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生梅
當好一名語文教師不容易,除了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外,還要有些其他本領(lǐng)。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往往能給學生以鼓勵、溫暖與啟迪。學生天真活潑,在教師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中容易受到熏陶感染。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肢體語言。
一、肢體語言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探索,成為學習的主人。肢體語言的恰當運用,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更感興趣。肢體語言包含的內(nèi)容很豐富,簡而言之,包括動作、手勢、眼神、表情、講話語氣等?;顫姷闹w語言可以贏得學生的心,如教師說話的語氣響亮、富有朝氣,學生也會受到感染。當學生有好的表現(xiàn)時,可以和學生握手、擁抱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都會為學生帶去暖流,使其在快樂的海洋中健康成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如能根據(jù)課堂中的不同情況,準確適當?shù)剡\用激勵性的眼神、贊揚性的動作就可能將問題由難化易,有效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集中學生注意力
低年級的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注意力不能夠持續(xù)集中。教師應運用肢體語言帶領(lǐng)學生邊做邊學,使學生釋放部分體力,增強學習興趣。教師要較多地運用形象、直觀的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受到感染,完全投入到學習當中,快樂而專注地學習新知識。
3.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在課堂上運用適當、形象的肢體語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復雜難懂的知識可用簡單的動作解釋得明明白白,難以言傳的內(nèi)容可通過形象的動作直接地表現(xiàn)出來。當代著名教育學者徐勛說:“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教育作為一門藝術(shù)如何打動人、感染人?筆者認為這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口頭語言,而且需要運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同時因為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具體形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如果能夠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適當、形象的肢體語言,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突破難點、把握重點,讓肢體語言在課堂上發(fā)揮作用,真正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
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肢體語言的策略
語文教師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適當?shù)厥褂靡恍┲w語言,會讓教學內(nèi)容豐富起來,45分鐘的課堂教學也會立刻生動起來。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肢體語言能把學生帶進“角色”中,使其身臨其境,自我陶醉,樂在其中。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肢體語言呢?
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班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興趣和愛好,在此基礎(chǔ)上選擇適合學生的肢體語言。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情緒沖動多變,意志自覺性比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因此,教師的肢體語言要簡單、有趣?!把劬κ切撵`的窗戶?!痹谡n堂上,當學生不愿聽講時,教師可以用嚴厲的目光提醒;當學生過于興奮時,教師可以用溫柔的目光制止;當學生害怕膽怯時,教師可以用鼓勵的目光引導。上課學生說話時,教師可以將食指放到嘴巴上,提醒學生安靜。這些肢體語言簡單有趣,適合低年級學生。
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積累,已有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從情感淺顯、外露、不自覺向內(nèi)控、深刻、自覺發(fā)展,所以教師的肢體語言要豐富多彩。授課中很多教學內(nèi)容需要感性描述,教師手勢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運用富有變化的手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重難點。一般教課中,教師自然大方、平靜安詳,當講到重點時候,或慷慨激昂,或離開課桌,或配合恰當手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振奮學生的精神。
其次,訓練初期,教師應固定反復使用幾種肢體語言,暗示學生自己的用意,讓學生心領(lǐng)神會。教師應及時捕捉信息,與學生互相交流,產(chǎn)生共鳴,達到默契。肢體語言訓練初期,如果教師情緒不穩(wěn)定,肢體語言多且繁,則容易使學生思想上產(chǎn)生混亂,對教師的肢體語言產(chǎn)生排斥心理,進而無法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肢體語言要豐富。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不注重肢體教育,沒有把肢體語言當成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就是一個課堂,陳舊而落后。而單一、呆板的肢體語言也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熱情。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理特征、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找出符合學生口味的豐富多彩的肢體語言,才能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心與眼,使課堂生輝。
最后,教師要使用溫和可親的肢體語言。粗暴、蠻橫的肢體語言是一把傷害學生心靈的軟刀子。在許多時候,教師發(fā)過火、出了氣就忘了。但它卻在學生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chuàng)傷,學生會降低對教師的信任度,逐漸遠離教師,不愿再與教師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痛苦,甚至對教師產(chǎn)生厭惡情緒,形成緊張和對立的師生關(guān)系。他們輕則厭學,重則出現(xiàn)心理障礙。溫和可親的肢體語言必然會以自身豐富的審美特征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境界得到不斷提升,從而逐步變成具有美好心靈的人。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愛、支持和信任。我們應利用一切機會,有效地運用肢體語言幫助組織教學,增進師生感情,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肢體語言的作用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