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銘
從讀小學起,我就很珍惜自己和親朋好友贈送的每一張照片。參加工作后,因為是從事地質(zhì)工作的,單位給配備了相機,我自己也買了一部老式120的黑白相機,不論出差或旅游,還是去野外進行地質(zhì)考察,都要隨身帶上相機和腳架,便于單人行動,可以自拍自照。
據(jù)我了解,現(xiàn)在有的年輕人只愛花錢照相,不重視細心收藏,很多相片散落各處發(fā)霉、褪色。我在相片收藏這一項上,可是舍得花本錢的。迄今為止,我已擁有16本規(guī)格在28.5×22厘米以上的大相冊,看起來莊重大氣,里面裝入的相片有6000多張!由于保存得當,我的所有照片仍然保持了原有的顏色和清晰度。
科技進步了,我保存和收藏照片的本領也隨之提升。借助照相館的電腦功能,我將每一張照片掃描、翻新和放大,規(guī)格都在5寸以上,且在照片底下的白邊處,打上拍照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是集體照,也打印一份表,設置在相冊的底頁,記載著合照人員的姓名和與自己的關(guān)系,以免忘記。分別按年代先后或自己的年齡段層次,裝進相冊。
我還有個想法,就是將所有照片匯編,付梓成書,發(fā)給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因為這些照片中承載的,是真實的歷史事實,也是一種精神寄托,更是一份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