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宿將池莉經(jīng)過數(shù)年沉思,開始嘗試用新的角度和手法來構(gòu)建小說。中篇作品《愛恨情仇》表面看是一個“孝子尋母”的故事,內(nèi)里卻是底層女人顧命大的悲劇人生寫照。顧命大理想折翅,愛情隕落,婚姻變成了一場噩夢,竟然遭到父子兩代人的蹂躪……而當她逃脫約束她的桎梏,期望擁有平實安穩(wěn)的日子時,她的大兒子卻找上門“尋母”來了。不能僅用“曲折”“坎坷”這些詞語來形容顧命大的人生,那是一曲備受壓抑的悲歌。
同樣是寫女人的人生,石一楓在《世間已無陳金芳》中另辟蹊徑,調(diào)侃中不無悲涼。小說娓娓講述了女人陳金芳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在屈辱中長大,沒有完成學業(yè)就進入社會,混跡于各色人等……她要擺脫她出生的那個階層,要擁有財富贏得尊重,但短暫的輝煌之后,所有的掙扎歸于徒勞。她被命運之手玩弄,最終仍免不了折戟于殘酷的現(xiàn)實。在悲苦的境遇中,她所仰慕的鄰居少年的小提琴聲總是不絕于耳,溫暖她的人生。
“則廓”是布達拉宮里轉(zhuǎn)經(jīng)道的藏語名稱。居住在拉薩的退休老人格達,每天清晨來到則廓,念經(jīng)祈禱,布施乞討者……作為短篇小說,《則廓》舍棄了曲折的故事,洋溢出恬靜與淡定,有著高原雪山的肅穆氣息。但簡單的生活景象背后,是對人生意義的不懈求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