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臨軍 韓娟娟
摘 要: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語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學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得到自由而充分的發(fā)展。該文主要探討了高中學生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 語文素養(yǎng) 內涵 現狀分析 嘗試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254-01
1 語文素養(yǎng)的內涵
“語文素養(yǎng)”相對于“語文能力”這個概念,它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養(yǎng),體現了語文的特點,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體現了現實能力與前瞻能力的綜合性的追求?!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次明確地使用了“語文素養(yǎng)”一詞,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并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目前,“語文素養(yǎng)”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人認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五,健康的審美情趣。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和所具備的語文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2 現階段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現狀分析
作為母語教學的語文教學,近年來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比較大的失誤和偏差,這種失誤突出地表現在目前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較差。造成這種現狀有社會的、觀念的原因?,F階段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學生書寫基本功太差。很大一部分學生字體潦草難辨,點畫不到位,筆順不正確,書面是涂抹勾畫,很不整潔。第二,學生習作中錯別字多。現在看學生的作文,沒有錯別字的幾乎沒有,大部分是錯別字連篇。第三,目前階段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太過狹窄。現在的中學生幾乎不讀書,影視資料基本上代替了原著。也就忽略了語文知識的積累,除了課本上要求背誦的詩文外,其他的文章幾乎不背誦。以致于說話寫文章常常鬧笑話。因此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便成了當務之急。
3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幾點嘗試
面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差的現狀,語文教師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從自己的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3.1 積極開發(fā)語文學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注重開發(fā)語文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課和利用。教師要積極開發(fā)語文學習資源,不斷給學生提供新的知識源泉。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語文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語文學習資源包括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其中課堂學習資源主要以教科書為主。在教授新課時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些生活素材,把課本知識和生活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大部分的課外學習資源都比較形象、直觀,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和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具有獨立思想意識的鮮活的生命個體,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個體的特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葉圣陶先生說:語文學習首先是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既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同時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語文學習首要問題是學好語言文字,才能和人溝通交流,才能表情達意,才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生活中,引導學生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
3.2 重視積累的過程,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豐富的積累對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高中學生的語文必須重視積累。積累是一個人成長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罢Z言是人類存在的精神家園”,從這個意義上講,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生命繁衍的過程。學習語文知識后不重視積累,不重視篩選、消化、吸收,就不能內化為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高中階段語文方面的積累主要包括語言文字的積累、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日常文化積累。語文教育過程中的語言積累是一種能激活并靈活運用的語言,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如何感悟語言,如何運用語言描述情境,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自己喜歡的語段敘述出來。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對現在的高中學生來說,是相對單調的。作業(yè)繁重,每天都是學習,幾乎沒有假期,更談不上娛樂時間,因此,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文化的積累不可忽視,文化積累的外延比語言的積累大得多,要在語言積累中豐富文化積累,如在熟記成語的同時感性積累成語文化,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充實文化積累。高中生在學習語文時候要培養(yǎng)自己勤于積累的學習習慣。擴大語文的閱讀面寬,積腋成裘,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能不斷提高。
3.3 提升、強化學生習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重要保障
習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有機組成部分,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能給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背景。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有其獨立的規(guī)律,遵循寫作教學規(guī)律,發(fā)展寫作能力,能有力促進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習作拓寬了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過去的習作課限制過多,教師的指導過于詳細,在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下,學生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是無話可說就是無病呻吟。只有給學生表現自我的自由,解放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有可能做到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可以很好的解放學生的心靈?!坝袆?chuàng)意表達”是《語文課程標準》寫作教學基本精神,要求是學生獨立思考,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必須以學生自由表達為基礎,同時要改進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在語文實踐中發(fā)展作文能力,《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并指出“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還強調了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多種形式內容各異的語文實踐活動,能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簡言之,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提供重要保障。
總之,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學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得到自由而充分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