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智榮
解題訓練是高考復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也時??梢钥吹?,有些學生做了很多的題目,效果卻并不理想;而有些學生,題目盡管做得不多,卻能事半功倍。影響解題訓練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平時解題訓練中我們更多關注解題方法、解題思路,而對其他環(huán)節(jié)重視不夠,影響了訓練的成效。下面就如何落實解題訓練中易被忽略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談點個人認識。
環(huán)節(jié)一:夯實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
學生的基礎知識混淆、模糊,基礎技能掌握不牢,是引起解題錯誤的根本原因,所以加強和落實雙基教學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前提,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做到:
1.熟記某些重要的定義、定理、數(shù)據(jù)、公式和法則。因為準確無誤是運算的基本要求,而正確地記憶公式和法則是運算準確的前提。例如,對高中數(shù)學中的三角函數(shù)公式,如果識記不清、不熟練就很容易導致計算錯誤。
2.正確理解概念,并能掌握公式的推導。只有理解某些概念與公式的推導,才能做到正確、靈活運用公式,從而提高運算能力。例如,對于高中數(shù)學中立體幾何的公理定理、解析幾何圓錐曲線的定義及公式,學生只有正確理解并掌握,才能夠靈活應用。
環(huán)節(jié)二:培養(yǎng)學生準確而快速的運算能力
運算程序的設計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運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所以培養(yǎng)學生準確而快速的運算能力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基礎。
1.要做好運算解題的示范
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經歷了模仿、練習、感悟、提高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后逐步獲得的。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起示范作用,在概念的講解、公式的推導、例題的演算過程中,要表明思路,加強分析,加強板書示范,并讓學生參與其中。
2.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運算練習,進行嚴格的訓練。教師要認真選題,并針對學生在運算中容易發(fā)生的錯誤適當編一些題目作為補充。如,數(shù)列中錯位相減求和、解析幾何中圓錐曲線與直線關系的含字母運算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計算,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注重解題的心理訓練。
環(huán)節(jié)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意識
審題就是理解題意(或弄清問題)。誰都知道這是整個解題工作的第一步,沒有審題的開頭就沒有解題工作的后續(xù),沒有審題的明晰就難有“思路探求”的成功。因此在解題訓練中要十分重視對學生審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審什么”、“怎樣審”,也要讓學生認識到以下幾點:
1.審題不僅存在于解題工作的開頭,而且存在于思路探求的過程中和解法初步得出后的回顧反思里。沒有后續(xù)的審題,思路會中途受阻;沒有全過程的審題,認識會停留在表層或現(xiàn)象上。
2.審題不僅要弄清條件,弄清結論,而且還要弄清條件與結論的初步(或基本)聯(lián)系,即題目的關系結構,題目的條件和結論是組成這個結構的、不可或缺的兩類原材料。審題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構、邏輯關系、數(shù)學含義、條件特征、答題形式、數(shù)據(jù)要求等各方面真正看懂題意。
3.審題不僅要弄清題目的淺層結構,而且還要努力弄清題目的深層結構,這個深層結構有一個逐步明晰的過程,還常常有不同的表征,要學會數(shù)學的思維。
環(huán)節(jié)四: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獨立解題的習慣
解題過程實質是思維外化、思維顯性表示的過程,因此在解題時應要求學生根據(jù)運算目標,確定運算解題步驟。一旦找到解題思路,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guī)范,不要拖泥帶水,啰嗦重復,更別畫蛇添足(弄不好導致隱性扣分)。用閱卷教師的行話來說,寫出“得分點”,一個公式、一個原理寫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題目要直接考查的過渡性知識,特別是那些初中的知識,可以直接寫出結論。須知,多寫一步就是多存在一個犯錯誤的機會,就是多占用了后面高分題的一點思考時間,這意味著“隱含失分”或“潛在丟分”,是高考解題的非知識性錯誤。當然,還應要求學生書寫字跡工整清楚。
獨立思考是數(shù)學的靈魂,在解題訓練中要明確提出“獨立”完成的要求,即要求學生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時,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要一遇到不會的習題就馬上去問別人或查找解答,而應該要自己先認真地思考一下,盡量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困難。若經過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
總之,在高三總復習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解題訓練的過程,幫助學生打好解題的基礎,也要關注解題訓練的細節(ji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書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有效提高解題訓練的成效。
(作者單位 福建省連城縣第一中學)
編輯 喬建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