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山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日常工作中,有一種最能體現(xiàn)無私意蘊的情感——叫做愛心。作為一名教師,要做的是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因為我們的工作本身就是以德育德,以行育行,以智啟智,以性養(yǎng)性,以情動情的過程。
對學生,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親之外,人間又一種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三四班學生張xx,逝去父母,在學校寂寞孤獨,情緒低落,學習一塌糊涂,思品教師鄧xx,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先是詢問安慰,隨后給她買齊學習用品。平時噓寒問暖,關心備至,在這偉大而純真的愛撫下,張xx人變了,臉上綻開了笑容,心情舒展開敞。這次期中考試還上了光榮榜呢!可見,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從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微笑中有愛迪生”。他還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內涵。一天,他看到一個學生用磚頭砸另一個學生,責令制止其行為后,讓他來到辦公室。陶先生到學生中去了解了一下情況后回到辦公室,見學生在等他。他掏出一塊糖遞給學生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他又掏出一塊糖給學生:“這也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陶先生又說:“據(jù)了解,你打那個男生,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有正義感”。當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塊糖時,這個學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用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此故事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去思考。一日午休,我親歷了這個畫面:一男生在打掃樓梯道,因不按時到崗,老師等著他來受罰,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吼!然后上前揪住衣服擰,再用腳踢學生,隨之將其推倒在地……
我視而未聞,在專心地觀察,這個學生肯定是個“后進生”,是老師眼中的“禍根”,不然老師為什么那樣去對待他呢?
老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這個職業(yè)是神圣的、偉大的,人們誠懇地賦予我們這么高的榮譽,那我們應怎樣從實際工作中實踐這個職責呢?教育學生不能用粗暴的方法,要從他自身的原因去分析,去找到對癥下藥的良方。
有愛,就意味著一切,這里用了兩個鮮活的例子,印證了不同的老師所收到的不同效果。前者是成功的,后者永遠是失敗的,前者的教育效果一如既往,如火如荼;后者若一往如故,他的教育效果依然是相當差的,前途是暗淡的!
(作者單位 湖北房縣七河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