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裕
摘 要:“懲罰”二字在教育中是不可觸及的“高壓線”,學生一談到“懲罰”就會變色,很多教育專家也都指出,懲罰像一把冰冷的尖刀,會刺傷學生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的身心受到創(chuàng)傷,但是,懲罰應該是一把雙刃劍,智慧的班主任應該把懲罰的“溫度”從冰冷調(diào)整為溫暖,使這把雙刃劍為你所用,發(fā)揮其正面的作用。
關鍵詞:懲罰方式;看課外書;跳繩
在班級管理中,我經(jīng)常采用“賞識教育”,用表揚、鼓勵等方式來教育我們班的孩子,這樣的方式對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對個別“問題學生”,這種方式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所以,當這些學生犯錯時,我會采用懲罰教育。懲罰不是簡單的體罰,懲罰具有藝術性,針對學生不同的錯識,我首先弄清楚學生犯錯的原因,根據(jù)學生的弱點與缺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懲罰方式。
一、“溫暖”懲罰方式一——罰看課外書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爸爸是一個三輪車車夫,媽媽是一個清潔工,他們四十多歲的時候才生下他,老來得子,溺愛是在所難免。這個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還是較好的,作業(yè)基本能完成,但是只要是回家做作業(yè),他總是一拖再拖,就算是偶爾完成了,作業(yè)的質(zhì)量也是非常差的。后來,我與他的家長溝通,才知道都是電視惹的禍,××一回家不做作業(yè)先看電視,要不就是邊看電視邊做作業(yè)。這樣的壞習慣可不能養(yǎng)成?。∥遗c××的媽媽商量,要幫助他改掉這個壞習慣,可是改掉壞習慣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和他媽媽達成協(xié)議,如果××不做作業(yè)先看電視,那么當天晚上他就要受到特殊的“懲罰”:我們班規(guī)定每天至少看20分鐘的課外書,并做好“采蜜本”的摘錄工作,××如果犯錯了,那么他要多看20分鐘的課外書,也就是每天看40分鐘的課外書,并且第二天中午要加練一張鋼筆字!
第一次接受“懲罰”,××果然自覺了,連續(xù)一星期回家作業(yè)都做得非常認真,但是第二星期,他松懈了,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又打開了電視。知道了這樣的情況,我把××叫到辦公室,我沒有直接批評他,因為我知道三年級的小孩子沒有特別強的自制力,再次犯錯是正常的,我像大姐姐一樣聊家常:“××,你媽媽昨天給王老師打電話了,說上個星期你把一整本課外書都看完了,而且我看了你的“采蜜本”,發(fā)現(xiàn)你記錄了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和許多特別好的詞語,王老師要表揚你,你做得非常棒!”聽到我的表揚,××非常高興,說:“那本故事書真的非常好看,書中講得故事很精彩,我看得津津有味呢!”“××啊,你竟然會成語‘津津有味了,真了不起!你看,多看課外書是不是有很多好處呢?”我適時地表揚了××,他聽了也點點頭:“嗯,從課外書中我能學到好多知識呢?!蔽矣殖脵C問:“那昨天晚上你看半個小時的電視,你能和老師講講,你從電視中學到了什么呢?”他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說:“王老師,我想不起來昨天電視里講了什么。”“那××能告訴王老師,我們應該把多余的時間用來看課外書還是用來看電視呢?”“王老師,我知道該怎么做了!”××難為情地低下了頭。“雖然你知道錯了,但是,老師還是要懲罰你,因為你違反了我們之間的約定!王老師要懲罰你再多看10分鐘的課外書,如果你以后再犯錯,那么我會繼續(xù)加時間,你接受這樣的懲罰嗎?”××點點頭,“王老師,我接受懲罰!”那次以后,××真的很少看電視了,每次回家都認真做作業(yè),作業(yè)的質(zhì)量也提高了不少,同時,他漸漸愛上了看課外書,我又把他座位調(diào)了一下,讓他與全班最愛看書的小×坐在一起,他們不僅交換課外書看,而且會經(jīng)常討論書中的故事。
在實施這一“溫暖”懲罰時,我首先弄清楚了學生的缺點,在罰之前要講清醒道理,讓學生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他心服口服。在罰的過程中,我適時地表揚學生,讓他找回自信,并且用另一種方式讓學生在無意識中改掉缺點,養(yǎng)成其他的優(yōu)點。這樣“溫暖”的懲罰,對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大有益處,使之受益終身。
二、“溫暖”懲罰方式二——罰跳繩
一說起我們班的大×同學,大家的腦海中都會呈現(xiàn)出這樣一個形象:胖嘟嘟的嫩白的臉蛋,胖乎乎的、笨拙的身形,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都把手舉得高高的,嘴里喊著:“老師,我要加菜,我還要添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像大×這樣的“小胖墩”是越來越多,他們往往有這樣的缺點:吃得多,動得少!這個大×啊,最大的缺點是——懶!他的懶體現(xiàn)在兩個時候,第一是做早操的時候,他很少有認真做早操的時候,每次都是懶洋洋地伸伸手,偶爾動動腳,動作一點也不規(guī)范,而且每次跳躍運動的時候他都不跳,踮踮腳算完事了,除非是我站在邊上看著,他才會稍微跳一下,我很多次勸說都無效。第二是大課間活動,其他學生玩游戲玩得起勁,他倒好,只要稍不留神,他就躲在角落里休息了。我每次嚴厲地問他:“你怎么又偷懶了?”他都能找到理由,“老師,我早飯沒有吃飽!”“老師,今天我很累,玩不動!”然后用他那無辜的天真的眼神看著我,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大×媽媽很熱情,每天放學都會我和聊幾句,說得最多的就是關于大×的體重問題,“怎么辦啊,這孩子只長肉不長腦啊,在家里很能吃,而且懶得動,王老師,你說我們得想個什么辦法改改他這個毛病啊?”得到了家長的允許,我就是開始實施對大×的“懲罰”了。我讓其他同學監(jiān)督,如果大×一出現(xiàn)偷懶的現(xiàn)象,那么我的“懲罰”是:在學校里,他要陪我在大課間的時候跳繩200下;在家里的時候,他要陪他媽媽跳繩200下,如果繼續(xù)犯錯,那就依次累加。一天,大×又沒有認真做早操,我就罰他在大課間的時候陪我跳繩,分兩次跳,每次跳100下,每次跳完可以休息五分鐘。第一次“受罰”可把大×累得夠嗆,200下對其他同學來說根本不難,可是對于他這樣平時缺少鍛煉的學生來確實有難度,“其實你只要認真做早操,每天鍛煉身體就不會這么累了!”我說,“哪一天你能認真做早操了,和大家一起參與大課間活動,那王老師的懲罰會停止,你能做到嗎?”大×嘆了口氣,說:“那我盡量吧!”
任何壞習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把它改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大×說盡量努力,那我就給他時間,所以很多大課間我都陪著他一起跳繩,這樣一個多月堅持下來,他懶惰的毛病果然改了不少,做早操認真多了,跳繩也越來越快了,雖然他貪吃的習慣還是改不了,但是至少每天能保證一定的運動量,我想對于他的身長發(fā)育應該還是有好處的。
懲罰,要在一種既不傷害學生的身心,也不傷害家長的感情的原則下施行,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覺得對大×的懲罰不是直接的“體罰”,我是在征求了家長的建議后采用的懲罰方式,當然在罰的過程中,我把握了度,讓學生樂于接受。
教育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犯錯的孩子不是受一次懲罰就會改好的,作為老師,我們要智慧地運用多種“溫暖”的懲罰,讓學生在“罰”中改正缺點。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實驗小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