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飛
我說:等我老了……
老人告訴我:別等,你現在就可以。
據說楊絳在飲食上很節(jié)制,少吃油膩,喜歡買了大棒骨敲碎煮湯,再將湯煮蔬菜,每天一小碗。她還習慣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時常徘徊樹下,呼吸新鮮空氣。
這種節(jié)制、緩慢、從容、自然、優(yōu)雅的生活我好羨慕,等我老了,也要這般體恤自己,看似活得小小的,其實沒掛礙,很開闊。
你現在就可以??!買大棒骨很難嗎?細嚼慢咽很難嗎?親近花草樹木,換掉體內的濁氣很難嗎?
是很難。我怎么能耐著性子等待大棒骨在鍋子里“咕嘟咕嘟”?像品茶那樣小口小口地喝湯?散步的時候如果心不“散”,我體會不到散步的妙處,是不是?我想呼吸新鮮空氣,可是哪里能找到那么多樹木,城市里的樹木也都在咳嗽呢!
老人說:人的生活難道是從晚年才開始的嗎?你要凝神過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比馬上開始生活更重要的了。帶好一顆心置身生活,不要自己嚇唬自己,能在生活中得心應手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太怯懦的人沒有生活。擠一擠時間總可以吧?不爭第一總可以吧?自己當自己的火車頭,在自己的軌道上走,但不要快得像過山車,不要讓兩旁的風景閃成影子好不好?就像你說的,學會讓心在生活里散步。附近沒有樹,你正好可以做些長時間去野外散步的準備,知道自己該丟掉什么,該找些什么,有時候只有遠方才能夠告訴你生活的答案,等你找到了一顆愛生活的心,遠和近都沒有關系了。
是的,現在人們過自己的生活是需要勇氣的。我不能再等了,應該馬上就去過自己的生活,不然該失去多少大棒骨和蔬菜??!
美食評論家沈宏非說:“人心散了,飯也吃不好了。自從上了微博,我拍菜的水平蒸蒸日上,吃菜的興趣則江河日下?!边@跟老人告訴我的話不是一個道理嗎?一正一反,講的都是要我們聚精會神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一個心散著的人,留給生活的影子肯定多些。心散了以后,就要想辦法再聚一聚。
卞毓方最近寫了一篇短文《空友》,說的是在坐飛機時認識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很有意思,每次坐飛機都要記錄一下年月日、航班號、座號、出發(fā)地、終止地、里程,以及鄰座的姓名、職業(yè)、地址、電話。為什么要這樣?這位“空友”認為“百年修得同船渡”,為珍惜這份緣分,一定要仔仔細細地記下來。遇到卞毓方,是他記錄的第256個。
他一定是一個懂生活、懂人生、愛自己、愛別人的人。他這個小小的動作堅持下來,不就是在聚人心、聚人氣嗎?在快速飛行的飛機里,他從容地慢慢地做著很多大忙人不會去做的事情,在我們聽來,難道沒有深意嗎?他的心懸在高空卻依然記得大地上的生活,他的心沒有像空氣那樣變得稀薄,更沒有被飛行的沖擊力沖散,他做了一件多么有凝聚力的事情?。∷慌卤痪芙^,因為你無從拒絕。走下飛機,你若同他一起吃飯,一定會吃得很好很好。
這位無名朋友所謂的珍惜緣分,大概也是我們常說的珍惜今天、珍惜當下、珍惜眼前吧。所以不能等,更不能等到老——你現在就可以,現在就要去買大棒骨。
(插圖:鐘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