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杰 詹水芬
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而這些事件中卻往往蘊含著非常寶貴、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本文作者結合自己遇到的一次真實的偶發(fā)事件,探討了如何把握良機、巧妙設計,把突發(fā)的學生錯誤轉換成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教育資源。
一、事件回放
江蘇省“五嚴”規(guī)定出臺之后,學校進一步規(guī)范了教育教學行為。學生周末休息和自主支配的時間多了,但同時部分學生也出現(xiàn)了周末作業(yè)完成不及時、質量下降甚至抄襲的現(xiàn)象。也有任課老師反映了多起作業(yè)抄襲和變相抄襲(如對答案修改、作業(yè)前先看同學的解題思路、答案錯誤雷同等等)的事件,筆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對學生開展教育、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在某個周末返校時間,筆者和往常一樣到教室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并督促上交周末作業(yè)。大概是由于剛剛互換座位,教室里有點吵鬧,大部分學生在整理物品,當然也有個別學生在緊張地趕作業(yè)。突然,學生小H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只見她左顧右盼,顯得很焦躁,而課桌上有有幾張試卷疊在一起。在玩什么鬼花樣?我悄悄地走進教室,學生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這時只見小H同學突然猛地用一本書把試卷壓在了底下。我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伸手向她要藏在書下面的試卷,她很不情愿地遞給了我。這是兩張數學周末練習卷,我大致掃了一眼,解題規(guī)格和答案基本一模一樣。
這時教室里有學生開始竊竊私語,他們都知道,就在前一周就有兩名同學由于作業(yè)態(tài)度問題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并被責令作公開檢查,他們一定還記得那位提供抄襲的班干部作檢查時眼淚汪汪的情形。許多學生向筆者投來了探詢的目光。我控制了一下情緒,安排好教室里的各項事務,然后把小H和另一位有關學生小Q帶到了辦公室。(經征求意見,當事學生同意公開以下對話,下同)
教師:(指著試卷)這是怎么回事?你的試卷怎么跑到小H那兒去了?(單刀直入地)
小Q:是她向我要的……(支吾地)
教師:你問她拿你試卷干什么嗎?
小Q:她說拿去參考一下。
教師:(轉向小H)你拿人家試卷干什么?
小H:……我……對了對答案(眼神游離地)
教師:哦?這樣啊。
小H:因為有幾題……不確定,所以……
教師:你知道我進教室之前在窗前站了幾分鐘嗎?
小H:不知道。(故作鎮(zhèn)靜地)
教師:我在那兒看了你3分鐘,所以你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F(xiàn)在可以告訴我你當時在干什么了嗎?
小H:(很無辜地看著我)是在對答案——我沒有抄……
教師:(微笑地)我沒有說你抄啊,你別急嘛,(喝一口水,頓了頓)小H同學,關于作業(yè)咱們班的班規(guī)班約是怎么規(guī)定的?
小H: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不得抄襲或變相抄襲。
教師:(撫掌)不錯嘛!不愧是班里的“立法委”成員,夠專業(yè)!不過老師好像在開學初就提醒過你們,對答案、不獨立思考而是作業(yè)前先看現(xiàn)成的解題思路等這些都是變相抄襲。
兩生:……(沉默)
教師:看來上個禮拜的事情還沒有讓你們吸取教訓呵,小H,我記得老師以前為了作業(yè)問題好像找過你的吧?
小H:老師,那是期中考試后我主動向你坦白的。
教師:我說的是你做組長時把作業(yè)提供給同學抄襲的那次。
小H:哦,有的……那次是我不對,可是這次我真的只是對對答案……(下略)
接下來筆者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關于作業(yè)問題的危害,兩個學生始終不吭聲,偶爾小H會把筆者講的“抄襲”兩字“糾正”為“對答案”,最后筆者對照班規(guī)班約宣布了對他倆的處理意見:
1.作深刻反省,各寫500字“說明書”一份,并在第二天早上面向全班作公開檢討;
2.根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的規(guī)定對兩人進行扣分,并給予班內通報批評的處分一次;
3.將本次情況暫時存檔,如有再犯,則通知家長、取消期末評優(yōu)資格并對成長記錄冊相關欄目暫緩評定。
第二天,小Q同學作了比較誠懇而深刻的檢討,但小H卻在她的“說明書”中這樣寫道:“我知道作業(yè)的重要性,但是我還是想解釋一下,其實,我昨天不能算是在抄襲作業(yè),頂多就是變相抄襲,說白了就是對答案,……老師說的我都明白,但是有的時候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知道在這兒保證什么是沒有用的……因為我確實無法保證今后在做不出來的時候不會去參考一下別人的作業(yè)……”
二、反思和調整
這件事發(fā)展到這兒,確實有點讓筆者覺得有點哭笑不得。說實話,當時看到這份“說明書”時覺得很惱火,差點兒一沖動把它撕爛了扔進垃圾簍。但理智告訴我不能這么做,筆者靜下心來分析了處理這次事件失利的原因。首先,沒有注意教育對象的性格和特點。對于愛面子而又敏感的女生,當著這么多學生的面被“帶走”本身就是難堪的,因此情緒上有點抵觸是自然的。再說小H平時就能說會道、巧言善辯,教師在沒有充分“備課”的情況下與之進行談話必然有一定難度,而且很難深入。因此,當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先冷處理,假裝沒注意,但在第二天在對方不戒備的情況下突然問及這件事,然后細細加以說服教育。其次,教育工作沒有做到“以情為先導”。在情感距離遙遠的情況下談道理是不會立刻產生效果的。因此,最好要先“動之以情”,后“曉之以理”,情理結合,方能奏效。
自己調整準備了一下以后,筆者“很紳士地”把小H請到了辦公室。
教師:小H同學,你知道老師為什么讓你們作公開檢查嗎?
小H:……(沉默)
教師:你是不是覺得老師是要讓你難堪?
小H:我就是想解釋一下嘛……
教師:(開玩笑地)哦,老師明白了,你是不小心當成“新聞發(fā)布會”了。
小H:(笑)……其實真的老師,我說的都是心里話,我真的無法保證今后就一定不犯這樣的毛病。
教師:你很坦率,老師很欣賞。既然這樣,老師也想坦誠地談談自己的想法。
小H:(看了教師一眼)……
教師: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早上小Q同學講完后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鼓掌了,而你講完后卻應者寥寥,你考慮過原因嗎?
或許你這樣講有你的理由,講完也確實痛快了,然而有一點你沒有考慮到,老師讓你作公開說明的目的不是要讓你丟面子。相反,我是想幫助你挽回面子。畢竟上周班級里出現(xiàn)過也處理過作業(yè)態(tài)度問題,同學們對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確實比較關注,有些甚至是很有意見,用有的同學的話講就是不勞而獲,是偷竊,明白嗎?
小H:(若有所思)……
教師:這次的事情同學們都看在眼里,嘴上不說,心里邊卻明白的很。當然,你想挽回面子的心情老師理解,可有的事情確是你越努力解釋強調卻越適得其反的。試問,你平時判斷一位同學是看他說的,還是看他做的?
小H:看他做的。(小聲)
教師:那不結了。其實就這件事而言,老師覺得你倒是受害者,為什么呢?因為據我了解,同學們已經由于這件事對你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老師問你,有兩位同學,一位誠實可靠、勇于擔當、知錯就改,而另一位犯了錯誤卻千方百計掩蓋、辯解,甚至還要耍耍小脾氣、使使小性子,你喜歡哪位?
小H:(臉開始發(fā)紅)喜歡前一位。
教師:就是嘛。所以老師讓你在講臺上講一講,這是給你機會挽回影響,爭取同學們的諒解。其實,又沒什么要緊的,能正確認識錯誤、積極改正的同學才會真正受到同學的歡迎啊。
小H:(低下頭)老師,對不起,是我不對……
筆者接著又與小H談了一些前幾屆學生身上發(fā)生的典型事例,她聽得唏噓不已。最后,她主動向筆者解釋了這次的事情,原來這次的作業(yè)她在學校就完成了一部分,但由于收書包回家時忙中出錯錯拿了一張,以至于有一面沒完成。
三、峰回路轉
當天下午的班會課上,我們班按原計劃進行了班團干部的競選演講,二十幾位候選人依次上臺慷慨陳詞,充分展現(xiàn)了各自的風采。他們講完后,我說:
“剛剛我們的候選同學講得非常精彩,現(xiàn)在,我們還有沒有臨時想參加競選演講的同學?”
“如果有的話,也可以上來一展風采、談談想法。來,我們全體用掌聲鼓勵一下!”
全班鼓掌,但是沒有人站起來,我只好說,“那好,現(xiàn)在請全體同學拿起筆,在選票上……”
這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直低著頭的小H同學舉起了手,眼睛里面寫滿了期待,于是我走了過去。小H小聲對我說:“老師,我也想參加競選演講,可不可以?”看著她一臉哀求的神色,筆者實在不忍心拒絕。我面向全班同學,大聲說道:“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有一位同學臨時要求參加競選,大家同不同意?”全班鼓掌。在掌聲中小H同學略顯難為情地站到了講臺上,她說:
“同學們,其實我剛剛一直在猶豫和掙扎,自己到底要不要參加競選,現(xiàn)在我想通了。雖然我違反過紀律,但是我覺得一個人不能一次做錯了就一直錯下去,我想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其實我有繪畫和歌唱方面小小的特長,我愿意用我的特長來為同學們服務……我知道盡管我這么說,還是會有很多同學給我投反對票,但是我不后悔,因為不管競選成不成功,我都一定會用我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改正錯誤的決心和為同學服務的誠心。謝謝大家!”全班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們當場進行了票數統(tǒng)計,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小H同學的支持率還是挺高的,竟然排在第四位。晚上,小H同學來到了我的辦公室,我以為她是來問改選結果的,可是她卻扭扭捏捏地塞給我一張紙。那張紙中間畫了一條線,左邊分析了她自己進入高中以來的不足之處,右邊詳細地列了一個改進計劃。我心里涌上一陣感動,她說:“老師,左邊的給您,右邊的我要撕下來帶回家貼在書桌上?!?/p>
現(xiàn)在的小H同學成了班里的宣傳委員,也是我最得力的學生干部之一。同學都反映說她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而且學習和工作都很努力。
四、感悟和啟發(fā)
這件偶發(fā)事件的處理成這樣應該是比較圓滿的了,而它也給了我德育工作方面許多感悟和啟發(fā)。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眼中的學生不應該是抽象的、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個個性鮮明并且正在發(fā)展變化中的個體。現(xiàn)在的學生自尊心很強,非常有主見,但卻往往缺乏內省力、恒心和自控力。他們遇到問題時常常更多地責怪客觀因素,卻很少主動分析一下自身存在的主觀問題。教師應注意現(xiàn)在學生的這一特點及其個體差異性,在德育工作方面更要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其次,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學生身上總有閃光點,班主任要善于充分調動學生身上的積極的因素,促其進步。本案例中小H同學臨時要求參加班干部競選就是一個絕佳的教育契機。有了同伴的肯定與鼓勵,小H同學最終能更堅定地與錯誤告別,得到了進步和成長。
最后,教師在德育工作中要有愛心和耐心。很多情況下對某個學生的教育不會一蹴而就,學生在行為表現(xiàn)上有時候會有反復,甚至我們的教育和他本來的習慣會呈“拉鋸戰(zhàn)”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愛心為先導,用耐心來護航,講究方法、不斷調整,“反復抓,抓反復”。要知道,螺旋式的上升也是一種進步。
(作者單位:1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 2142002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 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