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反饋
@一揚72:行動才啟動兩個多月,就抓了80多人回國,不可謂不迅速。但這么大聲勢,很多人就藏得更深,更難抓了。
@古物元素:貪官外逃先要讓家屬出國并向海外轉(zhuǎn)移財產(chǎn),之后更加肆無忌憚,所以要特別盯著“裸官”。
@孤道瘦馬:追逃嫌疑人的同時,追討流到國外的贓款也是項復(fù)雜的活,國外會把那么多錢退回來嗎?希望相關(guān)部門能及時公布相關(guān)情況。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讀者來信
許鞍華習(xí)慣拍小人物的故事,近些年獲好評的《桃姐》《歲月神偷》皆是如此。這次她拍蕭紅,是一個大眾不太熟悉的作家,這種嘗試對于絕大多數(shù)觀眾來說太陌生了,難有代入感,這幾個月密集的宣傳攻勢,效果可能也只局限在小范圍的群體里,難以打動同質(zhì)化的院線觀眾。 (游侑)
記者手記
日記里的蕭軍《黑鐵時代的背影》是一個和周刊多數(shù)稿件不一樣的選題。每一篇文章的主角都已經(jīng)去世,把他們串在一起的蕭紅也早已死在了屬于她的時代里。我們沒法采訪當(dāng)事人,只能從日記、書信和回憶錄里了解這些人。
日記里的蕭軍直率坦誠,反而讓我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他和蕭紅分手兩個月便與少女王德芬結(jié)婚,結(jié)了婚卻抱怨家庭生活瑣碎,埋怨妻子不夠有知識。
過去以為蕭軍和蕭紅是一生一世一雙人,沒想過他這么快再娶,更沒有想過,他后來居然和丁玲還有過說不清道不明的關(guān)系。他的愛情經(jīng)歷顛覆了我最初的看法。
撇開這些情愛,《延安日記》里的蕭軍,又有著另一面。崛起于左翼文壇的他不喜歡丁玲的左。他不想入黨,想成為中立者觀察并提醒他們。但蕭軍喜歡延安的政治家們,他覺得世界是柔軟的,世道人心是可以被改變的。
聯(lián)系蕭軍的女兒蕭耘時,我心中忐忑。讓女兒談父親的前妻,總有那么點別扭。更何況蕭軍在建國后一路碰“釘子”,直到文革結(jié)束后,景況才好轉(zhuǎn)一些。
談起蕭紅時,蕭耘很坦誠,她覺得蕭紅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但部分蕭紅的研究者總把蕭紅說成一個受害者,被侮辱被欺凌、扒著男人過日子,她不喜歡他們這樣丑化蕭紅。
活下來的蕭軍和其他的左翼作家們都被硬邦邦的世界彈了出來。
文革期間,丁玲被打為反黨分子,胡風(fēng)是反革命分子,聶紺弩是大右派,端木蕻良、駱賓基、蕭軍這三個和蕭紅過從甚密的男人,被關(guān)在同一個牛棚。而他們共同導(dǎo)師魯迅的妻子許廣平,在婦代會上發(fā)言說,丁玲“惡毒的攻擊黨”,蕭軍是“壞分子”“咒罵黨”。
經(jīng)受了文革的蕭軍,依然有個家訓(xùn):他們家的孩子第一必須尊重共產(chǎn)黨,第二必須尊重毛澤東,一點玩笑開不得。家里的第三代、第四代都遵守著這個家訓(xùn)。
不久前,《蕭軍延安日記》出版。文革抄家時,這些日記被作為黑材料保管下來,批斗蕭軍用。蕭軍去世前,孩子們和蕭軍商量出版日記。蕭軍說,要么一字不改完整出版,要么就別出。最終,日記一字未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