淺粉紅色,漸為紅色。花小,乳白色,圓錐花序,夏季為盛花期。果期6~7月,果小,梨形,暗粉紅色或紅色,罕紫色[2,4]。
適應性表現:經5年的栽培種植,樹高可達5.2m。樹冠卵圓形至圓錐形,1.2~1.5m開始自然分支,樹形緊湊,分枝密集,新梢粉紅色,極富觀賞性。田間適應性4齡植株即可正常的開花結實,一般是4月中下旬開花,花量零星,目前僅見結5~6個果,5~6月果實成熟。小葉蒲桃一年內可抽生4~6批新梢,第一次梢抽生期為3月15日開始至4月19日,此時期嫩葉的抽葉量最大,色彩最鮮艷(3月20日至4月5日),色葉期大約有23 d;第二批梢抽生期為4月28日至5月12日,第三批梢抽生期為5月28日至6月18日;第四批梢抽生期為月8月20日至9月20日。性喜溫暖潮濕環(huán)境,要求陽光充足,能耐蔭;適應性強,能耐高溫干旱及瘠瘦土壤,在沙地及水邊低濕地的微酸性或微堿性土壤均能生長良好;可耐輕霜,耐水澇,抗風性好,為深根性樹種。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4,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3和圖4。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樹冠半球形,枝葉略下垂;新葉淺紅色,十分紅艷;花乳白色,夏季開放;果粉紅色或紅色,極富觀賞性,是一種極佳的彩葉和觀果樹種。適合在庭院、公園等作庭蔭樹、孤賞樹、屏障樹或誘鳥樹。
3.4銀葉朗德木
銀葉朗德木,別名:美王冠、木繁星,茜草科(Rubiaceae)朗德木屬(Rondeletia)。
植物學特性:常綠灌木,樹形卵圓形,株高3.6~5.4m,冠幅2.4~3.0m。單葉對生,卵圓形至長橢圓形,葉緣波浪狀,長5 cm,無葉柄,具托葉,葉背面有白色軟毛。花簇生于枝條頂端,花管狀,花瓣4枚,粉紅色。果實小,蒴果[3]。
適應性表現:植株生長較迅速,經半年生長株高可達90~120 cm。春秋兩季開花量大,其他時間也可少量開花,花粉紅色,夜晚散發(fā)淡淡幽香,花后未見有結果。喜全陽,稍耐蔭;喜濕潤的微酸性土壤,對土質要求不嚴,沙土、粘土、砂壤土均可;冬季不耐霜凍,新枝嫩葉邊緣會因凍害而部分焦枯。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5,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5和圖6。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株型優(yōu)雅美觀,春、秋季枝端簇生粉紅色的小花,給人繽紛燦爛的歡快氛圍,適合于庭院、公園內花壇布置,作地被、花境、綠籬或盆栽等。
3.5銀鱗風鈴木
銀鱗風鈴木(Tabebuia argentea同異名Tabebuia aurea; Tabebuia caraiba),別名:阿根廷風鈴木,紫葳科(Bignoniaceae)喇叭木屬(Tabebuia)。
植物學特性:落葉喬木,株高可達8m。樹冠圓頭形,樹干灰褐色,樹皮開裂。掌狀復葉,小葉5~7枚,小葉葉柄長4~5 cm,小葉長6~18 cm,葉片綠色,葉面及葉背密被銀白色鱗片?;咙S色,花徑可達6.5 cm,花冠管狀,幾朵聚生為松散的圓錐花序。果實為蒴果,長條形[4]。
適應性表現:植株生長速度較快,經5年栽培,株高可達5m以上,胸徑18 cm,樹冠圓球形。喜全陽,要求土質深厚、透氣性高的土壤,酸性或微堿性均可,種植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則根系發(fā)育不良,易根腐而致植株抗風性差。極耐旱,通常植株冬季至早春半落葉或全株落葉后于春季開花,越干旱的年份開花量越大。稍耐輕霜,據觀察冬季嫩葉有少量的紫褐色凍害斑點。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6,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7。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滿樹枝端盛開鮮艷的亮麗黃花,綴滿全株,十分壯觀璀璨,是觀賞價值極高的觀花喬木,適合于公園、庭院孤植或群植作景觀樹。
3.6紅花白千層
紅花白千層,桃金娘科(Myrtanceae)白千層屬(Melaleuca)。
植物學特性: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有時呈薄片狀剝落,紙質,厚而松軟。樹冠卵圓形至球形,枝開展或下垂,分枝緊湊密集。葉互生,革質而厚,闊橢圓形,長20 cm,揉碎有香氣。圓柱形穗狀花序,紅色或粉紅色。蒴果,果小,褐色[2,4]。
適應性表現:植株生長迅速,栽種4年后,株高可達6~7m,通常在1.8~2.0m的高度自然分支。5齡成年植株開始開花,花期11月至翌年1月,穗狀花序圓柱形,瓶刷狀,花粉紅色,花量極大。12月份開始座果,翌年5月果實開始成熟,果實為蒴果,木質,可宿存在樹上1~2年。曾于2012年6月末采收成熟果實開展播種繁殖試驗,將采摘的蒴果置于室外晴天烈日下暴曬,抖出粉末狀的物質即為種子。種子極細小,均勻撒播于濕潤的泥炭基質表面,淋霧狀水,蓋篩保濕,一周后種子可陸續(xù)發(fā)芽,出芽率可達60 %以上。其物候期的觀察記錄見表7,適應性生長表現結果見圖8。
園林觀賞特性綜合評價:在園林上可在庭院、公園栽種作觀花樹或園景樹,也適合作海濱地區(qū)的防風林和道路隔離帶防護林樹種。
4 結語
美麗薄子木、柳葉紅千層、小葉蒲桃、銀葉朗德木、銀鱗風鈴木與紅花白千層這6種原產國外的園林植物,在廣州地區(qū)試種,表現出生長快、適應性較強、病蟲害少等特點,而且它們的樹形優(yōu)美,樹勢強健,花量繁多、嬌艷美麗,或嫩葉紅艷奔放,是園林上優(yōu)良的觀花或色葉樹種,孤植、列植、群植均能構成美麗的景觀,值得在廣州地區(qū)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Atlas of LivingAstralia. http://bie.ala. org.au/species/
[2] Australian National Botanic Gardens. http://www.anbg.gov.au/gardens/.
[3] http://toptropicals.com/catalog/uid/ Rondeletia_leucophylla.htm
[4](美)艾尼·瓦遜.世界園林喬灌木[M].包志毅,譯.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劉文(1969-),男,廣東陽江人
助理園藝師,主要從事園林新優(yōu)植物引種與栽培繁殖工作
E-mail:747882405@qq.com
*通訊作者:
代色平
E-mail: daisep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