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利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對習慣性流產的臨床影響。方法:選取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8例習慣性流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4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護理。比較兩組治療前后SAS及SDS評分變化及孕期變化。結果: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P<0.05),且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心理干預后干預組的治愈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結論:習慣性流產對孕婦的心身健康影響較大,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患者焦慮狀況得到一定的改善,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提高順利分娩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干預;習慣性流產;影響【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4-0062-01
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xù)發(fā)生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者,在醫(yī)學上稱為反復自然流產(簡稱RSA)[1]?;颊咴谕蝗焉锲趦劝l(fā)生胎停育或死胎的現(xiàn)象,屬不育癥范疇。有研究發(fā)現(xiàn)72%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對工作學習、娛樂等失去興趣,100%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負擔[2]。因此,本文探討了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的臨床意義,旨在為臨床提供借鑒和參考,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8例習慣性流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1-37歲,平均(25.3±2.2)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懷孕時間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予以分析比較。
1.2病例選擇條件:連續(xù)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血清封閉抗體陰性;未能杳出任何原因的流產;排除宮頸功能不全、遺傳、解剖、感染、內分泌及自身免疫等疾??;男方身體健康,無傳染病。
1.3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一般性心理治療:宣傳優(yōu)生優(yōu)育知識,消除重男輕女心態(tài),介紹孕婦營養(yǎng)和母乳喂養(yǎng)知識,向她們宣傳臨產的征象和產程的正常生理過程,使她們對待產及分娩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情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以便于在分娩過程中能主動配合助產人員。
1.3.2個別心理指導:根據(jù)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個體化的心理疏導,耐心聽取其傾訴,鼓勵和誘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以樂觀、豁達的胸懷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抗病信心,特別指出焦慮及抑郁對孕婦很不利,易引起產婦在懷孕過程中出現(xiàn)不正確的行動,影響孕期的進展,甚至有損母嬰健康。對患者采取疏導、支持和幫助等措施,減輕乃至消除其負面情緒,以和藹的態(tài)度、嫻熟的技術贏得其信賴,使他們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1.3.3身心放松訓練法:向患者講解放松訓練的作用原理、特點和注意事項,使他們了解懷孕與心理社會因素、認知因素、情緒反應及個性缺陷的密切關系。同時使患者保持心境寧靜,分散注意力,以使之淡化患者角色,給予心理上安慰和支持,緩解其身心壓力。
1.3.4家庭干預:指導家庭對患者給予體貼和關心,提供及時的情感支持、經濟支持和心理支持,從而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
1.4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①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焦慮、抑郁評定。②治愈:正?;蚱蕦m產下正常嬰兒;無效: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形式(x±s ),計數(shù)資料進行t檢驗,組間對比進行 x2檢驗,P<0.05表現(xiàn)差異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SAS及SDS評分變化比較: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P<0.05),且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
表1兩組治療前后SAS及SDS評分變化比較( ,分)組別例數(shù)SAS SDS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64 54.26±11.16 52.88±10.22 53.72±10.97 52.53±10.11干預組 64 54.15±11.26 41.08±8.86 53.68±10.02 40.16±9.162.2兩組孕期變化比較心理干預后干預組的治愈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詳見表2。
表2兩組孕期變化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治愈(例) 無效(例) 治愈率(%)對照組 64 43 21 67.2干預組 64 56 8 87.5P - P<0.05 P<0.05 P<0.053討論
習慣性流產病因復雜,現(xiàn)代醫(yī)學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病因一般為最常見的是遺傳性染色體異常,這種胚胎常發(fā)生自然流產,是一種自然淘汰。但與母親的黃體功能不全、子宮異常、母體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宮腔感染及精神高度緊張等有一定的關系,其中因精神高度緊張而引發(fā)的流產患者較為多見。習慣性流產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負擔有:擔心懷孕過程中自已出現(xiàn)異常而造成再次流產;由于懷孕困難,心理特別緊張,對其來臨感到害怕;分娩知識不了解,不知怎樣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分娩;部分高齡產婦擔心自己年紀大,胎兒出現(xiàn)異常;有些高齡產婦重男輕女,生怕自己生女孩而產生擔憂和抑郁的情緒等。
本研究結果表明,習慣性流產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礙癥狀是很突出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加心理社會支持治療能使習慣性流產患者情緒轉歸.降低放棄治療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分娩率,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采取積極的心理護理是必要的,它有利于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對生育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孕期心理健康水平。綜上所述,習慣性流產對孕婦的心身健康影響較大,對習慣性流產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患者焦慮狀況得到一定的改善,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提高順利分娩率、改善患者生活質蜃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9.
[2]周曉星,孫曉霞,孟茜.人工授精后早孕婦女的心態(tài)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4,19(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