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又在院子里見到那個訂牛奶的男子時,我女兒開心地喊道:“牛奶哥來啦!”
牛奶哥和他的同行不一樣,他既不會把自行車往水池邊一靠,自動變成一尊注定被忽略的雕塑,也不會逢人就毫無技術含量地機械化推銷。當別人推著牛奶車在我們小區(qū)里無目地探索還要接受保安的目光審視時,他已經(jīng)成為大人小孩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牛奶哥比很多住戶都清楚,每一個季節(jié),小區(qū)里哪里的人氣最旺——冬天是中庭的和煦陽光,夏天是南門林蔭走廊的涼爽和風。而在時間上,周一到周五的黃金時段,是幼兒園放學后4點半到6點。此時此地,全是等待晚飯的孩童和他們那既有購買力又容易被說服的爺爺奶奶。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他來了。
他的開場白通常是一個會在空中竄來竄去發(fā)出“啾啾”聲的氣球,小朋友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吸引過來,接著他會繼續(xù)放幾個,以吸引更多追逐氣球的小孩。等達到他滿意的數(shù)量和期待度時,他會說:“小朋友,我是來賣牛奶的,這幾個氣球只是廣告?!逼鸪跻宦牐卑锥鴽]有技術含量。緊接著他會繼續(xù)說:“我現(xiàn)在的錢,只能買得起這里的一個廁所,你們要是買我的牛奶,我賺了錢和你們成為鄰居,這些玩具全送你們玩!”接下來,牛奶哥開始第二波的廣告。他拿出一輛遙控車,把更多的小孩吸引到身邊。更吸引小朋友的是,只要訂奶三個月,遙控車馬上就送給他們。“牛奶能從體格上開發(fā)人的潛能,玩具能從智力上開發(fā)人的潛能。在我這兒,是牛奶和玩具的完美搭配?!边@話引得大家一陣笑聲。立竿見影的效果是,有小童跟爺爺奶奶撒嬌:“買嘛,反正你們都要給我訂牛奶的。”
在家長們猶豫的時候,牛奶哥打出第三波:親情牌。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家兒子也這么大,雖然我們租房住,省吃儉用給他交幼兒園學費,但牛奶補充還是不能少,就是想讓他將來有出息,以后別像我一樣賣牛奶?!边@句話真比很多大片的臺詞都煽情,不知擊中了多少家長心中最柔軟的那一處。反正我是被他打動了荷包。
牛奶哥既沒有芙蓉姐姐那般“撩人”姿態(tài),也沒有鳳姐那樣的“雷人”語錄。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試圖侮辱消費者的智商,也不挑戰(zhàn)我們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