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月16日下午,索契冬奧會主新聞中心的大屏幕前坐滿了記者,屏幕上正在直播男子冰球小組賽俄羅斯對陣美國。
一個是冬奧會東道主,一個是世界頂級冰球強隊,強強對話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平日里上滿發(fā)條的記者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圍坐在電視機前,三組沙發(fā)早早就坐滿了人,后來的只能自己搬椅子,實在沒地方坐的干脆就直接坐在地上。在大屏幕對面的新聞中心服務(wù)臺里,志愿者的數(shù)量也明顯比平時要多得多。大家隨著比賽的過程時而歡呼,時而鼓掌,好不熱鬧。
組委會早早就預(yù)計到了本場比賽的火爆,在冬奧會開幕之前就把這場比賽定義為“高需求賽事”,媒體要到現(xiàn)場觀賽,必須提前向組委會申請門票,光靠記者證是無法進入比賽場館的。大量沒有門票的記者只能在新聞中心通過看電視“過癮”。這場比賽更是吸引了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親自觀戰(zhàn),結(jié)果東道主在點球大戰(zhàn)中2比3輸給了美國隊。
對于大部分中國記者來說,這場比賽純屬欣賞,看看熱鬧而已,無所謂傾向性。4年前在溫哥華冬奧會上,至少還有女隊可以支持,而在索契,男、女冰球賽場上都無緣見到中國隊的身影。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男女冰球有過短暫的輝煌,雖然算不上世界勁旅,但至少在亞洲還具備一定的實力。中國冰球曾經(jīng)讓北京的球迷為之瘋狂,1981年的世界冰球錦標賽,讓首都體育館在一個星期時間里一直是球迷歡呼的中心。速度、力量和對抗,讓每一個熱血男兒血脈僨張,有些人就是專門去看打架的,雖然動機不純,但至少大家還愿意走進冰球賽場。后來,中國冰球逐步消退,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F(xiàn)在全國還開展冰球運動的大概也就剩一兩個省,人才嚴重萎縮,無以為繼。人們只能從電視上看到美國的冰球聯(lián)賽,何時才能讓中國人圍在電視前對中國冰球津津樂道?
很多體育項目在剛剛興起時,各國處于同一起跑線,中國尚能在世界高水平比賽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時過境遷,別人在前進,我們卻在原地踏步。中國女足就是最好的例子,昔日的世界亞軍,現(xiàn)在卻要為世界杯資格發(fā)愁。想來其中緣由,無非就是出成績慢,金牌少。一支隊伍幾十人,奧運會從頭打到尾也就一塊金牌,投入產(chǎn)出不成正比。足球、籃球兩大運動,成績太差了面子上過不去,冰球在中國屬于小眾運動,自然不受重視,但是中國冰球折射出的問題仍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