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舞蹈既是人們肢體借助音樂展開的律動,也是三度空間內詮釋肢體語言的表演藝術,更是肢體動作過程創(chuàng)造的有形之美。一位舞蹈教育者應該以品德和素養(yǎng)為基底,嘔心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站在現代教育思維的高度引導幼兒愛上舞蹈學習。然而教學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注重幼兒學的結果,更需要將過程思維加入,啟發(fā)誘導幼兒舞蹈學習,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本文指出幼兒教師就是這個作用發(fā)揮效能的推動者,只有打開思路,注重過程思維,運用智慧將舞蹈教學過程精彩化,才能引領幼兒步入舞蹈的奇妙殿堂。
關鍵詞: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策略;幼兒舞蹈教學;過程精彩化幼兒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引領幼兒學習、編排和創(chuàng)造舞蹈的作用,應突破傳統(tǒng),關注幼兒對舞蹈的興趣,觀察幼兒舞蹈個性特質,挖掘幼兒舞蹈的表現能力;應注重幼兒過程思維的引領與培育,鼓勵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掌握舞蹈基本動作,展示出自然舞蹈動作的美感,并逐步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并沒有關注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思維引領與實踐創(chuàng)新,只重視教學的結果,機械地讓幼兒重復動作,以強化反復練習教育幼兒。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更局限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幼兒教師在實施舞蹈教學中,要牢牢把握住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引領這個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問題。
1確立幼兒舞蹈教學過程思維引領策略理念
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思維引導是過程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的體現。創(chuàng)新策略包括問題策略、過程策略、前言策略和示范策略以及生成策略,過程策略是創(chuàng)新策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進程。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教師引導就是這一過程策略的體現之一。幼兒是靈動的,他們習慣無拘無束,這種自由的訴求是他們本性體現,卻不是舞蹈教學課堂或者其他課堂所能完全接受的。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正確引導幼兒專注課堂內容學習,從最初的課堂開課前簡單想一想,逐步發(fā)展為結合教學課案設計系統(tǒng)、科學的引導思路研究。這種認識本質上的飛躍,體現了過程思維教學受重視的程度不斷提高,過程策略成為舞蹈課堂的主導。運用這一主導思想引領幼兒專注課堂學習,隨教學而動,動則有所得,才是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追求的最終目標。
2 實踐幼兒舞蹈教學過程思維引領創(chuàng)新對策
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促進舞蹈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過程思維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更為突出,因為幼兒舞蹈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思維構建的過程,如何編排舞蹈,如何指導動作,如何被幼兒理解,都需要有系統(tǒng)的方法進行,這一方法的構思、建模、雛形以及最終完成都離不開過程思維,更需要創(chuàng)新來增加教學構思的趣味性,培養(yǎng)幼兒尋求舞蹈學習中樂趣的熱情,提升幼兒藝術水平,讓他們專注傾聽、示范,樂于模仿和表演,并善于動腦創(chuàng)造。
2.1過程思維要站在幼兒的視角,善于“吸睛抓心”
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思維中,教師首先要摒棄教學過于“成人思維”“過度專業(yè)”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從思維意識上明確教授對象是幼兒,他們對于舞蹈的情感需要通過教學培養(yǎng),他們意識形態(tài)中對舞蹈理論的認知需要培育。實施舞蹈教學要“以生為本”站在幼兒的視角,增加教學中的童趣體驗和舞蹈基礎知識在他們內心靈魂深處的根植。這一過程思路的創(chuàng)設,決定了施教過程的層次化,施教內容的貼近化。
幼兒注意力較難集中,對于舞蹈教學課,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被他們等同于自由活動課。所以過程策略第一步就是要“吸睛”“抓心”。即,吸引住幼兒的關注力,讓他們聚精會神地看老師教的舞蹈動作,抓住他們的心理活動過程,讓他們跟上課堂節(jié)奏不分心。前者依靠施教層次化解決,后者依靠施教內容貼近化展開。例如,對幼兒基本舞步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播放搜集的優(yōu)秀幼兒舞蹈表演視頻,讓孩子先投入興趣,看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從賞析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教師適時的講解:“這么美的舞蹈其實我們也可以跳!只要學會了幾個基本動作,我們跳的可以和他們一樣好!”這是從誘發(fā)喜愛到誘發(fā)學習興趣的過程引導。進而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展開走動、跑動和跳躍舞步的基本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容易產生“自我陶醉”,就是不服從教師教學自己四肢亂動,這個時候教師要有耐心,表揚其“創(chuàng)意”而后讓他站在圓圈中心表演。這樣在大家的關注下,他就會有所收斂,而這個時候老師再對動作進行校正,他就會快速的接受。
“抓心”過程可以說是幼兒舞蹈教學的核心,怎樣讓幼兒喜歡舞蹈,通過協(xié)調的舞蹈動作展現內心對音樂的感悟,提升幼兒舞蹈技能和舞蹈文化素質是舞蹈教學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就要圍繞“童趣”來抓。教學老師在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中要將舞蹈是否滿足幼兒興趣需求和是否豐富多彩放在首位,編排舞蹈的時候要從幼兒日常生活中去發(fā)掘素材,以他們喜好的題材為舞蹈教學的本體,用幼兒視角去分析和再創(chuàng)造,將動作更簡化將教學語言更童趣化,易于被孩子們接受和吸收。
2.2過程思維應結合多種藝術手段,善于“創(chuàng)新出彩”
過程思維引領幼兒舞蹈教學在當今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色,“多樣化”就是幼兒舞蹈教學過程變化的創(chuàng)新思考,一個音樂背景下可設立多個舞蹈題材,幼兒可以依據內心喜好創(chuàng)造不同的舞蹈角色,運用綜合藝術手段展現出舞蹈的藝術內涵,這是過程策略教學濃重的一筆。這涵蓋了:舞蹈創(chuàng)作、舞蹈表現形式、舞蹈背景布局、音樂、舞蹈道具以及舞蹈組合等方面,這些方面要完美配合才能達到幼兒快樂學習舞蹈,愛上舞蹈的目的。例如,幼兒舞蹈《爵士舞玩偶》,一開始這個舞蹈結合八音盒的美妙音樂就一下讓幼兒喜歡上了,邊哼唱邊跳起來。舞蹈編排上用提線木偶的方式展示韻律節(jié)奏,讓肢體動作都表現出協(xié)調統(tǒng)一。木偶和小主人分層次展現舞蹈動作,體現不同表現形式。通過爵士舞蹈的肢體抖動、四肢的自由律動表現出玩偶的可愛和小主人和玩偶一起玩耍的開心。教師在一個舞蹈的教學思路中貫穿了多種藝術手段,讓孩子在舞蹈技能獲得提高的基礎上拓展了知識層面。教師在過程思維中要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舞蹈潛能,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創(chuàng)作欲望,用動作表現自我個性,表現內心中對美的向往,伴著音樂節(jié)奏,踩著韻律,協(xié)調動作,團結一致,形象地展現舞蹈技藝。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幼兒設立舞蹈實踐的舞臺,不局限于一堂課,可借助班級交流,文藝會演和比賽等方式,給幼兒舞蹈藝術教學實踐的機會,驗證教學成果的同時讓幼兒積累舞臺表演舞蹈的經驗。
過程思維教學讓幼兒舞蹈教學呈現出精彩化,過程思維的創(chuàng)新內容和圍繞教學的體系思維構建與拓展,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與幼兒舞蹈課堂教學眾多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是舞蹈教學的指導思想和主干,思維過程設立的成敗能夠決定幼兒舞蹈教學藝術水平、舞蹈創(chuàng)作水平及其整體的教學質量,能促進幼兒整體文化藝術素質的升華。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使幼兒舞蹈課程教學工作從幼兒自身實際出發(fā),有明確思路的展開教學眾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舞蹈教學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實施步驟,抓住了過程思維創(chuàng)新,就能夠抓住幼兒舞蹈教學課堂的靈魂。參考文獻:
[1] 康昕.淺談在幼兒舞蹈教學實踐中的認識與感受[J].青春歲月,2012(09).
[2] 葉驪.讓幼兒在舞蹈學習中體驗快樂[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2(02).
[3] 路芳慧.提高幼教專業(yè)舞蹈教學能力的路徑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07).
[4] 馬曉霞.在舞蹈教學中引導幼兒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N].西藏日報(漢),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