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加拿大女作家艾麗絲?門羅于2013年10月10日將諾貝爾文學獎收入囊中,村上春樹們又止步于終局。國內出版界爭奪門羅作品的出版權的角力頓起,但早干嗎去了?
大多數(shù)國人都不知道艾麗絲?門羅。其實門羅與中國早有淵源。1972—1982年間,門羅在澳大利亞、中國和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游歷。在1981年的中外作家交流會上,門羅對時任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的王蒙印象頗深,但如今王蒙對當年五十歲的門羅已印象全無。在中國內地,她短篇小說的中譯本也僅有《逃離》一本。除此之外,《世界文學》雜志上曾發(fā)表過她的幾篇小說、零星的書評和一些訪談?!蹲g林》雜志亦見其零星譯作發(fā)表。加拿大女作家中,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中國的名聲更大,其小說經(jīng)常被譯成中文。
門羅慣于從女性角度講述日常生活,故事場景多半與其生活過的小鎮(zhèn)類似,主人公多為女性,從小女孩到女青年再到中老年婦女不一而足。故事常反映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對生活或職業(yè)的定位、愛情、女性之間的親情、友情等主題。據(jù)門羅自述,她母親和她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前者,是她故事主要的來源,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所見所聞也是她的寫作素材。后來,祖先的歷史也被納入視野,也基本只關注女性。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之舞》共收錄14篇故事,12篇均以女性第一人稱來講述。而她最近于2012年發(fā)表的小說集《親愛的生活》中,除了末尾那四篇自傳體回憶錄外,其余十篇故事中,三篇以女性第一人稱講述,兩篇是男性第一人稱敘述,其余五篇均以第三人稱講述,仍以關注女主人公為主。雖然廣泛涉及女性題材,但門羅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女權主義作家”。
門羅是英語市場上的暢銷書作家。猶太女作家辛西婭?奧奇克稱其為“當代契訶夫”,很多歐美媒體更是譽其為“當代最偉大小說家”。她獲得過三十多個重要的文學獎項,其中兩次加拿大總督獎(相當于美國的普利策文學獎),兩次加拿大吉勒文學獎,一次布克文學獎和一次布克國際文學獎,三次英聯(lián)邦作家獎,兩次歐?亨利文學獎等。她的小說常在美國的《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媒體上發(fā)表。從1968年發(fā)軔之作《快樂影子之舞》,到2012年述為封筆之作的《親愛的生活》,她在美國出版了14本小說集。她的小說《熊從山那邊來》還被改編成電影《遠離她》,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不過,描寫女性題材的作家不知凡幾,門羅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
首先,門羅小說通常以普通生活場景開場,小切口,讀下來卻別有洞天,其小說長于細節(jié)和女性心理刻畫,展現(xiàn)出女性對事物細致的觀察和精準的領悟,見微知著,讓人折服。
早期作品《辦公室》這個故事脫胎于門羅本人經(jīng)歷?!拔摇弊庀乱婚g辦公室以用于寫作,房東意欲發(fā)展高于租賃關系的親近關系而最終被“我”拒絕。房東套近乎的歷次舉動、他遭“我”排斥后持續(xù)發(fā)酵的反應,“我”的心態(tài)歷程,都令人閱后難忘,蘇童曾盛贊該故事:“《辦公室》記敘了一個家庭婦女租用一間辦公室寫作的故事,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幾天交往,如此日?;臄⑹鍪侄危瑓s像外科醫(yī)生一樣精準地翻開那些褶皺,讓我們看見了別人或者我們自己深藏的污垢?!?/p>
《阿芒德森》則講述了“我”涉世未深,出于好奇而陷入對自私的醫(yī)生艾利斯特的愛戀,最終又被其拋棄的故事。故事中對“我”的多處心理刻畫細膩而真切。受邀在醫(yī)生家吃完晚飯后,“我”擦拭他洗好的餐具,他為“我”系上圍裙后,“把他的一只手按在我的上背部,手的力度很厚實,手指張開——或許他一直都在職業(yè)性地仔細觀察著我的身體。當晚睡覺時我仍能感受到那股力道,我感受到那力道從他的小拇指一直綿延到大拇指。我很享受那一刻。”行將登記結婚,醫(yī)生卻突然變卦,也不解釋,當天就送“我”乘火車返回多倫多。去車站歸途中,“每次轉彎都從我殘存的生命里又奪去了一些東西”。在等車的一個小時里,“我”還在幻想著他能回心轉意:“就算現(xiàn)在我跳下列車還來得及,跳下,得到自由,穿越車站,奔向他可能剛停好車的那條街道,而他可能正跑上臺階,心里想還來得及,祈禱著還來得及。我奔向他,一切還來得及?!痹偃纭栋⒚⒌律分羞@段:“四下里只有寂靜,空氣冷得像冰塊。白皮上帶著黑痕的白樺看上去脆弱易碎,蓬亂的小常綠灌木蜷曲如睡意沉沉的熊。結冰的湖面并不平坦,在岸邊堆積成垛,仿佛波浪在下落時被凍住了。湖對面是一幢建筑的一排排窗戶,沉穩(wěn)而警覺,那房子兩邊的門廊都裝了玻璃。在云層的穹頂下,一切都那么嚴峻,北方氣息濃郁,黑白交錯。但近看時白樺樹皮并不是白色的,灰中帶黃、灰中帶藍,或者是灰色的。如此靜謐,如此廣闊,讓人沉醉?!边@段北方景物的描寫使人身臨其境,并傳達出強烈的主觀印象。她小說里的一些歷史性細節(jié)能讓人發(fā)出會心的微笑。試看《離開馬弗利》的開篇:“在過去,每個鎮(zhèn)子都有個電影院,馬弗利鎮(zhèn)也不例外。鎮(zhèn)上的電影院叫作首都電影院,那會兒都時興那樣起名?!?/p>
其次,門羅的小說語言洗練,字面看似淺易,其實含而不露,內蘊豐厚。有評論認為她的行文有些類似海明威,敘述者并不顯示立場,不直接刻畫人物性格或其他所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由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自行去表現(xiàn),需要讀者的理解參與。比如《海濱之旅》描寫那個未婚女兒的這段。“她有整整一行李箱的繡花枕套、毛巾和銀器。她買了一套盤子和一套銅底鍋,也放在行李箱里;她和那個老婦人還有梅繼續(xù)用著那些邊緣殘破的瓷盤,那些被她們在爐子上磕得不像樣的鍋子還一直在用。”再比如《快樂影子之舞》中對智障學生們的校服的描寫:“男孩們身穿白襯衫和灰色短外褲。女孩們穿著飾有紅色紐扣和腰帶的灰綠色棉布連衣裙。”(男生的灰白搭配看著就不精神,而女生校服上的那點紅色難掩管理機構選用灰綠色校服的沉悶乏味。)《沃克兄弟公司推銷員》中,經(jīng)濟蕭條時期,父親帶著“我”和弟弟去推銷產品時無意中造訪了多年未見的諾拉家。諾拉仍未婚,兩人相見甚歡。諾拉教“我”跳舞后又邀請父親跳舞,爸爸婉拒后告辭,“我們今天耽誤你太長時間了。”“‘時間,諾拉痛苦地說,‘你還會再來嗎?”(從諾拉惜別的神情和爸爸歸途中的舉動讀者已能推斷出諾拉和爸爸曾為情侶。)這種言簡義豐的表達方式其實是門羅一貫追求的結果。有時出于詞義考慮僅為一詞之變門羅也要寫出幾個不同的故事版本進行篩選,極為不易。
門羅的小說還經(jīng)常使用了自由直接引用、自由間接引用、意識流等敘述手段,在增加了語義密度的同時使表述更簡潔和緊湊。比如《湖泊在望》里:“后來是一天后醫(yī)生的助手來電說,新處方已經(jīng)開好,還給南茜女士預約了一位專家,來檢查一下她的神智。不是神智問題,是記憶力的問題。那就不管它了,這位專家專門診治老年病人。對啊,那些發(fā)了呆的老年病人。打來電話的女孩笑了起來,最后,有個人也笑了起來。”這段對話里沒用第三人稱陳述的幾句話就使用了自由直接引用。
嘲諷和幽默的語言往往也給門羅小說增色不少。《辦公室》中的一些描寫堪與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相媲美。在《到達日本》中,彼得在站臺與妻子格蕾塔和女兒凱蒂含笑告別,“他對妻子的笑似乎充滿了樂觀和信任。那是帶著某種決絕的樂觀和信任,無法輕易用言語表達”,而此前格蕾塔同哈里斯的戀情及此后格蕾塔跟格雷格的出軌莫不對格蕾塔的不忠構成了嘲諷。在途中和到站時格蕾塔與格雷格和哈里斯的關系全被凱蒂識破。這又是對格蕾塔的嘲諷?!栋⒚⒌律分?,“當然,每個人都察覺出了點什么。年老的護士們對我熱情了起來,甚至梅群(醫(yī)生的助手)也擠出了一個微笑給我?!液髞聿琶靼走@些老年人是在觀察我們的戀情的走向,一旦艾利斯特拋棄我,她們就會選擇自認為公正的立場?!薄拔摇睂@幫老年護士們的世故的諷刺一讀便知。
再次,她的作品布局巧妙,結構靈活。在門羅看來,看待文學作品就如同從一所房子的不同房間不停轉換視角看風景一樣。其作品很少以順序敘述,時空常騰挪不定。情節(jié)雖不以扣人心弦取勝,但向來可圈可點,不乏出人意表之處。
以《離開馬弗利》為例。馬弗利小鎮(zhèn)電影院雇來女孩利亞賣票,每周六晚她都需要警官瑞護送回家。為克服她的羞澀,瑞會竭力想些話題讓她開口說說話,一直到有一天利亞主動問起“情節(jié)”這個電影術語后,他們的交談才順暢起來,利亞的求知欲和領悟力很強。臨近圣誕節(jié),利亞失蹤了,接警后瑞去她父親工作地點和她家調查,慢慢了解到她家境的貧寒和其父親的強勢。利亞對瑞從未提過她還在為當?shù)啬翈熂异僖路?。大雪封路,利亞還沒找到,鎮(zhèn)上通知雪后注意發(fā)現(xiàn)她的凍尸。雪停后一天,利亞來信稱已與當?shù)啬翈熤釉谕獾亟Y婚,兩人或起于一面之緣。利亞的隱瞞令瑞略感不快。此前瑞的妻子伊薩貝爾心包炎已遷延多年。幾年后瑞在街上遇到在夫家住的利亞,短暫地聊了幾句。此后瑞再沒遇到過利亞。伊薩貝爾病重去市里住院,每況愈下,為陪護妻子,瑞回家辭職賣房籌錢,聽聞新任牧師與利亞有染并準備離婚。瑞回到醫(yī)院并謀到清潔工一職,再次偶遇已離婚的利亞,利亞哭訴牧師始亂終棄。她現(xiàn)在似乎并沒有固定住處,言語間試探瑞可否接納她,瑞加以婉拒。兩人談話當口,伊薩貝爾離世,故事到此結束。沒有驚心動魄,時而會有 “包袱”被抖開或轉折,無法預測走向,讀完之后你會掩卷沉思。這主要是個女性試圖打破貧寒生活造成的隔絕的故事。故事的原貌其實是這樣的:利亞生來秀麗,自尊心強,對貧寒家境諱莫如深,對與其家庭格格不入的外界十分向往。她被牧師的兒子看上后就私奔離開家庭。她婚后生活并不美滿,受到年輕牧師的誘惑。雖然她被牧師拋棄,但她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仍在。另一條線,當年已婚的伊薩貝爾與瑞相戀,不惜離婚走到一起,怎奈天不作美,瑞的多年堅守無力回天。兩條線如果都從當年講起且沒有交集,必將喪失時間縱深、語言簡潔度和內涵而不復為一篇佳作了。
門羅會在不少故事中為主人公設計出突然的決定或沖動,使其平淡的既定生活發(fā)生戲劇性的變化,而且她們中不少人最終將付出極大的代價。想來也是,小說情節(jié)如果平穩(wěn)如流水賬,沒有一點戲劇性的轉折,能產生多少閱讀快感呢?不少故事里,為了擺脫多年來家庭生活或社會習俗的束縛和壓抑感,女主人公會不顧一切做出某些出格的舉動,比如婚外戀或婚外性行為?!兜竭_日本》中的格蕾塔之所以戀上哈里斯,又和格雷格出軌,同他們與她的丈夫彼得的反差脫不了干系。格蕾塔平日里謹慎地履行著妻子和媽媽的角色,彼得同她缺乏深入的交談和溝通,尤其在她感興趣的話題上。而哈里斯和格雷格能做到這一點,他們能讓她感受到生活中的詩意。她一生大部分時間里都心系詩歌創(chuàng)作,可是當時社會對女詩人并沒有認同感。有少數(shù)讀者及作家認為這種處理太過突兀,但大部分評論家認為生活原本就是如此,還能有什么比愛和性更能讓人出人意料的呢?門羅本人也持這個觀點。門羅在某次訪談中提到,在她與首任丈夫移居溫哥華北部期間,男人們早出晚歸,當?shù)貗D女們自己則會頻繁舉行一些非正式聚會,話題也多限于誰更擅長使用真空吸塵器和洗滌羊毛衣物。婦女們發(fā)表的觀點和所能從事的工作和娛樂都是社會強加于她們的,千篇一律。“她們若想排遣的話,似乎也只能是在聚會上同別人的丈夫們調情取樂而已,似乎讓女人們感到是在真實地跟男人們接觸的只有此刻關于性的這種言談了。因為在別的場合,要么是男人們那種居高臨下的談話,要么基本就沒有交談?!?/p>
門羅小說的結局多是開放式的,敘述者并不會主動為主人公的困境和如何抉擇指出明路。相當多的故事結局是將女性主人公置于不利或悲情的境地,故事隨即就戛然而止或已接近尾聲。你會驀然警覺:日常平淡的生活表面之下原來潛伏著這么多不穩(wěn)定因素和危機。穩(wěn)定、明朗的生活面與不確定、危機四伏生活面的沖突與對比一直存在。這其實是門羅要表達的一種對生活的理解。
門羅的小說雖然篇幅短小,卻照樣能表現(xiàn)中長篇小說的時間跨度和起伏的情節(jié),為短篇小說在文學樣式上的革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說來有趣,門羅本想以短篇小說練手,為日后創(chuàng)作長篇打基礎。但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更適合寫短篇小說。在為《親愛的生活》收集歷史資料時,門羅驚訝地發(fā)現(xiàn),門羅家族幾乎每代人中都出了作家。門羅十二歲時開始寫作,多年來一直認為自己有寫作天賦而且寫作也最適合她自己。莫非冥冥中已有天意?從懵懂少女到耄耋老婦,門羅以細致的觀察、精煉的語句和巧妙的布局一路寫下她所熟悉的生活小品。雖為小品,大存之焉。雖偏居一隅,她卻一直做著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在自芳華,晚年終得諾貝爾文學獎眷顧,一生已無遺憾。
(杜劍雄: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郵編: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