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龍 陳寧省
摘 要:文章主要介紹陽春新鋼鐵線材廠軋鋼廠滑輪式鏈式提升機承載受力方式改造的設計、施工,以及改造后的優(yōu)勢所在。文章既可以作為設備維護人員的培訓教材,又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承載受力方式改造和參考之用。
關鍵詞:鏈式提升機;線材;受力方式;改造
1 概述
現(xiàn)今絕大部分鋼鐵企業(yè)是采用煉鋼廠連鑄機鑄造熱坯,通過輥道將熱坯送入軋鋼廠,由軋鋼廠鏈式提升機將熱坯提升至5米平臺后,裝入軋鋼廠裝料輥道的工藝。自陽春新鋼鐵雙高線正式投產(chǎn)以來,由于工程遺留和設備自身裝配,設計問題。導致高線熱送區(qū)域設備長期無法正常運作,甚至長期出于癱瘓狀態(tài),無法完成熱送計劃。鏈式提升機是熱送區(qū)域的核心設備,同時也是導致無法正常熱送的問題所在關鍵設備。而滑輪式鏈式提升機存在斷鏈條、翻鋼、鏈條滑輪卡死等諸多事故隱患。所以鏈式提升機承載受力方式改造,勢在必行。
2 滑輪式鏈式提升機存在的設備隱患
2.1 雙高線鏈式提升機共7根鏈條,其中每根鏈條由:4組套以及軸套的大車輪(一)、8組套以及軸套的小車輪(二)、78塊鏈板、兩組勾頭組成,而同時進入滑槽的車輪數(shù)為6個,也就意味每根鏈條的載鋼受力點為6組車輪與滑槽的接觸點,和主動鏈輪給予的拉升力。其受力點過少經(jīng)常導致車輪軸被壓彎,變形,導致鏈條受力不均勻。長期以往出現(xiàn)鏈條斷裂等一系列隱患。
2.2 雙高線鏈式提升機車輪輪緣為坡面,在正常提升中與滑槽存在夾角15度,導致其車輪不單受徑向力,同時承受些許軸向推力。從而增加車輪底面與車輪軸保護套的摩擦力,導致部分車輪底面摩穿,并且車輪軸向?qū)χ衅?。致使車輪軸內(nèi)部軸端面保護帽與車輪輪蓋相接處,從而使車輪蓋受力頂(旋)出。與此同時,車輪軸承被帶出。此種情況平凡發(fā)生,無形中極大的增加了車輪的報廢率。導致鏈條受力不均勻,在正常提升過程中出現(xiàn)卡阻,最終導致鏈條拉斷。
2.3 鏈式提升機槽鋼形式滑槽存在兩處明顯卡阻點。其一,為底部滑槽入口處。由于被動輪張緊裝置存在不穩(wěn)定性,導致其車輪進入滑槽時存在較大卡阻,撞擊。導致車輪拉彎,變形。其二,為滑槽與頂部滑軌處存在承載間隙。在每根鋼坯提升到滑槽出口處,提升鉤車輪出導槽與鋼坯接觸滑軌表面時間段,整根鏈條出現(xiàn)明顯橫向偏移,抖動。導致其提升夠部位車輪軸存在較大卡阻。同時存在提升鋼坯反向翻轉(zhuǎn)隱患。
3 鏈式提升機整改攻關設計具體方案
3.1 整體改造設計方案
3.1.1 改變鏈條受力方式。從6組車輪受提升鋼坯承載力改成鏈板之間插銷保護套受力,增加受力點。
3.1.2 取消車輪,解決車輪存在卡阻拉彎,變形,車輪滑出等隱患。
3.2 具體改造設計方案
3.2.1 鏈條:取消車輪(一)車輪(二),更換成普通銷軸。
3.2.2 滑槽:滑槽中部間隔空間用固定底板連接鏈條左右滑槽。用螺栓固定底板在現(xiàn)有滑槽上表面,固定底板中部焊襯板(滑軌)。
3.3 設計,計算測量公式(單位mm)
3.3.1 L001(圖1)底板長度(采用普通碳素鋼板Q235B,C20mm,GB/T3274):
①底板總長:221(鏈輪到滑槽距離)+5360(滑槽總長)-500(參考棒材鏈式提升機底板到鏈輪中心距離)*2=4581≈4580
②4塊底板每塊長:4580/4=1145
3.3.2 底板螺絲通孔距離(10個M18通孔):
①螺孔中心距底板邊緣(包括橫向,縱向):20(滑槽內(nèi)寬40取一半)*114.5
②螺孔中心距:114.5*2=229
3.3.3 L002(圖2),L003(圖3)(普通碳素鋼板Q235B,C20mm,GB/T3274)
①L002,L003 高度:20?芨[59(滑槽到插銷中心距離)-21(插銷保護套半徑)]-[32(鏈板寬度半徑)-21(插銷保護套半徑)]=29
②L002,L003 面寬:40?芨42(鏈板間距)
3.4 螺栓,螺母,墊片選用(滑槽內(nèi)高40)
3.4.1 螺栓(8.8級六角頭螺栓M18*80):D=18<40
3.4.2 螺母(M18):2d=36<40
3.4.3 墊片(Φ20):Φ20<40
4 改造需材料(表1)
表1
5 整改后運行情況
經(jīng)過三個月設備試運行,我們發(fā)現(xiàn)整改后鏈式提升機運行狀況良好,在割去多余導向后,鏈條不再出現(xiàn)卡阻,斷裂等事故。不再出現(xiàn)提升鋼坯翻下事故。
6 結(jié)束語
本文主要介紹陽春新鋼鐵線材廠軋鋼廠滑輪式鏈式提升機承載受力方式改造的設計、施工,以及改造后的運行情況,鏈式提升機是熱送區(qū)域的核心設備,同時也是導致無法正常熱送的問題所在關鍵設備。整改后的鏈式提升機能完成熱送計劃,保證生產(chǎn)節(jié)奏,為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帶來實質(zhì)性的效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機械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