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云+丁曉東
為了更好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通過肥料配比試驗(yàn),加大N P K三要數(shù)肥料在小麥種植上的利用率,克服盲目施肥,濫用三元素肥料,達(dá)到節(jié)工節(jié)本的目的。為優(yōu)質(zhì)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提供依據(jù)。2012年在主要秋播作物品種小麥上做了3414試驗(yàn)。
一、試驗(yàn)設(shè)計與方法
試驗(yàn)設(shè)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重復(fù)3次,共42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為30m2,隨機(jī)區(qū)組排列。供試肥料品種:尿素(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60),其中尿素分三次施入(基肥∶倒3葉∶倒2葉=6∶2∶2),過磷酸鈣、氯化鉀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試驗(yàn)地點(diǎn):本鎮(zhèn)中業(yè)村二組謝永官家承包田中,示范面積6畝,周邊對比面積60畝。播種前安“S”法采集10厘米耕層土壤,采樣10個。試驗(yàn)品種:鄭麥9023.具體設(shè)置處理見表。
各處理編號、肥料配比如下。
二、 結(jié)果與分析
1.有效穗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有效穗數(shù)分別為17.35、17.88、24.02、30.21、30.3、35.2、33.76、30.78、31.56、34.02、36.17、25.84、25.56和31萬穗/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1、6、10、7、9、14、8、5、4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1、6、10、7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極顯著。
2.每穗粒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每穗粒數(shù)分別為20.13、21.2、27.3、26.67、29.7、32.73、33.17、29.67、31.83、32.63、26.93、27、27.23和28.33粒/穗。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7、6、10、9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7、6、10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極顯著。
3.千粒重。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千粒重分別為44.57、44.54、44.42、41.53、42.1、43.18、43.57、42.93、43.08、43.52、40.03、44.37、44.03和41.8g。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2、3、12、13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2、3、12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極顯著。
4.單產(chǎn)。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理論單產(chǎn)分別為155.66、168.83、291.28、334.61、378.86、497.48、487.91、392.06、432.76、483.1、389.92、309.56、306.45和367.1kg/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6、7、10與處理9、8、11、5、14、4、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6、7與處理8、11、5、14、4、12、13、
3、2、1之間,處理8、11、5、14、4、12、13、3與處理2、1之間差異極顯著。
三、小結(jié)與討論
1. 處理6、7、10與其它處理之間差異顯著,且單產(chǎn)表現(xiàn)高出其它處理50kg/667m2以上,是小麥目標(biāo)單產(chǎn)450 kg/667m2的較好配方選擇。
2.處理6、7、10之間雖無顯著差異,但處理6單產(chǎn)最高且在施用磷鉀肥上少于處理7、10,是本試驗(yàn)表現(xiàn)出的最佳配方,可以作為本地小麥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措施的依據(jù)。endprint
為了更好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通過肥料配比試驗(yàn),加大N P K三要數(shù)肥料在小麥種植上的利用率,克服盲目施肥,濫用三元素肥料,達(dá)到節(jié)工節(jié)本的目的。為優(yōu)質(zhì)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提供依據(jù)。2012年在主要秋播作物品種小麥上做了3414試驗(yàn)。
一、試驗(yàn)設(shè)計與方法
試驗(yàn)設(shè)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重復(fù)3次,共42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為30m2,隨機(jī)區(qū)組排列。供試肥料品種:尿素(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60),其中尿素分三次施入(基肥∶倒3葉∶倒2葉=6∶2∶2),過磷酸鈣、氯化鉀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試驗(yàn)地點(diǎn):本鎮(zhèn)中業(yè)村二組謝永官家承包田中,示范面積6畝,周邊對比面積60畝。播種前安“S”法采集10厘米耕層土壤,采樣10個。試驗(yàn)品種:鄭麥9023.具體設(shè)置處理見表。
各處理編號、肥料配比如下。
二、 結(jié)果與分析
1.有效穗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有效穗數(shù)分別為17.35、17.88、24.02、30.21、30.3、35.2、33.76、30.78、31.56、34.02、36.17、25.84、25.56和31萬穗/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1、6、10、7、9、14、8、5、4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1、6、10、7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極顯著。
2.每穗粒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每穗粒數(shù)分別為20.13、21.2、27.3、26.67、29.7、32.73、33.17、29.67、31.83、32.63、26.93、27、27.23和28.33粒/穗。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7、6、10、9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7、6、10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極顯著。
3.千粒重。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千粒重分別為44.57、44.54、44.42、41.53、42.1、43.18、43.57、42.93、43.08、43.52、40.03、44.37、44.03和41.8g。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2、3、12、13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2、3、12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極顯著。
4.單產(chǎn)。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理論單產(chǎn)分別為155.66、168.83、291.28、334.61、378.86、497.48、487.91、392.06、432.76、483.1、389.92、309.56、306.45和367.1kg/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6、7、10與處理9、8、11、5、14、4、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6、7與處理8、11、5、14、4、12、13、
3、2、1之間,處理8、11、5、14、4、12、13、3與處理2、1之間差異極顯著。
三、小結(jié)與討論
1. 處理6、7、10與其它處理之間差異顯著,且單產(chǎn)表現(xiàn)高出其它處理50kg/667m2以上,是小麥目標(biāo)單產(chǎn)450 kg/667m2的較好配方選擇。
2.處理6、7、10之間雖無顯著差異,但處理6單產(chǎn)最高且在施用磷鉀肥上少于處理7、10,是本試驗(yàn)表現(xiàn)出的最佳配方,可以作為本地小麥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措施的依據(jù)。endprint
為了更好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通過肥料配比試驗(yàn),加大N P K三要數(shù)肥料在小麥種植上的利用率,克服盲目施肥,濫用三元素肥料,達(dá)到節(jié)工節(jié)本的目的。為優(yōu)質(zhì)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提供依據(jù)。2012年在主要秋播作物品種小麥上做了3414試驗(yàn)。
一、試驗(yàn)設(shè)計與方法
試驗(yàn)設(shè)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重復(fù)3次,共42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為30m2,隨機(jī)區(qū)組排列。供試肥料品種:尿素(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60),其中尿素分三次施入(基肥∶倒3葉∶倒2葉=6∶2∶2),過磷酸鈣、氯化鉀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試驗(yàn)地點(diǎn):本鎮(zhèn)中業(yè)村二組謝永官家承包田中,示范面積6畝,周邊對比面積60畝。播種前安“S”法采集10厘米耕層土壤,采樣10個。試驗(yàn)品種:鄭麥9023.具體設(shè)置處理見表。
各處理編號、肥料配比如下。
二、 結(jié)果與分析
1.有效穗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有效穗數(shù)分別為17.35、17.88、24.02、30.21、30.3、35.2、33.76、30.78、31.56、34.02、36.17、25.84、25.56和31萬穗/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1、6、10、7、9、14、8、5、4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1、6、10、7與處理12、13、3、2、1之間差異極顯著。
2.每穗粒數(shù)。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每穗粒數(shù)分別為20.13、21.2、27.3、26.67、29.7、32.73、33.17、29.67、31.83、32.63、26.93、27、27.23和28.33粒/穗。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7、6、10、9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7、6、10與處理3、13、12、11、4、2、1之間差異極顯著。
3.千粒重。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千粒重分別為44.57、44.54、44.42、41.53、42.1、43.18、43.57、42.93、43.08、43.52、40.03、44.37、44.03和41.8g。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1、2、3、12、13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1、2、3、12與處理7、10、6、9、8、5、14、4、11之間差異極顯著。
4.單產(chǎn)。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理論單產(chǎn)分別為155.66、168.83、291.28、334.61、378.86、497.48、487.91、392.06、432.76、483.1、389.92、309.56、306.45和367.1kg/667m2。經(jīng)LSR法測驗(yàn),處理6、7、10與處理9、8、11、5、14、4、12、13、3、2、1之間差異顯著;處理6、7與處理8、11、5、14、4、12、13、
3、2、1之間,處理8、11、5、14、4、12、13、3與處理2、1之間差異極顯著。
三、小結(jié)與討論
1. 處理6、7、10與其它處理之間差異顯著,且單產(chǎn)表現(xiàn)高出其它處理50kg/667m2以上,是小麥目標(biāo)單產(chǎn)450 kg/667m2的較好配方選擇。
2.處理6、7、10之間雖無顯著差異,但處理6單產(chǎn)最高且在施用磷鉀肥上少于處理7、10,是本試驗(yàn)表現(xiàn)出的最佳配方,可以作為本地小麥高效配套栽培技術(shù)措施的依據(jù)。endprint
農(nóng)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