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霞
同學小A就是“拖拉”族中的一員。
“上個周末學校放月假。我?guī)Я藬?shù)學作業(yè)回家做。周六上午8點開始寫,寫了半個小時,好友小陳過來找我玩。他是我初中時最好的朋友,現(xiàn)在來找我,我沒有理由不陪他。中午吃過飯后,小陳回家,我感覺有點累,就睡了一覺。誰知3點半才醒。醒了以后,又看了一會兒電視。到了晚上,我重新坐到書桌前,提筆剛想寫作業(yè),又想,算了,不做了,明天再說吧!結(jié)果第二天,我又只做了一點點,心想,等晚上到了學校上自習的時候再抄別的同學的吧。老師,您看,我這一年制定的學習計劃考慮得很細致,可就是做不到?!?/p>
我看著他的計劃,說道:“你有拖拉的習慣?!?/p>
“是的。老師,不瞞您說,我也感覺我太拖拉了!如果不拖拉,我的成績肯定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拖拖拉拉的,哪來的好收成???”小A垂頭喪氣地繼續(xù)說,“老師,我不想成為‘拖拉機?!?/p>
給“拖拉”族把脈
我做了將近10年的高中生心理咨詢,每年都會遇到好幾例諸如小A這樣的案例。他們不斷地為自己制定計劃,然而卻又因怠于行動,致使計劃執(zhí)行力度太差。他們也分析過問題背后的原因,可是由于沒有切實的行動來保障,大多數(shù)的原因分析都成了空談,目標自然也不了了之。
計劃執(zhí)行率低的原因在于一個人的拖延行為。當一個人在面臨一項必須完成的活動時,不能立刻、持久投入,而是從事與之無關(guān)的活動,這就是拖延行為。具有拖延行為的人,一般來說,缺少控制自我欲望和進行有效自我管理的能力。
愛拖延的人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特征,就是很容易為自己找尋借口:朋友來了、出門逛街,甚至光線不好等都可以成為其不完成任務(wù)的理由。其實,諸如小A這樣的學生,對自己還有一些要求,并沒有到完全放棄學習的地步,所以才心生糾結(jié)、不安與焦慮,急切地想改變目前的狀況,期望自己的學習、生活更有效率。
面對拖延、計劃執(zhí)行率低這個問題時,該如何應對呢?
1量化拖延所導致的后果,幫助小A更清楚地認識到拖延的危害。
小A有很強烈的改變拖延行為的愿望,但是對拖延行為后果的評估仍然是模糊的,因此,在咨詢第一步,我采用了量化的方式,以幫助小A清晰地認識到拖延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我以1、2、3、4、5這5個數(shù)字來表示拖延行為的后果差異,1是沒有危害,2是輕度危害,3是中度危害,4是嚴重危害,5是不可逆轉(zhuǎn)的危害。我請小A根據(jù)這5個量級來評估拖延行為可能導致的后果,這樣的量化評估面向三個時間段,分別是過去一學年、現(xiàn)在和未來一學年。
我對小A說:“在過去的一學年里,你因為拖延已付出了一些代價,如果用上述量級來表示后果,你認為是哪一級?
“現(xiàn)在,你因為拖延正在付出一些你不想付出的代價,如果用上述量級來表示后果,你認為是哪一級?
“如果繼續(xù)像以前一樣拖延,在未來一學年中,你可能還會付出一些代價,如果用上述量級來表示后果,你認為是哪一級?”
小A沉思片刻之后,給出了答案。在過去的一年里,由于學習上的拖延,導致中考差3分,家里為此多支付了2.5萬元擇校費。小A回想起自己給家里帶來的金錢負擔,選擇了3的量級。上了高一之后,學習不主動,態(tài)度不積極,小A不僅受到過老師的批評,情緒還陷入了焦慮之中,內(nèi)心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在對目前的狀況評估上,小A選擇了4的量級。
“那么對于未來一年,你認為可能導致的后果呢?”我又問。
“老師,我不敢選擇了,我才15歲,如果一直拖延下去,結(jié)果肯定是很可怕的。”說到這里,小A嘆了口氣,顯得信心更加不足。
小A不敢對自己未來的一學年作出量級的選擇,很顯然,他意識到了如果不盡快改變拖延行為會帶來超出想象的危害,也意識到提高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的迫切性。
2記錄成功日記,讓小A慢慢恢復自信。
長期由拖延行為導致的挫敗感,讓小A的自信心也降到了最低點,因此,接下來,我要做的是改善小A的低落情緒,增強其成就感。我給小A布置了咨詢作業(yè):每天記錄“成功日記”,并且要求他每天至少記錄5件小事。
“任何小事都可以記錄,開始你會覺得不太容易。也許你還會問自己,這件或那件事情是否真的可以算做成功。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相信自己比不夠自信要好得多。”我對小A說。
小A決定遵從我的指導,開始記錄成功日記。我和小A約好,兩個星期之后再進行第二次咨詢,在這一段時間里,小A每天必須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
第二次咨詢的時候,小A帶來了他的成功日記。一共14天,有14篇成功日記。第一篇,只有一條。再往后翻,小A的成功記錄條目開始緩慢增長,其中第10天,他寫了8條。那天他參加了一個比賽項目,獲得了第二名,感覺很好。
我笑著對小A說:“你在這14天里,天天都寫,堅持了下來,真的不錯。對了,最近其他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得如何?”
“我想,既然都到老師這兒來尋求幫助了,一定是下決心解決問題的,所以最近都是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過,老師,我有一點不明白,寫成功日記和解決我的拖拉習慣好像沒有什么關(guān)系呀?!毙有些不解。
“一個人能否做好一件事,與自信程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假如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話,那么你根本就不會動手去做,這樣你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寫成功日記就是幫助你走出情緒低谷、增強成就感、重拾自信的最好的操作方法?!?/p>
小A聽了我的話,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3運用ABC理論重建小A對學習的積極認知。
在后來與小A交流時,他表達了他在學習上的困惑:“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我父母又是普通老百姓,我即使努力學習,也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找到好工作,有好的人生。所以有時這樣一想,學習的信念也不那么堅定了?!?/p>
小A的話道出了他拖延行為的根本原因。學習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又是必須要去完成的。當想象中預設(shè)的目標難以實現(xiàn)時,主動學習的動機自然就不會過于強烈??墒牵F(xiàn)實又強迫著自己學習,強迫的背后必然潛伏著焦慮和痛苦。當學習長期伴隨著焦慮和痛苦時,小A就無法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因此,我采取了合理情緒療法,幫助小A改變對學習的功利性、消極性的認知,建立起積極的認知,升華對學習意義的認識。
按照情緒ABC理論,我和小A一起來完成改變認知的過程。首先,我讓小A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找出對應的“ABC”內(nèi)容—
A:學習。
B:對學習的主觀信念、評價、解釋。
C:對情緒的反應。
小A原來的表達是:我即使努力學習,也不能保證以后找到好工作,有好的人生,所以,學習是沒有意義的,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
經(jīng)過討論,小A注意到導致對學習沒有積極看法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對學習這一事件存在著功利化的、消極性的主觀設(shè)想和解釋。
“換個角度,學習能豐富我的人生經(jīng)歷,是我在青少年時期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如果我執(zhí)行學習計劃的力度強一些,再努力一些,我就會更加接近成功。”小A說道。
從我向小A介紹ABC理論,和他分析A、B、C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到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進行辯論,最終完成合理信念的建立,只花費了40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他能重新建立對學習的積極認知,讓我們對咨詢效果充滿了積極的期待。
在咨詢快結(jié)束的時候,我再次叮囑小A:既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對學習的積極信念,那么在未來的日子里,你要做的,就是持續(xù)這種信念,更積極地投入學習。當然,成功日記依然要每天寫。
在第二次咨詢結(jié)束之時,我和小A又商定了第三次咨詢的時間。一個月后,小A如約而來。他帶來了他的成功日記:每天都在記錄,內(nèi)容涉及面更廣泛。我發(fā)現(xiàn)小A比以前更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功之處,并且會借助外力給自己提供成功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經(jīng)過兩次咨詢,小A更有自信,學習上的拖延行為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期中考試的成績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小A,你的明天會更好,老師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