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綿娟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把課堂教學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三種形式深入研究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真正做到學教中反思,反思中成長。在教學反思中豐富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氧化碳的制取》是學生在學完氧氣的制取之后的又一制氣實驗課題。學生通過前課學習已經具備一些制取氣體的簡單知識,所以如何使學生從個別到整體、學會分析歸納的能力、培養(yǎng)實驗操作的能力成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多研究。針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的反思如下:
一、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通過前面對氧氣的制取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氣體的制取裝備的選擇有一些初步的認識,能夠初步了解如何選擇制氣的藥品。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制取氣體裝置的選取,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操作步驟。因此采用什么藥品、什么方法制取,這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逐步的學習歸納。故而我從學生熟悉的問題情景入手,引用生活中常見的實驗現(xiàn)象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實驗引導學生以點到面認識到所有的氣體制取裝置、藥品選擇的方法。
二、開設對比性實驗,增強分析討論效果
實驗是化學學科教學的基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育功能。而這部分內容是選取在制取氧氣的基礎上對制氣的儀器的實驗探究,但是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或多或少是在簡單的模仿,并沒有做到有目的地選擇實驗操作步驟,因而如何讓學生擺脫模式化的實驗操作,是每位化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例如:在進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選取前,先讓學生組裝一套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然后讓學生討論:“能否用制取氧氣的這套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的原因是什么?”討論后歸納。實驗教學中,突出了學生實驗的價值的雙面性:即實驗操作價值和思維價值。當討論結束再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討論結果,確定實驗的裝置,確定操作步驟和方法,這時開始動手試驗,讓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果來驗證他們的判斷結論。
三、多媒體教學,引導實驗
學生自己通過分析判斷,制定出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實驗的操作步驟、收集裝置、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的方法,但是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還需要教師細心引導。教師的講解不如學生自己的認識,要使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因此在學生探究實驗結束時,采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典范的實驗操作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并思考,找出自己實驗操作中的得失,分析失誤的原因,學生對比思考問題,而不是忽略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真正做到全面提升學生化學素養(yǎng)。
四、學練結合,加強理解
這節(jié)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掌握制取氣體實驗裝置和收集方法。通過實驗歸納總結出相關的結論,并提出實驗中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與討論,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科學的結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理論始終要聯(lián)系實際的,我們要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解決問題的實際中去,適宜的練習是很好的訓練鞏固。所以在實驗結束后配上相應的思考題,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學生動手的機會也較多,學生對實驗產生了廣泛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卻只是停留在實驗的現(xiàn)象引起的初級階段,多數(shù)學生未能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實驗探究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和拓展。此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這些方面還有待加強引導訓練。
(作者單位:陜西省洋縣黃家營初級中學 7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