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芬
摘 要: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新時期高中英語教學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讓學生理解英語文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標準的這一要求與新時期培養(yǎng)具有較高英語交際能力人才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它要求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不但要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掌握英語技能,更應該具備能夠跨越外國文化障礙與外國人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并提出了具體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 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內涵;策略
一、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
當前,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等的制約,高中英語教學往往只重視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和單詞詞匯的積累等。對學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能夠突破文化障礙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等關注不夠,使得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差。而新時期,隨著英語在國際上地位的日漸突出,整個社會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中英語課堂必須要充分認識這一點,注重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所謂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指的是學生應該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應該了解這些國家人們慣有的生活方式,了解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應該了解他們的文化特色和英語表達習慣,應該對外國語言文化形成正確的認知。
二、高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認識中西文化的差異,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意識的去發(fā)現(xiàn)差異。在高中英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一些東西文化差異,這些東西課本上不見得有,但是教師講述之后,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這樣一種印象,即中國與英語國家之間是存在很多文化差異的。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中國人在初次見面時常用的交流方式,通常是“吃過了沒?”“中午吃的什么?”“這是要去哪?”或者向初次見面的人詢問以下問題“你多大年齡了?”“你月收入多少?”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慣用語言交流習慣。這種看似正常的交流習慣在英語國家是不適宜的,在英語國家以上的這些文化會被認為是不禮貌,因為他們認為人的年齡和收入情況等是自己的隱私,是受保護的,不能隨便提及。在回顧了這些知識,學生就會好奇外國人初次見面時都說什么。教師可以適時導入,讓學生知道天氣時外國人在初次見面時常用的交流載體,他們通常都會問“What is the weather today?”在天氣的對話中開展交流。他們認為這種交流不會冒犯他人,不會侵犯他惡人隱私。在學生知曉了這些細微差異之后,教師再告訴學生中西文化之間還有其他許多差異。這樣能讓學生形成一個意識,即差異是普遍存在的,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對于他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發(fā)現(xiàn)力。
2.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滲透。教材是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重要渠道,教師要利用好這個載體,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的資源,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例如在人教版英語教材中有一個單元講的是“Healthy eating”這一章節(jié)主要是為了利用學生對美食的愛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交談興趣,并實現(xiàn)知識遷移。教師在教學中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之后,可以適當?shù)南驅W生講解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讓學生對比我國與外國的飲食文化,我國是一個以米面等食物為主的國家,但是英語國家生活上講究快節(jié)奏,因此,他們的飲食多是快餐式的。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已經(jīng)進入我國,并且深受部分地方人們的喜愛。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一下漢堡等肯德基主要食物的材料和做法,然后告訴他們漢堡名字的由來,漢堡在不同英語國家的稱謂。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這對于他們了解西方風俗習慣是非常有益的。
3.善于導入問題,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辨識能力。為了更好的實施跨文化交際教學,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尋找和發(fā)現(xiàn)東西文化差異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掌握教學藝術,善于導入問題,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材的“Warming Up”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提示“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estivals”,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環(huán)節(jié),導入問題,先引導學生列舉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然后說一說他們對這些節(jié)日的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這些節(jié)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采用的中式翻譯法,有的學生將端午節(jié)翻譯成“Dragon Boat Festival”,有的學生將清明節(jié)譯為“Tomb-sweeping Day ”,還有的將其譯為“Pour Bright-ness Festival ”。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是否存在問題,在端午節(jié)的翻譯中,學生犯了從字面理解端午節(jié)的錯誤,這種翻譯實際上是將端午節(jié)改為了龍舟節(jié),這樣一來端午節(jié)中蘊藏的文化內涵就喪失了,清明節(jié)的翻譯中也是同樣的,會丟失其原本的文化內涵。在學生明白了這一點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在不同的語文體系中,文化內涵是不對等的,在翻譯中要處理好這些差異,否則會鬧出笑話。這樣學生在與外國人進行交流時就會考慮這些跨文化差異,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4.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料,讓學生的文化視野變得更寬闊。高中英語課本上的知識和信息是有限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必須要挖掘課本之外的資源,讓學生知道更多的跨文化知識。教師可以在講新課之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比如在講“Healthy eating”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電腦搜集各個英語國家的飲食資料和文化,然后在講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跨文化交際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必須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讓他們能夠靈活的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 牧政洪.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2(10)
2 楊東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理論基礎及落腳點[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01)
3 李波.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J].學苑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