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詩溫故

      2014-05-26 19:18:30顧農(nóng)
      書屋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山濤曹植曹操

      顧農(nóng)

      曹操《苦寒行》

      曹操的詩全是樂府,樂府詩的傳統(tǒng)是“緣事而發(fā)”,一向以敘事見長,曹操遵用這樣的傳統(tǒng),例如他那著名的《薤露行》、《蒿里行》寫漢末動亂的由來和發(fā)展,即都以敘事為主,實事求是,非常具體,曾被稱為“漢末實錄”;而曹操詩的特異之處在于,他善于在這樣的“詩史”式作品融入抒情的成分,實行了詩歌中兩大傳統(tǒng)的結(jié)合,而且非常自然,絕不生硬,為后來者提供了榜樣。

      《薤露行》、《蒿里行》等詩在敘事之馀抒寫他的憫時悼亂之情,洋溢著深沉的憂患意識和當(dāng)仁不讓的歷史責(zé)任感,其思想和藝術(shù)的成就為一般建安詩歌所不及。后來的政治家和富于政治熱情的文人寫起國家大事來,大抵多走這一條路徑。

      但曹操還能更進一步,有時竟敢于暴露自己的弱點和內(nèi)心的矛盾。例如作于建安二十年(215)征張魯之役時的游仙式詩篇《秋胡行》二首,當(dāng)寫到自己用兵不利時,坦然自陳“意中迷煩”,最后才用“戚戚何所念,歡笑意所之。壯盛智慧,殊不再來。愛時進趣,將以惠誰?汎汎放逸,亦同何為?”這樣的精神正能量把曾經(jīng)有過的消極面克服掉。這種敢于解剖自己、充滿精神深度的詩歷來不多見,在高端人物那里更極其罕見。曹操很懂思想和藝術(shù)的辯證法,很少一味唱高調(diào),他不僅是成功的政治家,也是了不起的詩人。

      這種辯證法也表現(xiàn)在曹操描寫其在征戰(zhàn)過程的其他詩篇中,在這里他也并不諱言遭受的挫折和內(nèi)心的矛盾。建安十一年(206)出征降而復(fù)叛的并州刺史高干時所作《苦寒行》就是突出的一例。此詩重點描寫軍行之苦,其中特別提起想回故鄉(xiāng)這樣一層意思: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fēng)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yuǎn)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yuǎn),人馬同時饑。

      擔(dān)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詩經(jīng)·豳風(fēng)·東山》是寫追隨周公征戰(zhàn)三年的士兵在回鄉(xiāng)途中思念家鄉(xiāng)的名篇,民歌那樣立言原是很自然的;而曹操這首詩里則全是難以忍受的艱苦——更像是一個小兵在訴苦。

      作為最高統(tǒng)帥的曹操竟然寫這樣的詩很有點出人意外,以致曾經(jīng)遭到很大的誤解,如清朝詩論家吳淇說:“此詩極寫苦寒,原是收拾軍士之心,卻把自己平生心事寫出。首云‘北上太行,冒險而行,實喻其初念,未嘗不思建功于漢室?!芰`云云,喻當(dāng)時外有群雄,內(nèi)有諸臣,以致事不克濟。于是乃思退步,如周公之歸東山也。然周公當(dāng)周室之初,故一東山可歸,今日當(dāng)漢室之末,寧有東山可歸耶?嗚呼,當(dāng)此徘徊中道,欲求一夕之棲泊而莫能,況乃如《東山》之詩云云哉?此所以喟然而悲?!贝苏f求之過深,離開了《苦寒行》文本的實際,顯然不足取。

      事實上征高干一役時當(dāng)隆冬,道路艱險,曹操和他的部下吃苦不少;曹操體察下情,寫詩為他們訴苦,乃是表達了一種“憫勞恤下之意”。他的意思是說,這一次大家辛苦了,我與你們同在;想回老家的意思完全能夠理解,我也未嘗不這樣想——他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是:盡管如此,這一仗還得打到底!范大士《歷代詩發(fā)》卷二說:“魏武善用兵,今觀其言,與士卒同甘苦如此,魏安得而不昌乎!”看來此詩表達了一種特別的心理深度,即揣度士兵的心理并表示認(rèn)同——“思欲一東歸”,我和你們是一樣的啊。因憫勞恤下而不惜暴露自己的動搖和矛盾——他就用這樣的方式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曹操絕不是那種一味唱高調(diào)的領(lǐng)導(dǎo)人,他善于體察人心,而這正表明他不僅善于用兵,很會做思想工作,而且也很會寫詩,具有絕大的本領(lǐng)。

      曹丕《折楊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

      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輕舉乘浮云,倐忽萬里行。流覽觀四海,茫茫非所識。

      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王喬假虛名,赤松垂空言。

      達人識真?zhèn)危薹蚝猛齻?。追念往古事,憒憒千萬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觀。

      上面這首曹丕的《折楊柳行》詩,前面講仙人的奇跡,以及服用了仙藥即可生出羽翼,輕舉飛升,乘云遠(yuǎn)游,看到茫茫四海;而后則指出仙人全是假的,方仙道那一套奇談陷于“迂怪”,完全不可信,自己只信仰“圣道”即儒家學(xué)說。

      在曹丕生活的年代,方士非?;钴S,關(guān)于仙人的奇跡到處傳播,相信的人很多;而曹操和他的兒子們則是不相信的。《文選》卷二十四曹植《贈白馬王彪》李善注引曹操《善哉行》詩云:“痛哉世人,見欺神仙。”曹丕也在《典論》里明確指出:“夫生之必死,死之必敗,天地所不能變,圣賢所不能免?!狈庯w升、長生不死,全是胡說。

      曹操本人延攬過大批方士,據(jù)曹植在《辨道論》中所說,這是因為方士們各有異術(shù),“若遭秦始皇、漢武帝,則復(fù)為徐福、欒大之徒也”,曹操將他們集中起來是因為“誠恐此人之徒接奸詭以欺眾,行妖惡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豈復(fù)欲觀神仙于瀛州,求安期于邊海,釋金輅而顧云輿,棄文驥而羨飛龍哉?自家王與太子及余兄弟,咸以為調(diào)笑,不信之矣”。他又說,這些方士因為知道操的態(tài)度,所以“終不敢進虛誕之言,出非常之語”云。曹操很希望長壽,注意學(xué)習(xí)方士們所掌握的某些養(yǎng)生竅門,他在《步出夏門行·龜雖壽》中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背上刹凰朗遣豢赡艿模瑺幦』畹瞄L一些是可能的,這就得講究“養(yǎng)怡”,他在這一方面向方士們學(xué)到不少東西。曹丕的態(tài)度大抵也是如此,他寫《折楊柳行》詩正是寫來“調(diào)笑”的,其詩先讓迷信者自吹其信仰,然后再痛加駁斥。

      在同一首中安排對唱是很古老的辦法,遠(yuǎn)一點的例子如《詩經(jīng)·鄭風(fēng)·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yuǎn)。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贝嗽姰?dāng)為男女對歌。前一章是男子之詞,他說你家在東門外廣場附近生著茜草的地方,那房子雖然并不遠(yuǎn),可是人卻遠(yuǎn)得很?。『笠徽屡踊卮鹫f,我知道你家在東門外栗子樹底下,我哪里不想念你?是你不來找我??!帶有對歌性質(zhì)的《楚辭·九歌》之《湘君》、《湘夫人》很可能本是一首,后來才分作兩首。近一點則如《古詩十九首》其六:endprint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這里前四句為居者的女性之詞,后四句則是行者的男子之詞,兩者用對唱的格局互相呼應(yīng),后來南朝民歌中更有許多贈答之作?,F(xiàn)在少數(shù)民族的青年男女仍然講究對歌——把贈答的兩首連起來寫,就成為《涉江采芙蓉》和《折楊柳行》的樣子了。

      傅咸《贈何劭王濟詩》

      傅咸(字長虞,239~294)在西晉不算什么重要的詩人,而作品又亡佚已甚,現(xiàn)在只能看到不多幾首贈答詩。

      比較重要的是一首《贈何劭王濟詩》,曾被錄入《文選》(卷二十五)。詩序云:“朗陵公何敬祖,咸之從內(nèi)兄,國子祭酒王武子,咸從姑之外孫也,并以明德見重于世,咸親之重之,情猶同生,義則師友。何公既登侍中,武子俄而亦作,二賢相得甚歡。咸亦慶之。然自限闇劣,雖原其繾綣,而從之末由,歷試無效,且有家艱,賦詩申懷以貽之。”原來傅咸同何劭、王濟兩位高官都有不算遠(yuǎn)的親戚關(guān)系。按何劭(字敬祖,236~302)是西晉開國重臣何曾之子,地位一向很高,《晉書》本傳記載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帝為王太子,以劭為中庶子。及即位,轉(zhuǎn)散騎常侍,甚見親待。劭雅有姿望,遠(yuǎn)客朝見,必以劭侍直。每諸方貢獻,帝輒賜之……遷侍中、尚書”。他身份特殊,地位之高自是傅咸無可比擬的。王濟(字武子)出于太原王氏,祖父王昶、父親王渾都當(dāng)?shù)饺患壍母吖?,他本人“尚常山公主。年二十,起家拜中書郎,以母憂去官。起為驍騎將軍,累遷侍中”,也是背景硬,升遷快。傅咸寫這首詩贈他們的時候,兩位同時在門下省擔(dān)任侍中。詩中頗多弦外之音,無非是要巴結(jié)這兩位圍繞在皇帝身邊的要人,詩云:

      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

      赫赫大晉朝,明明闢皇闈。

      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

      雙鸞游蘭渚,二離揚清暉。

      攜手升玉階,并坐侍丹帷。

      金珰綴惠文,煌煌發(fā)令姿。

      斯榮世所欽,繾綣情所希。

      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臨川靡芳餌,何為空守坻。

      槁葉待風(fēng)飄,逝將與君違。

      違君能無戀?尸素當(dāng)言歸。

      歸身蓬蓽廬,樂道以忘饑。

      進則無云補,退則恤其私。

      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

      傅咸對于兩位親戚“并坐侍丹帷”羨慕仰望之至,又說自己行將“歸身蓬蓽廬”,與對方的差距將更遠(yuǎn);最后幾句一方面表示謙虛,同時也頗有希望對方關(guān)照的意思。這是一首拉關(guān)系的詩。魏晉時代門閥逐漸形成,高門之間互相通婚,形成復(fù)雜的關(guān)系網(wǎng),枝葉交通,盤根錯節(jié),組成了所謂上流社會,他們之間有許多共同的語言,攀高枝,拉關(guān)系自然在所不能免,只不過往往比較風(fēng)雅,不那么迫不及待罷了。

      司馬彪《贈山濤》

      人們愿意結(jié)識地位比較高的人,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乃是人之常情;水往低處流,人向高處走啊。至于為了謀取出路,有時須作自我推薦,更是古今中外都要做的事情。只要不做假材料亂吹牛,或行賄營私,就不存在道德問題。這一類事情古已有之,只是具體操作有所不同。晉朝人的風(fēng)雅之處在于,他們喜歡用詩歌來高攀要人或自我推薦,頗有名篇?!段倪x》卷二十四贈答類下有司馬彪的《贈山濤》,就是一首典型的干謁求官詩,而措辭非常之風(fēng)雅并且自信:

      苕苕梧桐樹,寄生於南岳。

      上凌青云霓,下臨千仞谷。

      處身孤且危,於何讬余足?

      昔也植朝陽,傾枝俟鸞鷟。

      今者絕世用,倥傯見迫束。

      班匠不我顧,牙曠不我錄。

      焉得成琴瑟,何由揚妙曲?

      冉冉三光馳,逝者一何速!

      中夜不能寐,撫劍起躑躅。

      感彼孔圣嘆,哀此年命促。

      卞和潛幽冥,誰能證奇璞?

      冀愿神龍來,揚光以見燭!

      詩中自比挺拔高雅的梧桐樹——這是可以棲息鸞鳳的高貴樹種,其材質(zhì)往往用來制造高級樂器,可恨無人問津,不為世用,流年似水,恐將老去。

      詩人自稱“昔也植朝陽,傾枝俟鸞鷟”并非吹牛,他的出身確實非常高貴,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進之孫,晉王朝建立后其父司馬睦先后被封為中山王、丹水縣侯、高陽王,作為家中的長子,司馬彪繼承王位是早晚的事情;可是很不幸,司馬彪青年時代“好色薄行”,司馬睦很不高興,將他出繼為司馬懿幼弟司馬敏之后,“故不得為嗣,雖名出繼,實廢之也”。司馬睦不僅地位相當(dāng)高,而且活得比較長,只要他活著一天,司馬彪就不容易憑借家族的背景實現(xiàn)咸魚翻身。

      經(jīng)過一番打擊之后,司馬彪改邪歸正,刻苦讀書,頗有著述,注《莊子》,作《九州春秋》,又作《續(xù)漢書》八十篇,其中“志”這一部分到蕭梁時被補入范曄《后漢書》,流傳至今。他還訂正了譙周《古史考》中的一百二十二事,多據(jù)汲冢新近出土的《竹書紀(jì)年》,表現(xiàn)了不俗的學(xué)術(shù)眼光,惜已失傳。

      除了發(fā)奮著書以外,他還得爭取出仕,于是向主管官員任免的吏部尚書山濤送出此詩,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提攜。山濤對此舉的反應(yīng)現(xiàn)在看不到具體的材料,但司馬彪的命運確有變化,《文選·贈山濤》題下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云:“司馬彪……初拜騎都尉,太始中為秘書郎,轉(zhuǎn)丞,后拜散騎侍郎?!逼渲袘?yīng)有山濤在起作用。

      山濤長期擔(dān)任吏部的主官,其后官職一再升遷,而始終負(fù)責(zé)吏部,主典選,《晉書》本傳說:“每一官缺,輒啟擬數(shù)人,詔旨有所向,然后顯奏,隨帝意所欲為先。”深得晉武帝信任。本傳又說,山濤“前后選舉,周遍內(nèi)外,而并得其才”??梢娝诔浞肿鹬鼗实壑家獾那疤嵯?,也確實會用人才。像司馬彪這樣過而能改確有真才實學(xué)的青年才俊,擔(dān)任秘書郎一類的官員是合適的。

      陶淵明《擬古》詩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endprint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dāng)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fù)。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fù)何有。

      此是陶淵明《擬古》九首中的第一首?!稊M古》并非組織嚴(yán)密的組詩,各首之間沒有什么邏輯上的密切聯(lián)系,排列的順序也未見有何深意。這正如他的《飲酒》,據(jù)詩序所說,這里的二十首“辭無詮次”,順序也是很隨意的。陶淵明一向灑脫無拘束。

      這首詩的主題在于感嘆道德低落,人心不古。過去,如果外出一趟,分手時與老朋友約好不久再見,此后總會念念不忘,途中碰到新朋友,亦復(fù)真誠相待;等到回到原處,才知道老朋友已經(jīng)不在了,遂覺得自己有負(fù)于彼。詩的開頭以蘭、柳起興,很像《古詩十九首》的寫法。曾經(jīng)的“榮榮”之蘭、“密密”之柳現(xiàn)在已經(jīng)枯萎衰敗,暗喻先前的友人(亦即第三句中的“君”)業(yè)已下世。人生易老,多見親友凋謝,這是老年人常常會提到的話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少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當(dāng)面說得激昂慷慨,天花亂墜,好像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玩命相助,可是分手以后就什么感情也沒有了。老年人容易產(chǎn)生這種感嘆。

      朋友是老的好。小時候一起玩的伙伴,青少年時代的同窗,即使幾十年不聯(lián)系,偶一見面,感情如舊。新結(jié)識的朋友就不大可能這樣了。小時候大家都天真無邪,只有所謂“赤子之心”而無“機心”;以后認(rèn)識的人越來越多,有各色各樣的關(guān)系,難免會有些社交場中的客套或名利場上的計算,不容易有早年那樣的真摯了。

      前人解說此詩,頗有喜歡往政治上拉的,特別熱衷于聯(lián)系晉、宋易代來立論,例如說詩中的“君”指晉王朝的國君;又有人大發(fā)議論說:“淵明初辭義熙之辟,亦謂時未可以仕耳,豈圖大命遽傾,終古永訣哉。如謂未受國恩,無庸繾綣,則彼中道傾蓋,遽許心交者,夫豈無人。而乃坐視枯衰,徒呼負(fù)負(fù),國士之酬知安在?忠厚之投報皆虛。”凡此種種,皆推想過遠(yuǎn),恐為陶淵明想像所不及。

      最近看到一種新說,認(rèn)為《擬古》九首都是陶淵明用曹植的口吻、眼光與心態(tài)來敘述曹植的生活和思想;其一這首詩表現(xiàn)了曹氏外戚卞蘭的悲劇,表達了曹植對卞蘭的深厚同情,也表現(xiàn)了他與楊修的深厚交誼和他的深切哀思,從而深刻地揭露了漢魏時代的政治罪惡。此說頗新穎可喜,但卞蘭死于曹植(192~232)身后,《三國志·魏書·卞后傳》附卞蘭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后蘭苦酒消渴,時帝信巫女用水方,使人持水賜蘭,蘭不肯飲。詔問其意,蘭言:‘治病自當(dāng)以方藥,何信于此?帝為變色,而蘭終不服。后渴稍甚,以至于亡。故時人見蘭好直言,謂帝面折之而蘭自殺,其實不然?!睋?jù)《三國志·魏書·明帝紀(jì)》,明帝迷信巫女的用水方,事在青龍三年(235),然則卞蘭不管是?。ā跋省奔刺悄虿。┧肋€是被迫自殺,均非曹植所可知——這首詩如何可能是表達曹植對卞蘭悲劇的同情呢?

      中古時代許多優(yōu)秀的抒情詩往往抒發(fā)普泛的人生經(jīng)驗通感,而非以特殊事件為謎底的謎面,它們能打動后代讀者的原因即在于此。讀陶詩似最宜向平常處著想。endprint

      猜你喜歡
      山濤曹植曹操
      寫給曹植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0
      嵇康 山濤 絕交于江湖,相知于內(nèi)心
      1800年后讀懂曹操
      曹操: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論曹植對于形式美的追求
      “竹林”大哥山濤的為官之道
      論曹植與《古詩十九首》無關(guān)
      四歲讓梨的孔融,為何被曹操殺了
      海峽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 15:10:28
      曹植七步成詩
      “竹林大哥”山濤的為官之道
      丹江口市| 安陆市| 吴堡县| 新沂市| 息烽县| 泸西县| 垦利县| 阳江市| 彭泽县| 扶沟县| 静宁县| 德钦县| 龙里县| 青河县| 象山县| 丹江口市| 会东县| 道真| 澄迈县| 兴仁县| 凤台县| 达孜县| 土默特左旗| 康平县| 滦平县| 台湾省| 尖扎县| 辽阳市| 贵州省| 满洲里市| 勐海县| 洛扎县| 隆安县| 罗城| 保山市| 翼城县| 安阳县| 辽中县| 电白县| 错那县|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