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旸
2014年2月2日,奧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被發(fā)現(xiàn)死在他紐約的公寓中,享年46歲。據(jù)稱,在房間內發(fā)現(xiàn)了針頭,懷疑死于吸毒過量。這個因為出演《卡波特》而拿到小金人,因出演《大師》被數(shù)個獎項提名超過十次的胖子就這樣走了。在那之前,他主要的工作是在宣傳自己主演的新片《最高通緝犯》。
或許在這部影片中,他所飾演的特工也暗合著他現(xiàn)實中的狀況——一個靠香煙和烈酒以及一抹壞笑維持著尊嚴的中年人?!蹲罡咄ň兎浮纷⒍ú皇腔舴蚵盍聋惖你y幕形象,但絕對是可以再次證明他演技的一部。這部電影改編自傳奇作家約翰·勒·卡雷的小說,這個曾經(jīng)真的做過間諜的人所寫的間諜故事注定與眾不同。就像上一部被影迷贊嘆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一樣,《最高通緝犯》仍保持了冰冷、壓抑甚至有些沉悶的調子。它徹底顛覆了007的那種爛俗故事所營造的風流特工設定,把鬧劇式的肥皂泡徹底戳破?!昂?11”時代的一切現(xiàn)實都在這部電影中有所映射,車臣與中東的現(xiàn)狀、美國高調的反恐模式與尷尬的歐洲特工之間的博弈,以及表面上正義無比的反恐行為所隱藏的各種算計。
一名神秘男子來到漢堡的穆斯林社區(qū)尋求幫助。此人有著一半車臣和一半俄羅斯血統(tǒng),身負重傷。他來到這里的目的是繼承父親在當?shù)劂y行的巨額存款——一筆非法所得。他的身份引起了眾人的猜測,騙子、難民還是恐怖分子?一位人權組織的年輕女律師,一位英國銀行家,一位德國間諜以及美國反恐部門紛紛卷入其中。
《最高通緝犯》完全沒有按照正邪對立的模式敘述這場充滿懸疑色彩的反恐暗戰(zhàn),而是著力于描述每一個組織內部人員隱藏的心思。女記者原本是幫助神秘男子的人,但最終成為了他的監(jiān)視者;銀行家的父親與神秘男子的父親曾是生死之交,但他們的兒子卻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對立者;美國和德國情報部門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合作和時時刻刻的猜忌;他們口中都有著宏偉的反恐目標,卻都在各自心中算計著個人利益和前途的得失。不可否認,電影中的一些人物設定有少許缺陷,比如那個靚麗的女律師,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反叛的富二代,她的“圣母人格”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真實。她與那名神秘男子之間若隱若現(xiàn)的感情線也有些缺乏鋪墊,另外,描述那個銀行家思想上轉變的原因時,也應該更多地闡述一些他所面臨的壓力。最終,他們選擇為特工服務并非出于國家安全的考量,而是面臨某種個人利益的要挾。
這部影片根本無意塑造英雄,即使像霍夫曼出演的男主角,多少算個有正義感的英雄,他有擔當,有遠見,也還保有著未徹底冷卻的人性溫度,但即使如此,也還是個殘破的英雄。他的存在,與其說是讓人們看到反恐情報戰(zhàn)中堅韌的戰(zhàn)士,不如說是把那些光鮮演講組成的面子撕破,給你展露了那些不堪的里子。
任何事物都不是由黑白分明、正邪對立的模式存在的,即使看似無比正義的反恐戰(zhàn)爭也是如此。政客們激昂的演講背后,真正做事的情報人員也都是凡體肉身,也都是為了一份工作、各自的前途努力,只不過這份工作確實攪拌著一點點良知、更多的責任感甚至還有某種必備的冷血。有時,這些人根本不關心真相,只在乎完成任務,邀功領賞。當我們奔向正義的目標,卻必須走過骯臟的道路,這種選擇何去何從?這是影片傳遞出的況味。
客觀地講,電影的前半段有些拖沓,但這個漫長的鋪墊卻給出了一個精彩的結尾?;舴蚵椦莸牡聡毓ぴ疽詾檎f服了美國同行。但最終卻發(fā)現(xiàn),那只是美國人的策略和權宜之計。一切承諾都是欺騙。這個可以掌握他人生死的特工,也只能在街道上大罵。那個瞬間,吹亂的頭發(fā),下垂的肩膀,失焦的眼神,這哪里是人們想象中的特工,那就是個失意的中年男人。這是一個所有人欺騙所有人的故事,一個為了所謂的正義而偉大的目標,而把過程變得骯臟的故事。不再有凌厲的對打,沒有酷炫的高科技手段,只有凡人之間無法看穿的眼神。這是真正的特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