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滌環(huán)+劉建武
引種花木美化環(huán)境,豐富園林景觀,是常有的工作,但有些地方對苗木引種知識了解不夠,因而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還造成了一些損失。因此,在花木引種中應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
一、注意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任何植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生存和發(fā)展的,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在引種之前,應先了解分析這些自然地理條件,對比一下有多少相同或相似,如有差距能否采取措施彌補。如倒掛金鐘、龍吐珠、拱手花藍等花木植物,在亞熱帶園林中習慣了四季如春的陰涼濕潤環(huán)境,移至四季分明的溫帶平原地區(qū)時,在有溫室設備條件下雖可度冬,但到炎熱的夏天,卻抵擋不住高溫的侵襲,生長停滯,不但好花不能常開,而且會出現(xiàn)夏眠。若相似處多,又有辦法彌補差距,引種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否則難以成功。如原產(chǎn)熱帶和亞熱帶沙漠干旱及少雨地區(qū)的仙人掌類植物,能忍受數(shù)月之久的旱季,但把它引種至多雨地區(qū)時,卻是死路一條,輕則黃甲,重則根爛株黃。生長在水濕環(huán)境中的水生花卉,卻離不開水濕,如水生的碗蓮等,下要有泥,上要有水;浮水飄蕩的水秀花等,無水便無法生存;香蒲、龍須花、蝴蝶花等雖可水旱兩棲,但旱養(yǎng)時必須要有高濕環(huán)境,否則便會生長不良;紅花酢漿草、馬蹄蓮、綠蘿等濕生花卉則需在水濕的環(huán)境下才可秀麗多姿。
二、注意植物的生物特性。每種植物都有自已的生物學特性,它們的生長和發(fā)育都有一定的節(jié)律,這種節(jié)律是對各種氣象因子的反應。植物種類多,在一個地區(qū)長期生存和生長,當?shù)氐母鞣N自然條件就被它同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它的遺傳性,這種遺傳性是相對保守的,如果引種后得不到基本滿足,往往就會失敗。如北方一年生花卉南引就容易成功,如翠菊、石竹等,而二年生花卉有些要求低溫春化,且多數(shù)不耐熱,尤其是苗期不耐高溫,南引就難以成功。若確實需要引種,應從北方引種小苗,如瓜葉菊、金盞菊等,這些花卉在熱帶地區(qū)種植只能從北方引種小苗。又如北方日照時間夏天較南方長,而冬天較南方短。在將北方花卉南引時,對于光周期比較敏感的花卉,要加以注意。有些難以成功,有些雖能開花,但花期與原產(chǎn)地有較大變化,如果要保持原來的花期,則要進行花期調節(jié)。如菊花常規(guī)栽培,在華北地區(qū)國慶期間可以開花,而到長江流域要到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才能開花等。
三、注意引種植物的適生土壤條件。土壤的適生條件主要指土壤的酸堿度(PH值),有些植物如紫薇、槭樹、綠線菊等在各類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長,檉柳、重陽木、黃櫨、天人菊、連翹等能適應堿性土壤;而在南方酸性土壤里生長慣了的含笑、米蘭、梔子花等花木,哪怕連盆帶南方的酸性盆土送嫁,但到北方鹽堿地區(qū)不久,便會出現(xiàn)生理堿性黃葉,堿害嚴重時甚至死亡。樟科、杜鵑花科植物及竹柏類等比較適應在酸性土壤中生長,在南方是良好的常綠樹種,北引以后往往很多都會出現(xiàn)黃化病,這主要是土壤堿性不適的原因。
四、注意鍛煉與保護相結合?;疽N有其本土化過程。一般來說,引種的苗木至少要到當?shù)赜?年的引種試驗。除了考察其抗逆性,觀賞性以外,還要觀察其物候期是否與引種地一致。引種植物在栽植過程中或多或少總有些不適應,尤其是越夏和越冬。由北往南引種,夏季高溫、高濕往往超過原生地限度;由南往北引種,冬季的低溫和干旱也多在其遺傳限度之上。為了促其逐步適應,可以采取相應的適當降溫和遮蔭、噴水和埋土,搭設風障等減低高溫、低溫對苗木的侵害,使其能達到基本生存并逐步被同化,待苗木長大之后,根系強大了,枝干也粗壯了,抵抗不良環(huán)境因子的能力也就會逐漸增強,慢慢習慣當?shù)氐纳L條件,引種成功的機率也就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