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三軍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討膽源性的急性胰腺炎開展普外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接收治療的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100 例,分析臨床資料,對各型的胰腺炎患者分不同時機開展普外手術治療,分別觀察治療效果。 結果: 輕癥的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經(jīng)過手術治療全部治愈出院;而重癥膽源性梗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手術治療患者中沒有死亡病例,而延期手術的死亡率為 25.0% ;重癥非梗阻型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的手術治療其死亡率為 11.11% ,而延期手術死亡率為 25.0% ;暴發(fā)性膽源性胰腺炎早期、延期手術的死亡率是100.0% 。重癥和爆發(fā)型的患者延期手術病死率明顯的大于早期手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結論:臨床上,膽源性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早期接受手術治療,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普外手術;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中圖分類號】R65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5-0256-01
臨床上,急性胰腺炎是一種較常見疾病,多是因為暴飲暴食或者大量飲酒而造成,而膽源性胰腺炎也占有一定的發(fā)病比例,在我國大多數(shù)的急性胰腺炎就屬于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約占到總發(fā)病率的75%左右[1],所以,膽源性急性胰腺炎需要引起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而臨床上,治療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往往首選手術治療,但是手術的時機選擇對于治療效果至關重要,何時接受手術,臨床上尚沒確切定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合理的選擇手術時機對于預后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就對我院近年來收治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手術時機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接收治療的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100 例,分析臨床資料,對各型的胰腺炎患者分不同時機開展普外手術治療,分別觀察治療效果。其中有男性患者 54例,有女性患者 46 例,患者的年齡在17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45.7±5.5)歲。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存在上腹部疼痛和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的癥狀;經(jīng)過詢問患者病史或著檢查,均具有膽源性疾病。其中,有肝內外膽管結石患者65 例,27例患有膽囊多發(fā)息肉,有19例膽管炎;72 例患者具有程度不同的黃疸,31例患者有腹膜炎的不同程度表現(xiàn);另外,15例患者合并呼吸道疾病,32例糖尿病,9例為多器官的功能衰竭;所有患者經(jīng)過相關的輔助檢查,結果顯示,血尿淀粉酶增高患者 95 例,5例正常, 血鈣濃度61例低于2mmol/L,15例患者甚至低于1.87mmol/L;經(jīng)過超聲和CT檢查確診胰腺腫大、壞死,有的胰腺周圍有積液,有的患者膽囊和肝內外的膽管內有結,有的膽囊多發(fā)息肉炎性改變。輕癥胰腺炎為 Balthazar CT 分級 B 、C級,APACHE II 評分 <8 分; 重癥胰腺炎為 althazar CT 分級D 、 E級,APACHE II 評分 ≥8 分;暴發(fā)性胰腺炎指的是在發(fā)病后 72h 以內就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經(jīng)過診斷本組 100 例患者中,有急性輕癥胰腺炎患者71例,有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27 例、暴發(fā)性胰腺炎 2 例;根據(jù)TBI 是否超過 34umol/L 可分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本組有梗阻型 51例、非梗阻型 4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療措施,包括入院后立即禁食,對胃腸實施減壓嗎,進一步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紊亂情況,做好控制感染工作,抑制胰腺的分泌,利用呼吸機開展輔助呼吸,實施透析和人工肝等措施治療。
然后根據(jù)不同時機進行普外科的手術治療。根據(jù)情況選擇早期與延期手術治療,早期手術指的是患者入院 72h 之內接受手術治療,而延期手術則是在入院72h之后接收手術治療者。手術一般包括切除膽囊術或者是膽囊的造瘺,探查膽總管、T管引流、胃-腸造瘺、切除結腸術以及清除壞死組織等[2]。
1.3 統(tǒng)計方法:用 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x±S) 標準差表示,采用 t 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輕癥的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經(jīng)過手術治療全部治愈出院;而重癥膽源性梗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手術治療患者中沒有死亡病例,而延期手術的死亡率為 25.0% ;重癥非梗阻型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早期的手術治療其死亡率為 11.11% ,而延期手術死亡率為 25.0% ;暴發(fā)性膽源性胰腺炎早期、延期手術的死亡率是100.0% 。重癥和爆發(fā)型的患者延期手術病死率明顯的大于早期手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各型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療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各型膽源性急性胰腺炎不同手術時機治療效果
分型 手術時機 n APACHEII評分 死亡[ ( % ) ]
輕癥胰腺炎 梗阻型 早期手術延期手術 3110 5.625.31 0(0)0(0)
非梗阻型 早期手術延期手術 1812 6.175.79 0(0)0(0)
重癥胰腺炎 梗阻型 早期手術延期手術 64 12.6411.03 0(0)1(25.0)
非梗阻型 早期手術延期手術 98 12.1511.27 1(11.11)2(25.0)〖ZB)W〗
暴發(fā)性胰腺炎 早期手術延期手術 11 15.3415.13 1(100.0)1(100.0)〖ZB)W〗
注:重癥、暴發(fā)性胰腺炎早期手術與延期手術死亡率比較 , 差異顯著。
3 討論
膽源性的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膽管結石或者炎癥引起括約肌的痙攣、水腫等癥狀,進而阻塞膽、胰管共同的通路,導致胰腺炎發(fā)病甚至加重。因此,對膽源性的急性胰腺炎治療關鍵是通過外科手術進行阻塞的解除[3]。不過在手術的時機選擇方面存在著一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處于急性的胰腺炎發(fā)病狀態(tài)時,全身臟器功能嚴重應激反應,早期實施手術風險大,且預后較差,有的為早期手術可以切斷炎癥瀑布鏈,保護臟器功能。通過本研究顯示,對輕癥的膽源性胰腺炎來說,早期或延期手術均沒有死亡病例,但此類患者要早期手術治療。重癥胰腺炎患者,如果短時間不能解除梗阻,會呈進行性加重,因此主張早期手術治療。暴發(fā)性胰腺炎,早期手術是挽救生命唯一方法??傊瑢τ谀懺葱约毙砸认傺谆颊咴谝话阒委煹幕A上,能夠早期手術治療,可以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龍錦,何忠野,葛春林,郭仁宣,郭克建.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微創(chuàng)治療[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7(05) .
[2] 羅丹,雷若慶.重癥急性胰腺炎手術適應證及手術時機選擇[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7(04).
[3] 蒲青凡,任瑞芳,曹高健,蔡宇,金凱.遏制輕型急性胰腺炎向重癥轉化的非手術治療策略[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