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君
讀《史記》,知道了穰苴和莊賈的故事。
穰苴是齊國田氏之后,但因不是嫡支,因而身列庶民,困居街巷,一身文武本領(lǐng)無處發(fā)揮。而莊賈,少年得志,又深得齊景公之寵,就是相國晏嬰,也要讓他三分。
公元前531年,齊軍在與晉國和燕國的戰(zhàn)爭中屢屢受挫,在晏嬰大力舉薦下,齊景公方答應(yīng)拜穰苴為將軍。穰苴受命之后,感到自己出身微賤,恐難統(tǒng)御軍隊。齊景公便派其寵臣莊賈與穰苴一道出征。領(lǐng)命后,穰苴和莊賈約好明日午時出征??傻诙?,穰苴在軍門等到日影西斜,也不見莊賈的影子。原來,莊賈正在和親友飲酒話別,莊賈開懷暢飲,樂而忘歸。穰苴只好獨自登壇宣誓,宣布紀律,分派官吏,及到諸事已畢,莊賈才醉醺醺地姍姍而來。穰苴問他為什么遲到,他拱拱手說:“今天遠行,親朋好友相送,一時脫不開身,所以遲了?!笨答谂瓪馕聪又f,“還好,沒有耽誤行期,將軍不必過責。”但穰苴仍然按軍法下令將莊賈斬首。
莊賈遲到后,面對穰苴的質(zhì)問,他并沒有驕橫無理地發(fā)“少爺”脾氣,而是拱拱手向穰苴解釋遲到的原因。對于穰苴變本加厲的斥責和教訓,莊賈仍然沒有絲毫動怒,而是笑著請求“將軍”不必過責。
對于莊賈而言,用如此的態(tài)度對待一個剛剛從市井里提拔上來的將軍,或許已是極盡謙卑之能事,可最終仍然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這樣的悲劇與其說是莊賈的驕縱所致,不如說是被他一向的優(yōu)越習慣所貽害。莊賈自幼非等閑之輩,后來又得景公之寵,身邊拍馬溜須和阿諛奉承之人可謂比比皆是,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以致自己以外的人或物包括法律,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渺小起來。
莎士比亞說,一個驕傲的人,結(jié)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我想說的是,一個長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切莫讓優(yōu)越毀滅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