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
直隸永平府北部崇山峻嶺綿亙千里,雄偉的長城從東逶迤向西,在經(jīng)過遷安縣北50里處有一道重要的關隘——“冷口關”。在“冷口關”城外的一塊平地上有兩座并排的墳冢,墳冢前豎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兵勇楷?!彼膫€大字,據(jù)說是康熙皇帝親筆所書。那么,這兩座墳墓中埋葬的是什么人?康熙皇帝又為何親筆為其書寫碑文呢?對此,當?shù)馗?、縣志中并無記載,但在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
“黃老大”被兵勇拉下驢背
“冷口關”地勢十分險要,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歷代兵家都把這里視為防守重地。清康熙年間,“冷口關”設守備營,對關內(nèi)外行人進行盤查,以保護關內(nèi)外的安定。
這年秋末冬初的一天,有兩位商人從北向南走來,老者騎一頭大青驢,年輕人步行緊隨其后。兩個人來到“冷口關”下,被兩名守關兵勇攔住。老者穩(wěn)坐驢背不動,兩名兵勇伸手將老者從驢背上拉了下來。一兵勇說:“你這個老頭兒竟敢不遵軍令,過關不下驢真是大膽!這‘冷口關乃是關城要塞,守備老爺早有明令,凡過關人等一律下車馬接受盤查,難道你不知道嗎?”老者站起身,微微一笑說:“小老兒是外地人,請二位原諒,就請放我們進關吧……”兵勇說:“既是外地人,你要如實說出家鄉(xiāng)住處姓甚名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探親訪友還是做生意,然后還要對你們進行搜查方可放你們進關?!崩险叩溃骸靶±蟽耗司┏侨耸?,姓黃,人稱黃老大,是京城第一家衣帽店掌柜。上年有幾位進京應試的舉子,在我的柜上賒了幾套價值不菲的衣帽,小老兒帶著一名伙計到關外討賬回來,二位就行個方便讓我二人進關吧……”兩個兵勇這才將二人放進關城。
騎驢老者實為康熙爺
進城后,騎驢的老者帶著伙計直奔守備衙門前,老者對守門的兵勇說:“請通稟守備大人,就說他的朋友京中第一家衣帽店黃掌柜求見?!笔貍渎犃吮碌姆A報,心中好生納悶:京城第一家衣帽店的黃掌柜?自己沒有這么個朋友啊……守備思忖一會兒后,便命兵勇請二位商人進來敘話。兩位商人跟隨兵勇進了大廳后,守備一看立刻驚得渾身發(fā)抖,“撲通”一聲跪在老者面前,說道:“萬歲萬萬歲,卑職不知皇爺駕到,未去遠迎,罪該萬死……”原來,那個自稱“黃老大”的老者竟是康熙皇帝!這位守備大人曾在皇宮禁軍中當過小頭目,自然是見過康熙皇帝的。
皇上不就是黃(皇)老大么?皇上專門“賣”頂戴花翎和官服,不是京城第一家“衣帽店”的“大掌柜”又是什么?康熙皇帝微笑道:“愛卿平身,朕微服私訪至此,在城關外被兩名兵勇拉下驢來,又對朕進行詳細盤查方才允許進關,可見將軍命令甚嚴……”守備一聽駭?shù)靡欢叮址砉虻梗骸叭f歲,兵勇竟敢把皇爺拉下驢背真是膽大包天!待為臣即刻將那兩名兵勇綁來問罪……”康熙道:“愛卿之言差矣。兵勇奉令行事何罪之有?況且他們并不認識朕,怎能治罪?朕不但不治其罪,而且要當面對這兩名兵勇給予厚重封賞……”康熙說罷,便命守備傳令讓兩位兵勇覲見,聽候封賞。
康熙親題“兵勇碑”
那兩名兵勇聽說被他們拉下驢的老者是當今皇帝康熙爺,立刻嚇得魂飛魄散。兩人一商量,與其讓皇上殺剮還不如留個囫圇尸體,于是悄悄地吊死在城外的樹林中。康熙聞訊后連連嘆惜:“這等忠勇的兵士無辜而死,朕當嘉獎以勉忠魂……”
康熙皇帝當即命守備將兩名兵勇以護衛(wèi)身份厚葬,并在其墓前豎了一塊石碑,親筆書寫了“兵勇楷模”四個大字刻于碑上。康熙回朝后,又命欽差到兩位兵勇家中進行撫恤,各賜白銀千兩,以為其父母養(yǎng)老之用。
后來,人們便稱兩個兵勇墓前的石碑為“兵勇碑”,其故事也流傳至今。
選自《龍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