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芳,邱業(yè)峰,王艷靜,李敏,溫珠明,范玉筠,葉華虎
1.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實驗動物中心,北京 100071;2.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2;3.北京城市學院,北京 100094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隨著病程進展,引起全身代謝紊亂,繼發(fā)重要臟器的不可逆損害,其死亡率僅次于腫瘤和心血管病[1]。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具有降糖作用的植物的多糖化學和藥理研究進展迅速。水母雪蓮為菊科植物水母雪兔子的全草,我國將其列為三級保護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對風濕性炎癥、腫瘤、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等病癥的療效明顯[2-4]。水母雪蓮產(chǎn)自海拔4000~6000 m的高寒缺氧、無污染的雪域地區(qū),由于其生存環(huán)境特異,生長速度緩慢,人工栽培困難,加之過度采挖,目前該物種瀕臨滅絕,嚴重影響了以雪蓮為主要原料的藥物的開發(fā)與生產(chǎn)。近年來,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誘變篩選了一株黃酮產(chǎn)量高、培養(yǎng)條件相對簡單、增殖能力較快、遺傳穩(wěn)定的水母雪蓮細胞突變系[5]。有關(guān)水母雪蓮降血糖方面的作用尚未見報道。我們以自發(fā)性糖尿病KKay小鼠為模型,觀察了水母雪蓮培養(yǎng)細胞的降血糖作用;同時,利用糖耐量和血清生化指標初步探討了其作用途徑。
雌性KKay小鼠及高脂飼料均購自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質(zhì)量合格證號:SCXK京2009-0004);水母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鹽酸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公司);One Touch血糖儀及血糖試紙(強生公司);血清胰島素由解放軍總醫(yī)院原子能研究所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
KKay小鼠由專用高脂飼料飼喂,待動物生長到10~12周齡,用血糖試紙測定血糖含量,選取血糖值在14.5 mmol/L以上的為糖尿病模型小鼠。依據(jù)動物體重和血糖值指標,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3組動物分別灌胃水母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100 mg/kg)、二甲雙胍(250 mg/kg)和生理鹽水(0.2 mL/10 g),每天1次,每周給藥6 d。
每周測定動物血糖并稱重。在測定血糖前,動物先禁食3 h(不禁水),然后給藥,繼續(xù)禁食3 h,斷尾取血,用血糖儀測定動物的血糖。
將連續(xù)灌胃6周的KKay小鼠先禁食3 h,測量空腹血糖(計為0點),然后按劑量一次性灌胃雪蓮、二甲雙胍和等量生理鹽水,給藥后30 min腹腔注射50%葡萄糖(2 g/kg),分別在注射葡萄糖后30、60、120 min測量血糖,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AUC=1/4×空腹血糖+1/2×30 min血糖+3/4×60 min血糖+120 min血糖。
將連續(xù)灌胃6周的KKay小鼠在不禁食環(huán)境下一次性給藥,分別于給藥后0、2、4、6、8、10、12、14、16、18、20 h測量血糖。
模型小鼠連續(xù)給藥6周,末次給藥后空腹3 h,摘眼球取血,分離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總膽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糖(GLU),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胰島素。
實驗結(jié)果以x±s表示,數(shù)據(jù)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組動物體重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重,其中對照組動物體重增加幅度最大,二甲雙胍組次之,雪蓮組動物增加幅度最小。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從給藥后第2周開始,水母雪蓮組動物體重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2個實驗組動物的體重差異不明顯。
3組動物給藥后的血糖測定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動物在整個實驗期間血糖值一直維持在高水平狀態(tài)(14.91±1.21~17.85±2.08 mmol/L),而水母雪蓮組和二甲雙胍組動物在給藥7 d后,血糖值明顯下降,且持續(xù)維持在較低水平(二甲雙胍組為 7.30±1.36~8.02±1.12 mmol/L,水母雪蓮組為 8.95±0.71~9.51±1.36 mmol/L)。統(tǒng)計分析顯示,給藥1周后,水母雪蓮組和二甲雙胍組動物的血糖值相當,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表1 水母雪蓮對KKay小鼠體重的影響(x±s,n=10)
表2 飼喂水母雪蓮后3 h小鼠的空腹血糖(x±s,n=10)
藥物的時-效關(guān)系測定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動物在20 h內(nèi)持續(xù)處于高血糖水平(血糖值為18.38±1.82~23.43±3.01 mmol/L),而雪蓮組和二甲雙胍組動物都出現(xiàn)“U”形變化趨勢,即在給藥后一段時間血糖值下降,在低血糖水平維持一段時間,最后再升高。其中,二甲雙胍在給藥后2 h即可見血糖明顯下降,6 h血糖值最低(為7.26±1.80 mmol/L),14 h后逐漸恢復到藥前水平;雪蓮組動物的血糖值明顯下降出現(xiàn)在藥后6 h,14 h達到最低(為5.95±1.25 mmol/L),20 h左右逐漸恢復到給藥前水平(圖1)。
3組動物的糖耐量測定結(jié)果顯示,水母雪蓮組動物空腹3 h的血糖值最低,二甲雙胍組次之,對照組最高,且3組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注射葡萄糖后,3組動物血糖值高點都出現(xiàn)在注射后30 min,此后血糖值開始下降,對照組在120 min時逐漸降到給藥前水平,而水母雪蓮組和二甲雙胍組的血糖值呈繼續(xù)下降態(tài)勢。提示水母雪蓮組和二甲雙胍組動物的糖代謝能力得到顯著改善(P<0.01)。
3組動物的4項生化指標測試結(jié)果顯示,雪蓮組動物的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和血清胰島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二甲雙胍組動物的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也低于對照組(P<0.01),但膽固醇和血清胰島素水平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圖1 給藥后不同時間點動物血糖變化與對照組比,*P<0.05,**P<0.01
表3 不同實驗組動物的糖耐量實驗結(jié)果(x±s,n=10)
表4 水母雪蓮對KKay小鼠4項生化指標的影響(x±s,n=10)
雪蓮是名貴中藥材,我國利用雪蓮已開發(fā)出了多種中成藥、保健性食品(飲品)、美容及護膚品。鑒于雪蓮自然產(chǎn)量的減少和不足,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胡顯文課題組建立了雪蓮細胞懸浮培養(yǎng)方法,實現(xiàn)了雪蓮細胞的人工培育,同時利用生物工程技術(shù)誘變并定向篩選獲得高黃酮含量的穩(wěn)定突變細胞系。功能研究初步發(fā)現(xiàn),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有明顯的血脂調(diào)節(jié)作用,并具有糖代謝調(diào)節(jié)功能。
為了進一步研究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的降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我們以國內(nèi)外廣泛使用的Ⅱ型糖尿病模型動物KKay小鼠[6-7]為對象,通過多種指標測試,評價了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的降糖效果,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結(jié)果顯示,雪蓮細胞具有明顯的降糖作用。KKay小鼠飼喂雪蓮7 d后,動物的血糖值明顯下降,且在此后的5周時間內(nèi)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8.95±2.71~9.52±2.88 mmol/L),其效應與陽性藥物二甲雙胍類似(7.30±1.36~8.02±2.12 mmol/L);而在此期間,生理鹽水對照組動物的血糖值波動于14.91±2.11~17.85±2.08 mmol/L,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P<0.01)。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如空腹時間短(<5 h),小鼠的血糖值變化幅度較大,6~8 h處于相對平穩(wěn)期,超過8 h變化幅度又將增加(該部分數(shù)據(jù)未顯示),因此以空腹6 h作為血糖測定的最佳時間。
實驗進一步發(fā)現(xiàn),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的降糖作用具有起效時間長、作用持久等明顯的中藥特點。給連續(xù)灌胃6周的動物一次性給藥,測定動物20 h內(nèi)的血糖變化,結(jié)果顯示,生理鹽水對照組血糖值持續(xù)處于高水平(18.38±1.82~23.43±3.01 mmol/L);而雪蓮細胞組動物的血糖值變化呈“U”字形,即給藥后6 h開始下降,14 h達最低(5.95±1.25 mmol/L),20 h左右逐漸恢復到給藥前水平;陽性藥物二甲雙胍的變化態(tài)勢與雪蓮細胞組相似,但其效應快于雪蓮組,即給藥后2 h血糖開始下降,6 h血糖值最低(7.26±1.80 mmol/L),14 h后逐漸恢復到給藥前水平。
糖耐量實驗結(jié)果顯示,雪蓮細胞組和二甲雙胍組動物的糖代謝能力得到明顯改善,2個實驗組的AUC值分別為40.79±3.33和31.48±2.7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32±4.07。血清生化指標檢測結(jié)果顯示,雪蓮細胞組動物的血清胰島素水平由對照組的101.91±12.23 μU/mL 下降到 74.86±8.96 μU/mL,該指標也低于二甲雙胍組的 93.73±10.19 μU/mL(P<0.05)。此外,雪蓮細胞組動物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也明顯下降。上述結(jié)果表明,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能有效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從而達到降糖作用;同時也提示雪蓮細胞有明顯的脂肪代謝調(diào)節(jié)功能,與楊波的前期報道類似[8]。
糖和脂肪代謝雖然各有其主要途徑,但在動物機體內(nèi),糖和脂肪代謝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9-10]。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既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調(diào)節(jié)糖代謝,又可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但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的降糖作用是通過胰島素途徑(降低胰島素抵抗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還是通過血脂代謝間接影響血糖,或者是二者的共同作用結(jié)果,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李繼紅.甘精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8,28(1):161.
[2] 萬明,劉建.天山雪蓮花研究開發(fā)前景[J].新疆中醫(yī)藥,2004,22(4):60-61.
[3] 蔡紹輝,唐瓊,陳嘉任,等.復方雪蓮燒傷青促創(chuàng)面愈合抗炎作用研究[J].中成藥,1999,21(5):243.
[4] 韓書亮.雪蓮四種成分抗癌作用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1995,7(2):80.
[5] 高麗華,胡顯文,劉波,等.鈣、磷、鎂和鉀對雪蓮細胞懸浮培養(yǎng)的影響[J].生物技術(shù)通訊,2003,14(5):396-398.
[6] Diani A R,Sawada G A,Zhang N Y,et al.The KKAy mouse:a model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merular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 thickening[J].Blood Vessels,1987,24(6):297-303.
[7] Ikarashi N,Toda T,Okaniwa T,et al.Anti-obesity and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acacia polyphenol in obese diabetic KKAy mice fed high-fat diet[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2011:952031.
[8] 楊波,李天德,胡顯文,等.水母雪蓮細胞培養(yǎng)物調(diào)血脂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物技術(shù)通訊,2005,16(1):46-47.
[9] Abdollahi M,Farshchi A,Nikfar S,et al.Effect of chromium on glucose and lipid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meta-analysis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J].J Pharm Pharm Sci,2013,16(1):99-114.
[10]Bardini G,Rotella C M,Giannini S.Dyslipidemia and diabe?tes:reciprocal impact of impaired lipid metabolism and Betacell dysfunction on micro-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J].Rev Diabet Stud,2012,9(2-3):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