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
江澤民說:“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而創(chuàng)新意識的建立、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更需要創(chuàng)新型教育工作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平臺,營造氛圍和環(huán)境,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下面結合我教學實踐談談對參與式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思考與嘗試。
一、對參與式教學的理解
參與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主要是心理學的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關系的理論。根據(jù)心理學的觀點,人的需要可分為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準和指向的目標或誘激物是當事者本身無法控制,而被外界環(huán)境所支配的。與此相反,內在性需要的滿足和激勵動力則來自當事者所從事的工作和學習本身。當事者可從工作或學習活動本身,或者從完成任務時所呈現(xiàn)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滿足。參與式教學法能夠加強學生的內在激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由于內在激勵來自學習的趣味、意義和挑戰(zhàn)性,學生便能克服困難,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滿足。
在參與式教學法中,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也使外在激勵加強。在這種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都得到加強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顯著提高。
二、本人進行參與式教學的主要形式及效果
1.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1)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參與”環(huán)境。
學生學習本來是個能動的過程,可是,舊的傳統(tǒng)看法以及某些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都使得學生學習很被動。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順利的獲取新知識。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有效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確,自己發(fā)現(xiàn)的東西印象最深刻,也最易弄懂其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
參與式理念下的教師,要精心的備課,鉆研教材,分析學生情況,考慮教法練法;教師由過去的“講演者”變?yōu)椤耙龑д摺?,學生由以前的“聽眾”轉為“發(fā)言人”,教師成了學生的組織者、監(jiān)督者和幫手。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參與意識極濃的氛圍中情緒高漲,自己吸收消化知識,慢慢的形成能力,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參與學習。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保證學生從容參與。
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要讓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那么就要切切實實的把教師的活動時間壓下來,最大限度的安排學生參與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談、思、議、說、寫,不能只流于形式,保證學生能從容參與,要注重效果。
正確的激勵機制是培養(yǎng)學生產(chǎn)生“主體意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形成強烈的學習初因,創(chuàng)造自信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奮發(fā)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極大的影響著教學的過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基礎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走進課堂時面帶微笑,用和藹有神的目光看著學生,學生就都能從目光中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學習的歡樂,從而以良好的心境參與到學習中去。
(3)以課堂討論和課堂短劇以及課堂競賽激勵學生參與。
英國大文豪肖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彼哉n堂討論能極大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日常教學中,我往往是準備一些材料或提出一些熱點問題,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有四人為一組的討論或八人為一組的討論,遇到焦點問題還可以進行辯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開展小品短劇表演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畫面解放出來,引發(fā)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優(yōu)勢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2.課外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
加強課外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應從讀、寫、說等方面體現(xiàn)。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博覽群書,對增長學生知識無疑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班上放置圖書柜,要求同學們定期交換閱讀課外讀物。學生的信心積極性很高,樂于多讀書,從書中汲取知識,鍛煉閱讀能力。同時要求學生要有目的地讀書,將其中優(yōu)秀的詞、句、段摘記。
學生把所學知識體現(xiàn)出來的根本途徑是寫。學生在練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則增強學生的信心,在不斷學習寫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牢記于心。在這方面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是這樣操作的:
首先是三本。即“優(yōu)秀詞、句、段摘抄”,“讀書筆記”和“優(yōu)秀文章剪貼”。其中“優(yōu)秀詞、句、段摘抄”是要求學生把叢書中學到或看到的好的詞語、句子或一段文字摘抄下來,學生在讀書時間便可完成?!白x書筆記”即“讀后感”,要求學生把讀過文章后心中的感想寫出來,既鍛煉理解能力,又練習寫作能力。其次是日記。把一天中感觸最深的事情或自己心中的想法寫下來便是日記。我們把最廣闊的空間交給學生,在日記里自由發(fā)揮。日記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動聽的語句,但一定要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受。學生在日記里可以傾談心里話,這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心理狀況,利于師生的溝通,也是最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還用黑板報、手抄報對學生進行訓練。
說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展示。在“說”這一方面,我們的主要途徑是演講,小廣播和說文誦詩詞。
參與式的教學是一種挖掘學生潛力的教學,也是素質教育中人文關懷的進一步體現(xiàn),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它需要一線的教師創(chuàng)新的運用,才能更好的更好更高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第一中學 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