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修建
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賽場外,有一位始終坐在輪椅上的觀眾,叫塔比雅。她來自利比亞,自幼失去了雙腿,只上了五年學(xué),現(xiàn)在在一家花店打工,每個月只能賺到少得可憐的薪水。連行走都很吃力的她,卻是一個十足的體育迷,無論是球類運動,還是田徑運動,她都很喜歡。只要有機會,她就想方設(shè)法去看比賽。
2012年7月,她毅然花光了自己這幾年來辛苦積攢的積蓄,幾經(jīng)輾轉(zhuǎn),終于來到倫敦。然而,近在咫尺的奧運賽場,她卻無法進(jìn)去,因為囊中羞澀的她,已買不起哪怕最廉價的一張進(jìn)場觀看比賽的門票了。不過,她欣喜地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不要門票的比賽,比如馬拉松比賽。
為了挑選到一個最佳的觀賞比賽的位置,她提前一周,搖著輪椅,頂著烈日,細(xì)心地探查了馬拉松比賽的路線。當(dāng)她確定了一處最佳的觀看點后,她激動地舞動雙臂,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鷹。
然而,在比賽開始前兩天,她感冒了,吃藥、打針依然高燒不退。
馬拉松比賽那天,她發(fā)燒更厲害了,臉燒得通紅,但她沒有絲毫的猶豫,必須到現(xiàn)場去。她服過藥,便吃力地?fù)u著輪椅早早地來到選好的地點。
當(dāng)?shù)谝慌\動員奔跑過來時,她和周圍的觀眾一同熱烈地鼓掌、吶喊,仿佛自己也是一個健康無比、精力充沛的超級粉絲。
隨后,一撥撥的運動員跑過來,她不停地為他們鼓掌,熱情而執(zhí)著。
直到掌聲歡送最后一名運動員從身邊跑過,她才癱軟地倒在輪椅上,渾身燙得嚇人。
現(xiàn)場的一位記者驚訝地問她:“其實,你完全可以在電視上看賽況轉(zhuǎn)播,為什么非要帶病親臨現(xiàn)場看比賽?”
她微笑著回答:“我想讓每一個從我身邊跑過的人,都能聽到我贊賞的掌聲?!?/p>
“這對他們很重要么?”記者仍然有些不解。
“這對我很重要。雖然我今生再也無法健步如飛,我卻可以坐在路邊,把我由衷的贊美熱情地奉上?!彼荒樀淖院?,仿佛胸前掛著金燦燦的獎牌。
我知道,塔比雅的掌聲并不響亮,對于那些奔跑的選手來說無足輕重。然而,那掌聲是發(fā)自她肺腑的,是她對英雄由衷的贊賞,更是她對自己平凡生命的一種肯定。
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冠軍的名字,我很快就忘記了。然而,那位在輪椅上拼命鼓掌的穿紅衣服的女子塔比雅,卻被我深深記住了。隔著萬水千山,在電視機前的我,分明清晰地聽到了她自信、熱情的掌聲,聽到了一種生命從容、淡定的聲音。
(李云貴薦自《思維與智慧》2014年第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