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芠 邢朝暉 黃廣濤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頭頸惡性潰瘍切除帶蒂肌皮瓣整形術,為臨床實踐和理論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選取2006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頭頸惡性潰瘍患者,針對他們采用切除帶蒂肌皮瓣整形術,對他們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治療效果。結果:經(jīng)過治療,30例患者均切除潰瘍病灶,傷口愈合后患者面部恢復良好。轉移皮瓣吻合口甲級愈合26例,4例患者皮瓣邊緣部分缺血壞死,使用常規(guī)藥后愈合。結論:頭頸惡性潰瘍切除帶蒂肌皮瓣整形術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患者愈合較好,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頭頸;惡性;潰瘍;皮瓣;整形;吻合
【中圖分類號】R7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5-0038-01
近些年,在臨床治療中,頭頸腫瘤患者由于早期治療方式不當,在晚期患者頭面和口腔內會形成惡性潰瘍,損害患者身體健康,嚴重影響患者形象,使患者生活質量有所下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在以往的治療中,由于手術切除面積較大,使患者恢復過程漫長且恢復效果不好[1]。本文針對本院收治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實行頭頸惡性潰瘍切除帶蒂肌皮瓣整形術,探討治療療效,現(xiàn)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分析:
選取2006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頭頸惡性潰瘍患者,針對他們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4例。年齡分布在35-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5±23.54)歲。其中頭面部潰瘍患者22例,頸部潰瘍患者6例,口腔潰瘍患者2例。潰瘍面積分布在3×2cm~8×9cm[2]之間。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且給予支持。
1.2 方法:
針對所有患者進行全麻,在手術開始之初,設定所需皮瓣的大小,這個設定值需要參考手術之前對潰瘍面切除范圍的測量結果。在預定的取皮瓣區(qū)取帶蒂肌皮瓣,使肌蒂適當游離。做常規(guī)頸廓清術[3],然后在潰瘍周圍適當位置做切口,將潰瘍使用電刀切除。切除后在切口和皮瓣區(qū)之間做一個皮下隧道,通過隧道將皮瓣轉移到切口處,進行縫合、包扎。在手術之后進行常規(guī)的抗感染治療,半個月左右拆線,如有患者發(fā)生感染情況就進行換藥治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將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 x±S)表示。
2 結果
30例患者完全切除了潰瘍,可以正常進食,傷口愈合后患者面部恢復良好。轉移皮瓣吻合口甲級愈合26例,4例患者皮瓣邊緣部分缺血壞死,使用常規(guī)藥及換藥后愈合。
3 討論
一般情況下,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應該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導致患者沒有接受良好的治療,使病情有發(fā)展的機會,到中晚期時,頭頸癌患者易產(chǎn)生惡性潰瘍。一旦出現(xiàn)此類狀況,常規(guī)的抗感染、換藥治療均無顯著療效,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針對頭面部解剖具有一定特點,手術切除潰瘍后容易產(chǎn)生創(chuàng)傷,進行常規(guī)植皮效果低下,容易使患者面部恢復不好,影響外觀美麗。但是使用帶蒂肌皮瓣整形術,皮瓣成活率很高[4],患者外觀恢復良好,而且治療過程簡單,費用經(jīng)濟實惠,易使患者接受。同時,此類手術抵抗感染能力強,愈合能力強,操作簡單,對設備的要求不是很高,患者反映良好。
綜上所述,頭頸惡性潰瘍切除帶蒂肌皮瓣整形術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患者愈合較好,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生活恢復正常。并且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較低,治愈率較高,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顧莉,徐海江,王黎媛,滕婷婷,張冬. CYP1A1 T6235C 基因多態(tài)性與頭頸惡性腫瘤易感性的 Meta 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3,13(5):311-314.
[2] Zhuo W,Zhang L,Qiu Z,et al. Does cytochrome P450 1A1 MspI polymorphism increas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isk? Evidence from 2013 cases and 2903 controls[J]. Gene,2012,510 ( 1 ) :14-21.
[3] Xia L,Gao J,Liu Y,et al.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CYP1A1 T3801C polymorphism and cervical neoplasia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umour Biol,2013,34( 1) : 223-230.
[4] Cury NM,Russo A,Galbiatti AL,et al. Polymorphisms of the CYP1A1and CYP2E1 gene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isk[J]. Mol Biol Rep,2012,39( 2) : 1055-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