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德,邱志迪
(兵團第二師二十五團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 奎屯 841400)
供試作物為甜椒“美研一號”;供試改良劑為土壤改良劑施地佳和康地寶。
本試驗設在二十五團一連2支1斗2農,面積8.4 hm2。前茬作物為甜菜,粘性土壤,pH值為8.7。
試驗共設3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0.67 hm2。各處理分別為:(1)滴施土壤改良劑施地佳;(2)滴施康地寶;(3)清水對照。
各試驗處理分別于5月1日和5月8日滴施施地佳和康地寶10 kg/667 m2。于第1次施藥后5 d調查土壤全鹽和pH值;另外,調查辣椒出苗率、生育進程、生長情況及產量。
試驗辣椒于2月15日育苗,4月28日移栽,5月1日滴緩苗水,5月8日滴2水。其余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
表1 不同處理土壤總鹽含量及pH值變化
從表1可以看出,第1次施藥后5 d對土壤pH值進行測定,處理1土壤pH值較對照減少0.2;處理2土壤pH值較對照減少0.6。
表2 辣椒生育期調查 日/月
表3 保苗率調查
從表2可以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現(xiàn)蕾期、開花期和坐果期均比對照處理提前。
從表3可以看出,處理2保苗率最高,為99.2%,對照處理保苗率最低,為95.2%。
從表4可以看出,處理1和處理2單株果數(shù)分別比對照處理高2個和5個,單果干重比對照處理高0.5 g和0.9 g,處理1和處理2單產比對照增產6.67%和22.22%。
表4 辣椒產量調查
從表5可以看出,通過效益對比,處理1和處理2分別較對照處理新增效益3950元/hm2和15410元/hm2。
表5 成本及效益分析
在本試驗條件下,施地佳和康地寶均能促進辣椒的生長發(fā)育,降低耕作層土壤鹽分,提高出苗率,可使辣椒增產5%~20%。
[1]官勤,楊永國,鐘德明.鹽堿改良劑康地寶在辣椒田試驗效果[J].農村科技,200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