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英
退休之前,我是一位大學(xué)教師。 2008年6月,移民德國的女兒生下第二胎后,我決定和老伴一起前往漢堡探望剛出生的外孫。而在德國暫居的3個月時間里,我們觀察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盡管德國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同樣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一些老人也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排遣孤獨、讓生活重新煥發(fā)生趣的好辦法——做“出租祖父母”。
隔壁有位“出租外婆”
這并不是我第一次來漢堡。之前因為工作、旅游、探親的原因,我曾先后5次在漢堡停留過。而每次來到這個德國北部的港口城市,都會有很多新奇的意外發(fā)現(xiàn)。
住進女兒家里的第一天,除了被可愛的外孫逗得滿心歡喜之外,我發(fā)現(xiàn)隔壁的約瑟芬一家突然多出了一個人。當(dāng)晚我拿著一份中國皮影禮物去約瑟芬家打招呼的時候,開門的是一位陌生的老太太。而去年我來女兒家探親時,約瑟芬這位單身母親還只是帶著三個孩子獨自生活。
大概是猜到了我的疑問,約瑟芬主動做了解釋:“這位是漢娜,是我給孩子們請來的‘外婆,她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幫了我不少忙。 ”漢娜聽罷露出了親切的笑容,她給人感覺很親和,看上去就值得信賴。
第二天上午,我在電梯間又碰到了漢娜,她熱情地和我攀談了起來。原來,兩年前漢娜從漢堡大學(xué)圖書館退休,丈夫已經(jīng)因病去世,兩個女兒一個去了美國留學(xué),另一個則嫁到了慕尼黑。漢娜孤身一人住在漢堡,身邊只有一只紅色的泰迪犬作伴,感覺非常孤單。
有一次,她偶然路過一家中介,看到了約瑟芬想要給孩子們招聘一名“外婆”的啟事,不由心中一動,并馬上投遞了簡歷。而兩個人見面后也感覺非常投緣,孩子們和漢娜相處得也十分融洽。沒多久,漢娜就成了約瑟芬孩子們的“外婆”。
我問漢娜,做孩子們的“外婆”具體要做些什么呢?漢娜從房間里找出了那份與約瑟芬簽定的協(xié)議,里面明確約定了漢娜的工作內(nèi)容,其中包括約瑟芬不在家的時候,漢娜要按時接送三個孩子放學(xué)(德國的幼兒園一般下午兩點或三點閉園),并陪他們完成作業(yè);節(jié)假日時,漢娜要帶孩子們看電影、去游樂園玩,費用則是按時計算。
“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問道。因為像漢娜這種情況的人,我在國內(nèi)經(jīng)常碰到,可大家似乎并不會像漢娜一樣與和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建立親密的聯(lián)系,尤其是要扮演別人的外婆,這可不是單單提供服務(wù)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傾注很多感情的。
“我來約瑟芬家已經(jīng)半年,我從來沒覺得給孩子們當(dāng)‘外婆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睗h娜又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八麄兌际欠浅:玫暮⒆樱s瑟芬待我也很好。事實上,我從這些孩子身上得到的東西,并不比我付出的少。我待他們就像我的孫子和孫女一樣,我把不能向自己遠(yuǎn)方的孫子、孫女表達(dá)的愛,都投注在他們身上了。很多人說我們就像真的一家人一樣?!?/p>
正說話間,約瑟芬的小女兒愛瑪跑到了漢娜的面前,親昵地?fù)ёh娜的腿撒嬌。漢娜抱起愛瑪,在她粉嫩的小臉上狠狠親了一下,兩個人一起開懷大笑起來??雌饋恚齻冋娴木拖褡鎸O二人一樣。
晚上我跟女兒聊起這件事,她說德國人口的老齡化非常嚴(yán)重,每年四月的第一個星期三是德國的“老年人日”,全德國的老年人有56%獨自居住,他們已漸漸成為孤獨的一代。而另一方面,德國人的生育觀卻日益淡薄,每年出生的孩子很少。如何替那些年輕父母解決照顧孩子的問題,又讓老人安度晚年,成了德國社會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政府部門也非常關(guān)注。后來,德國社會福利部推出了一個“白發(fā)伴童年”的計劃,鼓勵各地大膽嘗試“出租祖父母”。沒想到,這個看似不靠譜的主意,居然受到了年輕父母和 “被出租老人”的雙雙好評。這可真應(yīng)了那句話——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享受天倫之樂,皆大歡喜
給外孫辦滿月酒的時候,我們邀請了很多女兒和女婿的同事前來慶祝。其中,女婿的一個名叫施奈德的同事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看起來非常喜歡我的小外孫,抱小孩子的姿勢也相當(dāng)專業(yè)。我走上前跟他搭話。
“您有幾個小孩呀?”施奈德笑得有點勉強,“我和太太結(jié)婚5年了,可我們賺的錢不多,一直不敢要小孩。我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人,他們很著急。 ”
這種情況倒是和中國差不多。此前我看過一些報道,說德國現(xiàn)在的育齡婦女每人只生育1.36個孩子,排在西歐各國的最后。很多年輕人都擔(dān)心生小孩會失去工作,另外撫養(yǎng)孩子的巨大經(jīng)濟壓力也讓一些人推遲或者干脆放棄了生育計劃。
“不過,我父母現(xiàn)在也并不孤單,兩個人現(xiàn)在正給一個男孩做‘祖父母,他們相處得非常好,我母親每天都去幼兒園接送小孩,甚至還隨身帶著男孩的照片,有時候看得我都有點嫉妒了?!笔┠蔚滦χf。我點了點頭,看來,這個“出租祖父母”的計劃在德國開展得還真是不錯,也的確為老人們解決了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
后來女兒告訴我,她的幾個“丁克一族”(夫妻二人不生育小孩)同事的父母,大多都是通過做“出租老人”才體驗到成為祖父母的喜悅、享受到天倫之樂的。而許多老人也在“被出租”的過程中,感覺到了無盡的樂趣。他們覺得和孩子在一起讓自己年輕了許多,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還被社會和周圍的人所需要,內(nèi)心感到十分滿足,也重新拾回了自信和快樂。
離女兒家不遠(yuǎn)的那條街上,有一家服務(wù)中介。一天上午,我閑逛的時候在店外停留了半個小時,居然就碰到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前去打聽出租自己的事。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順利把自己出租出去。德國政府對這項出租計劃管理得十分嚴(yán)謹(jǐn)細(xì)致,無論是“雇主”還是“出租方”,其資質(zhì)和條件都要受到詳細(xì)的調(diào)查和確認(rèn),以防意外的發(fā)生,對老人和兒童這兩個弱勢群體的關(guān)切,由此可見一斑。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歸期轉(zhuǎn)眼間就到了。臨行之前,我跟女兒說,如果將來她遇到類似的生活需要,也可以嘗試給孩子們租一個“外婆”。女兒聽后一邊笑,一邊眼里開始閃爍淚花。我知道,即將到來的離別讓這個笑話變得不是那么可笑。但是不可否認(rèn),德國“出租老人”這種獨特的現(xiàn)象,對于同樣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一樣具有借鑒意義,只是不知人們的接受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