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造車的人也要面對這樣一個真實的、艱難的黃金時代到來的時候,如何迎接這個時代的到來,去滿足真正的消費者他的這種消費選擇、他的品牌的忠誠、他的符合自己性格、符合自己內(nèi)涵的消費選擇行為的到來,我就看了這個題目以后,就有這么一個感想。
我在其他場合也曾經(jīng)講過這個特斯拉,但是引起了很大的誤會,我原話是怎么說的呢?我說特斯拉公司到今天為止他是成功的,無論是投資的人還是管理層都是成功的,到今天為止。但是從今天開始到以后怎么樣,我說我不知道、不好說,我原話就是這么講的。人家就給我寫出去了,李書福說特斯拉不行。
因為我們從這個行業(yè)出發(fā)的話,我真的看不清楚特斯拉的未來是怎么樣的,電動汽車一定是汽車工業(yè)的未來,一定是汽車工業(yè)的方向,這是肯定的,全世界沒有一個汽車公司不認同這一條。我們也一樣,我們也在研究這個電動汽車。
但是,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這個電動汽車還沒有進入一個真正的消費時代,有很多問題在制約著這個電動汽車的發(fā)展。首先就是這個電池的問題,這個電池你怎么讓它不衰減,大家都用這個電話知道,你充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以后用的時間就沒那么長了。
并不是說像原先一個茶杯一樣的,你用十年還是這么一個茶杯,電池不一樣,充一百次、一千次下來以后,每一次越充越少,它會變成這樣,汽車也面臨這個問題。你新的買來以后當然是行的,很好。但是你開一萬公里以后呢。
我現(xiàn)在首先講的是這個電池,因為電池就是動力,相當于發(fā)動機一樣的,這是第一個問題,現(xiàn)在全世界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哪一個電池廠說已經(jīng)解決了,無論你管理系統(tǒng)有多先進、無論你其他什么多先進,總之電池裝電裝不多,或者說你今天裝那么多,明天就沒那么多了,后天就更小了,是這么一個問題。
我認為如果電池問題解決了,這個就好得多了,因為你電池問題如果解決以后的話,其他的基礎設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是可以解決的,裝幾個充電樁哪兒有什么難的呢?
所以我們認為這個電動汽車應該是和傳統(tǒng)汽車進行比較。比方說安全性、經(jīng)濟性、耐久性、可靠性、舒適性以及這種使用的便利性、環(huán)保型……各種各樣的指標都要排起來進行對比。這樣比下來以后,首先經(jīng)濟性就是天壤之別,電動汽車跟傳統(tǒng)汽車的經(jīng)濟性,這是第一條。
安全性我們現(xiàn)在不要說,至于人家說電動汽車比傳統(tǒng)汽車要安全,我不知道,最起碼特斯拉兩三萬輛車,公開地就燒掉了五六輛了,哪一個傳統(tǒng)汽車燒那么多的呢?
特斯拉我注意了,他在中國動作的時候,同時給出一個信息,他首先建從北京到上海的沿途充電的全套系統(tǒng),原來電動車不敢出遠門的問題,在他這個框架下能解決,那么我推測他既然充電,他同時還得解決充電時間怎么縮短的問題,理論上說他不排除一種可能性,你到那兒開進去換一塊電池就走了,電池是標準件,有一個什么信用卡或者說什么樣的控制管理之下,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很便捷地更換,這純粹是設想。
現(xiàn)在電池是這樣,大家都說明天的電池一定把今天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都是這樣講的,講了幾十年了,又發(fā)明了什么新的電池,到今天為止就是沒有解決。
所以,我還要繼續(xù)表達的,就是說特斯拉到今天為止他是成功的,他的投資人是成功的,他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至于以后怎么樣,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