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投資俄羅斯油氣產業(yè)的政治風險分析

      2014-06-25 10:10黃河SenkoMikhai
      社會科學 2014年3期
      關鍵詞:俄羅斯

      黃河+Senko+Mikhai

      摘要:政治風險指在對外投資、貸款和貿易活動中外國資產在東道國所面臨的,因國別政治或經濟形勢變化而導致的外國暴露價值變化所導致的危險。俄羅斯具有雄厚的油氣資源基礎,未來為世界提供油氣的能力將逐漸增強,俄羅斯在油氣領域的對外合作與本國的油氣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本國政治經濟的運行狀況密切相關, 外國石油公司在俄投資更多的取決于如何研判俄羅斯普遍存在的“政治風險”。中俄經濟互補性強,開展油氣合作具有地利優(yōu)勢,就保障我國油氣安全而言,中俄油氣合作更具現實性。本文將綜合采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對投資俄羅斯油氣產業(yè)的政治風險進行分析。

      關鍵詞:俄羅斯;油氣產業(yè);政治風險;中俄油氣合作

      中圖分類號: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2575833(201)03001509

      作者簡介:黃河,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Senko Mikhail,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研究生(上海20033)

      油氣開采具有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等特點,特別是跨國油氣資源投資,除了具有國內投資項目的一般風險外,還要面臨國際投資環(huán)境中其他風險因素沖擊,容易產生巨大的風險事件,如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資源國的政治風險等①。俄羅斯是一個油氣大國,占世界 3%的人口擁有全球263%的天然氣儲量和66%的石油儲量,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儲量居世界首位。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提供的數據顯示,未來20年內俄羅斯將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做到油氣產量增長大于油氣消費增長的國家之一。 IEA 預測數據顯示,到 2015 年和 2030 年,俄羅斯為世界提供石油的能力將分別達到 ②。近幾年來,中國和俄羅斯在油氣領域的投資與合作日趨活躍,投資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中國石油企業(yè)加快了在俄羅斯投資的步伐,份額油產量大幅增長③。本文將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出發(fā),分析投資俄羅斯油氣產業(yè)的政治風險。

      一、 概念界定及研究狀況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跨國公司與發(fā)展中國家政府間形成了正面沖突,前者以繞開貿易壁壘、實行全球經營、充分利用生產要素資源、追求更大利潤為動力,向第三世界廣大區(qū)域大舉進軍,構成所謂的“對外投資的60年代”。后者以日益強盛的政治經濟力量為后盾,以保護國家利益與資源財富、建立國家經濟新秩序、反對新殖民主義為目標而對外國資本施以嚴厲管制乃至直接征用、沒收,致使70年代成為跨國公司“撤退的70年代”。在這場跨國公司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較量中,國有化行為舉世矚目,成為政治風險觀念的發(fā)源。1978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畢曼(DRBeeman)在其博士論文中發(fā)表了他對100個美國跨國公司的國有化,包括逐步國有化風險的調查結果,按發(fā)生的頻率順序包括:當地雇員的不誠實行為;征用公司資產;減少公司在當地的利潤收入;限制利潤匯回母國;干涉公司的經營;技術損失;強制出賣公司資產。

      以上這些狀態(tài)均是出于投資地政府直接或間接的作為,無法為投資者和經營者所左右,因此它們均不同于一般商業(yè)意義上的國外經營風險,而構成了政治風險的研究對象。1975年美國國務院將這些導致本國的跨國公司從國外被迫撤回資產的威脅分為五種類型。即:(1)正式征用,由政府接管企業(yè)財產,無論是否給予補償;(2)干預,政府對企業(yè)經營予以非經濟的管制;(3)限制,政府出于某種目的而對企業(yè)經營做出暫時的管制;()強制出售,政府威脅外國公司向當地企業(yè)或政府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出售一部分或全部資產;(5)重議契約,政府強制修改和變更與外國公司合作、合營的協(xié)議,而不予賠償

      進入21世紀以后,政治風險的研究多集中在對于東道國國內因素的關注。經濟全球化的興起為跨國公司的生產提供了新的環(huán)境,尤其是世界各國發(fā)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渴望,使得以革命、大規(guī)模內戰(zhàn)、政變、沒收、征用、國有化和凍結等為主的傳統(tǒng)極端型政治風險逐步減少,此類政治風險往往發(fā)生在經濟落后、發(fā)展不平衡的發(fā)展中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民族利益,東道國政策的變化、資源保護、經濟和政治報復、文化差異、第三國的干預、民族主義和宗教矛盾、各國內部的利益集團和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參與等非極端型政治風險則日益成為主流,這類風險在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都會存在鈔鵬:《對外投資的政治風險研究綜述例如,張貴洪、蔣曉燕認為:所謂跨國公司的政治風險是指由于東道國與母國(甚至第三國)政治、經濟、安全等關系發(fā)生變化、東道國政治和社會的不穩(wěn)定以及政策變化而導致的跨國公司跨國經營活動和價值受影響的可能性

      綜合以上的概念,我們可以將政治風險的概念界定為:“ 政治風險一般存在于跨國投資活動之中,其產生或發(fā)生大致與東道國的政治軍事事件或政策法律的制定與修改有關。政治風險是所有風險中最不可預測和防范的風險,并且一旦發(fā)生,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口信用保險——操作流程與案例》,中國海關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頁。。

      由于能源安全的嚴峻形勢,國內外關于國際能源合作,包括中俄能源合作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如中國國內專著有:《國際能源:政治與外交》[俄]斯·日茲寧:《國際能源:政治與外交》,強曉云主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鄭羽、龐昌偉:《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中俄能源合作——戰(zhàn)略與對策》戚文海:《中俄能源合作—戰(zhàn)略與對策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等。國內論文有:《俄羅斯油氣投資環(huán)境與中俄油氣合作潛力分析》羅佐縣、楊峰、張禮貌:《俄羅斯油氣投資環(huán)境與中俄油氣合作潛力分析》,《中外能源》2010年第7期。、《俄羅斯新一輪私有化的動因、特點與商機》胡仁霞:《俄羅斯新一輪私有化的動因、特點與商機》,《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0年第3期。、《油氣資源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以中俄原油管道為例》尚永慶、王震、李轅、鄧雯婷:《油氣資源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以中俄原油管道為例》,《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等。國外主要文獻有: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Strecker E Downs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Russian ederation Energy policies and Risks to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Patton, J R, “Russian ederation Energy Policies and Risks to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eaching and Practices Vol 2, No1, 2008 pp 658, hreat and Risk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Strategic roecastsough, M, Du Plesis, A, Kruys, G P, hreat and Risk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Strategic roecasts Pretoria: University of Pretoria, Vol 5, 2008,Managing Political Risk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iesBerlin。 上述文獻分別從中國和俄羅斯的國家政策、外交策略、經濟措施和文化影響等方面論述了兩國能源合作的現狀、問題和所采取的對策。這些文章主要從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中俄能源市場的互補性、合作的互利;第二,中俄油氣貿易的價格;第三,中俄、東北亞地區(qū)能源安全。endprint

      二、 投資俄羅斯油氣行業(yè)的政治風險分析

      本文的主要目標是分析投資俄羅斯油氣產業(yè)的政治風險。我們認為,在界定石油天然氣行業(yè)的特定政治風險因素時,政治風險因素應該能被靈活適用,以便能適應行業(yè)及投資者的特定微觀環(huán)境。圖1提供了界定油氣行業(yè)政治風險因素層次的簡略圖,主要分出東道國政治風險和本國與東道國政治風險兩個層次。東道國政治風險層次包含三個核心風險因素:政治及社會、經濟、油氣。政治及社會因素風險包括:政治環(huán)境、游戲規(guī)則問題、司法體系與法律問題、腐敗問題、對商業(yè)的行政壓力、國家控制戰(zhàn)略資產的整頓、資源民族主義、地緣政治風險、戰(zhàn)爭與安全問題。 經濟因素風險主要集中于經濟總體表現,而油氣因素風險主要分析東道國對外國投資在石油天然氣行業(yè)影響的案例。本國與東道國政治風險層次的分析將注重兩國關系如何能影響到油氣行業(yè)的投資。

      為了評估某特定行業(yè)的政治風險,必須考慮到“一個國家政治性的,包括那些所謂的社會性的決議、事件或狀況,將會影響到商業(yè)環(huán)境和公司損失錢財或減少收益的可能性一家公司所面臨的關于政治風險的核心問題是,這些風險難以被控制,戰(zhàn)爭、國民暴動、恐怖主義襲擊都無法被控制管理,甚至整個行業(yè)都無法控制它們。2008年7月《經濟學家》雜志發(fā)表的一篇題為《石油、政治和腐敗》的文章中指出“在油氣合作領域政治風險比自二戰(zhàn)起的任何時候都更為確實普遍、對生意人更為重要”

      1 政治環(huán)境

      東道國政策的連續(xù)和穩(wěn)定是海外投資者最關心的政治環(huán)境因素。作為政治風險的直接來源,東道國政府某些政策的改變就意味著政治風險的出現例如,有些國家對外國企業(yè)存在著潛在的敵意,這種敵意可能來自于民族主義哲學的信仰或出于對國家安全、利益、發(fā)展的考慮。2011年12月俄國家杜馬代表選舉后,俄國的政治形勢既讓人吃驚,又在預料之中。讓人吃驚的方面涉及到抗議運動的規(guī)模與情感程度、國家領導人及統(tǒng)一俄羅斯黨威信的下降速度。而預料之中的,是2010—2011年抗議運動中增長著的政治性,及2008—2011年間對俄國政府及政府首長活動逐步下降的支持率。負面進程也在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全民評級上反應了出來。很難單一地說,是什么引起了十二月中不滿度的增長:是世界經濟危機后積聚的經濟問題,或是早前政權與居民間某種不公開社會協(xié)議的遭破壞,還是近十年來社會機構的深度改變。抗議活動不斷升溫,可以認為俄國是處于某種政治不穩(wěn)定狀態(tài)。但普京被選為下一任俄國總統(tǒng),這意味著,未來六年將由這位總統(tǒng)決定國家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走向。該局面可認為是對外國投資者有利的,因為相似的方針得以保留,而一系列旨在改善投資環(huán)境的措施與計劃,將被實施。可以說,俄國進入了政治穩(wěn)定時期,只有極端強力的事件,才可能在全國的范圍上影響到局勢。

      2 游戲規(guī)則問題

      俄國市場中缺乏清晰成型的游戲規(guī)則,被認為是重大的風險(主要在于政權與商業(yè)的相互關系上),俄羅斯近幾年來對外國投資的法規(guī)不斷變更,不斷修改,對外國投資者不僅沒有增加優(yōu)惠,反而更加不利。對如此頗繁變更的外國投資法規(guī)政策,俄羅斯學者也評論說:“像游戲一樣,不斷地、每兩三個月就變更一次,這使嚴肅的外國投資者對俄羅斯法律的穩(wěn)定性越來越失去信心,這些法律不僅不能保護他們對許多經濟部門進行投資需要多年才能回收的利益,甚至連一兩年也不能保證”于國政:《外國在俄羅斯的投資情勢分析》,《東歐中亞研究》1996年第3期。。同時,由于在俄羅斯,政治對經濟有高度的影響,也決定了國家會時常干預商業(yè)活動。例如,俄國政治領導層會出于政治的考慮而“有目標”地反對一些公司(如尤科斯、殼牌、麥克爾等),使投資者定位混亂,并使國際評級對其確立了消極的評價。西方分析家認為類似狀況無論在燃料能源部門,還是在工業(yè)部門、銀行部門,都是典型狀況。缺乏可靠的法律體系,缺乏獨立的能保障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訴訟程序,使這一情況更為嚴重。

      總體上,正是這種與本國及外國商業(yè)的沖突,成為了對俄羅斯政治風險的負面評價。例如,在Doing business的評級中,根據結果,俄國于2012年排名112名(在181個國家中),各項指標低于東歐地區(qū)的平均水準。普京首次當選總統(tǒng)后,與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得到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在普京前兩屆總統(tǒng)任期內,俄羅斯先后修改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油氣產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包括《地下資源法》、《關稅法》、《外國投資法》、《產品分成法》及《限制外國投資法》等。通過這些法律的制定和修訂,俄羅斯的油氣資源,特別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油氣資源的開發(fā)權被牢牢地掌握在政府和國有企業(yè)手中。這些法律還賦予俄羅斯政府很大的管理能源產業(yè)的權限。例如,根據《限制外國投資法》設置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控制外資對俄油氣產業(yè)的投資行為

      根據新法,參與礦產、石油天然氣相關的大型項目的外國投資者,將有權持有不多于10%的股份。同時,如果政府允許,該份額可增加。對于戰(zhàn)略儲備也有明確的定義:它是石油儲備量達到七千萬噸(五億桶)或天然氣儲備量達到五百億立方米的礦產地。因此,活動于能源領域的投資者如果想要投資大型能源項目,不得不與兩家國有能源公司俄國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進行談判。但是與這些公司達成的協(xié)議也可能會被國家新限制所推翻,因為國家要求這些協(xié)議先獲其批準。國家批準通過所有程序可能需要最多六個月時間,并且必須獲得一系列國家機關的同意,包括國家安全局。

      3 腐敗問題

      與“游戲規(guī)則”問題相呼應的是俄國高度成體系的腐敗問題,許多專家機構都認為它是與俄國進行經濟對話、及俄國本身發(fā)展上的主要問題與最大風險。近年來俄羅斯各級政府官員和各級辦公機構貪污受賄現象日益普遍,并越來越公開化,在許多情況下,不施以賄賂就辦不成事。據俄羅斯內務部資料,犯罪團伙要把其非法收入的30%—50%用于收買國家官員。貪污受賄官員對外國人也不放過勒索。不管辦什么事不留下“買路錢”就不給“路條”放行。在最近幾年,盡管俄羅斯國內總是宣稱與腐敗做斗爭,但實際問題并未解決,這點可見之于各類綜合評級和直接的體制解析評價中,它們把腐敗作為俄國的重要風險。根據世界銀行在“腐敗控制”范疇上不同來源的指標顯示,俄國在腐敗問題,及反腐的強度與成效上,圖景是消極的。而且,在所有方面,俄國的情況比起巴西與印度來都更差,甚至差得多。這種高腐敗風險,自然會破壞進行“正當”生意的可能性。例如,2012年的國防部資產丑聞、俄國航天系統(tǒng)在研制格洛納斯系統(tǒng)時的資金挪用以及農業(yè)部俄國農業(yè)租賃公司的資金挪用。endprint

      對商業(yè)的行政壓力和資源民族主義

      在西方分析咨詢機構的眼里,俄國的風險因素中,與“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問題緊密交織著的是:國有化、經濟中“統(tǒng)制主義”的增長、國家對國內經濟生活的直接干預問題。在此,最引人關注的是俄國“再國有化”現象,它在近些年來引起越來越多的國外專家的討論,并成為最嚴重、最有增長勢頭的政治風險。首先,所有權法領域的不穩(wěn)定風險。其次,對專家團體來說也同樣重要的是,該風險與預期的國有企業(yè)效率的降低有關,它能直接反應在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和投資者收益上?!坝瓤扑拱浮币约皣@資源項目的爭斗使得西方分析家得出關于國家增強經濟調控、國家進攻大型商業(yè)的結論。因為西方投資者遭受攻擊,這一情形使所謂的“資源民族主義”感覺急劇銳化。因此,近些年來,國家對某些“戰(zhàn)略”資產及整個經濟部門增強控制的試圖,被認為是嚴重的政治風險。

      5 地緣政治風險

      所謂地緣政治風險主要指“中—俄—美”、“中—俄—歐盟”、“中—俄—日—韓”、“美—俄—中亞 ”等大三角關系對投資的影響。例如,俄羅斯與歐盟在多個領域中都是最為主要的合作伙伴。這一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歐盟不僅是俄羅斯的主要貿易伙伴,而且是俄羅斯主要的投資者和信貸者,還是俄羅斯能源設備更新、技術改進最主要的支持者。地緣政治的因素會影響到有關國家在俄羅斯的投資風險。目前,從政治風險評價角度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主要的消極因素從2008年8月俄格沖突轉變?yōu)槎韲c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關系的冷淡。而俄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在利比亞與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增加了俄國與西方的誤解與分歧。無論是美國還是俄國,大部分政治階層與分析團體認為,外高加索的局勢是對現有國際安全體制的沖擊。對美國來說,南高加索事件,是在它的一個重要區(qū)域中(從保障能源安全來看),因地區(qū)大國(俄國)為增加自己的軍事潛能和政治影響力而做出未預報的體制外行動,使得形勢不穩(wěn)的案例。自此,美國精英一致譴責俄國的“攻擊性行為”,認為它試圖改變高加索長久以來的力量平衡,并威脅修正后蘇聯地域的現有狀況。2008年8月后,大部分與俄國有關的政治風險的討論,都集中在地緣政治問題上。

      6 俄羅斯油氣因素風險

      盡管外國投資者在過去已投資于俄羅斯能源項目。但是,一些投資者同樣不得不面對俄羅斯政府不斷加強的控制這一部門的意愿。2013年5月普京第三次出任總統(tǒng)后,已先后出臺一系列措施,加大對石油等能源行業(yè)的國家控制力度,首先是把俄石油列為國家壟斷性戰(zhàn)略企業(yè)。普京直言,此舉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俄燃料能源綜合體實現占據世界能源市場主導地位的目標。其次,普京正式采納謝欽和國家天然氣集團公司總裁的建議,要求政府限制私營企業(yè)參與俄大陸架油氣田開采項目。根據要求,所有有意參與俄大陸架油氣開發(fā)的國內外私營油企,都必須先與俄石油或者俄國家天然氣集團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為進一步鞏固俄石油在國內乃至世界能源市場的地位,普京又下達特別指示,對NKBP實行了國有化。NKBP成立于2003年,當時受到了俄國總統(tǒng)普京與英國首相布萊爾的祝福,他們都參加了簽約儀式。然而,2007年5月,俄國自然資源監(jiān)察組控告NPBP未能在科維克金油田生產足夠的天然氣。開發(fā)油田的許可證由魯西亞石油持有,NKBP擁有其63%的股份。2006年,魯西亞石油從該油田生產15億立方米天然氣,而目標是90億立方米。根據許可證,項目必須向科維克金的所在地伊爾庫茨克州供應該體積數量的天然氣。公司原準備在2006年開始生產該程度的數量,但伊爾庫茨克州沒有那么大的需求,而計劃中通往中國的管道尚未建成。當NKBP申請建造由科維克金油田通往中國的管道時,Gazprom阻止了該項目,而當NKBP提出要改變許可時,俄國權力機關拒絕了提案。2008年3月,NKBP面臨了進一步的指控——這次是工業(yè)間諜,俄聯邦安全局逮捕了兩名BP員工,指控其為西方石油公司做間諜。 一些分析師認為,對NKBP的指控部分是捏造的。由于油價飆升,俄國政府開始推翻那些對俄國不利的協(xié)議。俄國外交部發(fā)表聲明指出,間諜指控與俄英間的外交爭端無關,逮捕只是執(zhí)法問題。根據最新的發(fā)展,BP已經宣布,它將嘗試出售NKBP俄國石油合資公司的股份,而買家將是俄國本土石油最大公司Rosneft。

      三、 中俄油氣合作的現狀及風險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能源安全和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fā)展是緊密聯系的。隨著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中國能源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國內能源生產不能滿足能源消費需求。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消費了2252億噸油當量,而石油與天然氣仍然是世界主要能源來源(約占60%)。除此之外,201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5%,而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128%。 在這種對外依存度高的情況下,以中東為油氣主要來源對中國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由于地理位置遠、中東油氣價格偏高、政治局勢動蕩不安,降低對中東產油國不斷上升的依賴性已成為中國能源安全的主要問題與目標。但是當今世界油氣生產地區(qū)很少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主要是俄羅斯與一些里海地區(qū)國家。 因此,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由于中俄互為最大的鄰國,與油氣資源豐富的俄羅斯開展能源合作有助于擺脫對中東產油國的依賴性,并且能幫助中國實現油氣來源多元化戰(zhàn)略。 從長遠來看,中國利用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前景廣闊,所以兩國都把對方視為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

      從俄羅斯方面來看,中國快速發(fā)展的能源市場對俄羅斯油氣產業(y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根據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的報告,俄羅斯2009年石油產量的18%(即約9千萬噸)是通過不同形式(即參加俄羅斯油氣公司的資本、建立合資公司、產量分配協(xié)議)被國外結構控制的。很明顯,外國投資在俄羅斯油氣產業(yè)的技術與金融方面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并且本產業(yè)的大部分新投資項目以國外貸款為主。 因此,俄羅斯除了向中國出口油氣產品以外,同時還會吸引到來自中國巨額的投資。在這一方面,俄羅斯通過針對中國能源需求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實施油氣田開發(fā)新項目,不僅可以發(fā)展本產業(yè),而且還可以促進這些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交通設施的建設、實現能源出口地區(qū)多元化、降低對歐洲能源市場的過分依賴。endprint

      中俄能源合作主要在石油與天然氣領域進行,并在本質上成為雙邊關系的核心。俄羅斯把中國看成未來自己能源資源,主要是石油與天然氣的消費者。盡管俄羅斯多年來積極地在中國市場推廣烴類產品,但是兩國間的能源合作進展極為緩慢,而規(guī)模對雙方來說又很小。當今,中俄能源合作主要集中于烴類產品貿易上,包括兩個大項目:通過石油管道,把石油從斯科沃羅季諾(俄國)運往大慶(中國);通過天然氣管道“阿爾泰”提供天然氣。石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大慶”(是ESPO“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主管道的分支,連接著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的礦床與納霍德卡城的卡茲米諾油港)。管道從斯科沃羅季諾城(俄國阿穆爾州)開始,經過漠河邊界站,之后在中國境內前進,到達大慶(中國)。石油管道長度為102公里,包括俄國境內的6公里與中國境內的960公里,流量為一天2萬噸。石油管道的建設,由中石油(CNPC)出資信貸,計250億美元,于2010年9月完工。2010年9月—10月,管道中填充石油,并從2011年1月起開始商業(yè)運作,往中國供應俄羅斯石油。該供應為政府協(xié)議,根據中石油與Rosneft、ransneft的合同來實施。根據合同,上述俄國公司應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石油,為期20年。到2011年,已供應約1500萬噸。而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阿爾泰”只計劃從西西伯利亞往中國提供年30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且順路為一些西西伯利亞地區(qū)供氣。天然氣管道計劃于2012年運營。但由于雙方就價格條件未能達成一致,該計劃的實施前景不明。

      目前的中俄油氣合作,從中國的角度看,購買俄大型油氣公司的股份以及參與產品分成項目的前景并不樂觀。在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中,只有達到10%的股權比例才能參與公司的管理;達到25%的股權比例,才能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擁有否決權。最近幾年,俄羅斯政府明顯加強了對能源資源的控制,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收購俄羅斯油氣公司的大額股份風險較大岳小文因此,在看到俄羅斯豐富的石油資源的同時,還必須考慮諸多的政治風險因素。例如,政治上具有潛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政策變動頻繁且執(zhí)行缺乏保障;外匯管制過于苛刻;稅負過重且稅制復雜;缺乏吸引外資的措施條例;貪污犯罪橫行;行政效率低下,等等??梢哉f,在俄羅斯,除了地下的油氣資源是不變的外,沒有什么是不可改變的,所有與開發(fā)這些油氣資源有關的政策和條件都是不穩(wěn)定的。巨額投資和極大的風險是石油公司在俄羅斯進行油氣投資所必須面對和克服的困難。因此,中國對俄的油氣投資必須考慮以下的政治風險因素袁正之

      首先,在雙邊關系層面缺乏互信。盡管2001年俄羅斯與中國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SCO),但12年來,中俄在政治、經濟、安全與能源領域的關系上,并未有所突破。如今,中俄間主要是宣傳性的合作,以官方會晤、聲明、示范活動為主要形式,而本身關系幾乎沒有通過政治、安全、經濟及能源領域的實質內容所加強。甚至,如果把當今的中俄親密與20世紀60—80年代中蘇交惡時相對比,可以發(fā)現,只是取消了普遍的緊張感、調整了邊境爭端,及貿易額的增加。

      由此可以判斷,中俄兩國確實缺乏共同的長期利益。中俄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長期同盟關系,甚至有對抗的內容:短暫的親密之后交替以急劇冷化(如果不是尖銳的)的雙邊關系。俄羅斯所宣傳的“戰(zhàn)略合作”并非植根于長期的共同利益領域,而是作為增強自己與西方對話時的手段。在地緣政治上,俄羅斯認為中國與其競爭中亞。中國越來越多地利用上合組織,來對某些中亞國家進行“政治軟禁”。能源上,中國盤算著從俄國與哈薩克斯坦在中亞石油市場競爭中、以及俄國與土庫曼斯坦在天然氣市場的競爭中獲得好處。

      在上述情況下,很難建立一種中俄互相信任的氛圍,若沒有這種氛圍,則很難建立雙方在能源乃至整個經濟領域的長期合作關系。其結果是,當今的中俄油氣合作對兩國非石油天然氣行業(yè)不同層面上的合作進程沒有任何帶動作用,無法刺激中俄經濟關系的實質發(fā)展。正因如此,許多中俄石油天然氣行業(yè)中的合作項目沒有獲得發(fā)展,有時甚至碰到“無法克服”的障礙。

      其次,在俄羅斯,主要存在二種論調影響著中俄開展油氣合作:首先是中國掠奪論(或稱能源依賴論)。有些俄羅斯人認為,中俄油氣合作是中國對俄羅斯能源的掠奪,他們要保護自己的資源,保護自己的環(huán)境,因此對中俄合作抱消極、觀望或保留態(tài)度。例如中俄原油管道的“變線”,就是很明顯的事例——眾所周知,本世紀初,中俄經過多年合作研究和談判,達成中俄原油管道“安大線”方案。本來,這一合作是有利于雙方的經濟合作的,可俄羅斯人總覺得是在幫助中國解決因大慶資源枯竭所產生的問題。于是,日本人乘虛而入,趁機游說俄羅斯政府、游說俄羅斯企業(yè)、煽動俄羅斯環(huán)保組織、教唆俄羅斯鐵路運輸企業(yè)等利益集團,以提供135億美元政府低息貸款(后來又答應增加70億美元)為誘餌,讓俄羅斯人一會兒覺得“安大線”的實施是給了中國一個“金娃娃”,一會兒又覺得對俄羅斯境內的環(huán)境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一會兒又覺得管道輸送會造成鐵路系統(tǒng)利益“巨損”。最終使俄羅斯改變了管道線路,由“安大線”變?yōu)椤鞍布{線”,最后確定為“泰納線”。

      再次是中國威脅論。不少俄羅斯人直接或潛意識地認為,中國對俄羅斯是一種威脅。他們認為中國對遠東輸出勞務是威脅,中國主動找俄羅斯談油氣合作也是威脅。因此結果往往是,中國人主動找上門的事,基本不成。例如,200年尤科斯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尤科斯公司破產,資產被拍賣。中國油企參與競購尤科斯旗下的尤甘斯克公司7679%的股份。在最后階段,中國油企被勸退,交易“泡湯”。這是因為在競購過程中,俄羅斯國內出現一種論調,認為參與投標的中國油企有政府背景,這對俄羅斯的戰(zhàn)略資源行業(yè)是一種威脅,因此中國油企的此次競標早已被俄方非公開地否決了劉貴洲:《公共外交:中俄油氣合作的助推劑》,《國際石油經濟》2012年第10期。。

      最后,考慮到俄羅斯經濟極度依賴石油天然氣部門,而自然資源又是有限的,所以任何戰(zhàn)略投資,以及相應的國外公司對該部門自然資源的控制,都會被俄羅斯視為威脅。中國公司在嘗試投資于俄國石油工業(yè)時,不止一次碰到了嚴重阻礙。中國首次嘗試獲取俄羅斯油氣資源是在2002年,當時俄羅斯政府拍賣“斯拉夫石油公司”的國有股份(795%)。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向拍賣會提出申請,準備支付比任何俄國公司都高兩倍的價格??死锬妨直硎痉磳Α=Y果,Investoil公司勝出,隨即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與NK又持有了該股。兩年之后,中石油花費2億美元求購Offshore Victory Oil,奧倫堡Stimul公司的主要股東。但再次遭受失敗,反壟斷部門阻止了這次交易,而公司被Gazprom收購。盡管后來,中石化取得了“薩哈林3”的份額,但之后,中石化停止了“薩哈林3”項目的勘探,當時的伙伴是Rosneft。所有技術專家被從項目中召回,因為地質勘探結果顯得不令人滿意。endprint

      盡管俄國政府鄭重地宣稱,想要盡一切可能來改善投資環(huán)境,并歡迎所有領域的外國投資者,包括石油天然氣行業(yè)的投資者,但事實上,它指的是吸引先進技術以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石油天然氣礦床,并與外國公司分攤相應的風險。可以發(fā)現,向俄羅斯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提供財政資金,并不總能成為使俄國政權同意吸納外國公司共同開采烴類產品的充分條件,而擁有先進的能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礦床的技術,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優(yōu)勢??梢哉f,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并不具備類似的競爭優(yōu)勢,不能為俄國提供必要的先進技術。

      由上可見,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更多地遵循著國際政治的邏輯,而非國際商業(yè)的邏輯,因此,這一領域中的每一步都伴有政治風險,而投資的成功更多是取決于中俄間的政治關系。

      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一對比較成熟的大國關系,大國、鄰國相處有相當的復雜性,國際關系大變動、大調整的深刻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在中俄關系中引發(fā)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難免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會對發(fā)展兩國經貿關系產生負面的影響,這種影響同時也會直接反映到中俄油氣合作上來,因此我們要繼續(xù)深化中俄之間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增強雙方的政治互信,為中俄油氣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環(huán)境。

      (責任編輯:顧奕君瀟湘子)

      Abstract: Political Risks indicate the extent of perilous on assets when these assets in the condition of oversea investment, loan & trade activities, it originated from the value change of exposed foreign assets Russia has abundant oil & gas resources, Russias strategy on oil & gas cooperation has a intimate relations with its internal condi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oreign oil enterprises will face general political risks except their own solid economical capacity & technological base China & Russia owns a good economical complementarily for their cooperation on oil & gas field, for the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hinas oil & gas supply, China & Russia oil & gas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risks in Russias oil & gas industry

      Keywords: Russia;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Political Risksendprint

      盡管俄國政府鄭重地宣稱,想要盡一切可能來改善投資環(huán)境,并歡迎所有領域的外國投資者,包括石油天然氣行業(yè)的投資者,但事實上,它指的是吸引先進技術以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石油天然氣礦床,并與外國公司分攤相應的風險??梢园l(fā)現,向俄羅斯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提供財政資金,并不總能成為使俄國政權同意吸納外國公司共同開采烴類產品的充分條件,而擁有先進的能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礦床的技術,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優(yōu)勢。可以說,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并不具備類似的競爭優(yōu)勢,不能為俄國提供必要的先進技術。

      由上可見,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更多地遵循著國際政治的邏輯,而非國際商業(yè)的邏輯,因此,這一領域中的每一步都伴有政治風險,而投資的成功更多是取決于中俄間的政治關系。

      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一對比較成熟的大國關系,大國、鄰國相處有相當的復雜性,國際關系大變動、大調整的深刻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在中俄關系中引發(fā)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難免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會對發(fā)展兩國經貿關系產生負面的影響,這種影響同時也會直接反映到中俄油氣合作上來,因此我們要繼續(xù)深化中俄之間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增強雙方的政治互信,為中俄油氣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環(huán)境。

      (責任編輯:顧奕君瀟湘子)

      Abstract: Political Risks indicate the extent of perilous on assets when these assets in the condition of oversea investment, loan & trade activities, it originated from the value change of exposed foreign assets Russia has abundant oil & gas resources, Russias strategy on oil & gas cooperation has a intimate relations with its internal condi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oreign oil enterprises will face general political risks except their own solid economical capacity & technological base China & Russia owns a good economical complementarily for their cooperation on oil & gas field, for the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hinas oil & gas supply, China & Russia oil & gas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risks in Russias oil & gas industry

      Keywords: Russia;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Political Risksendprint

      盡管俄國政府鄭重地宣稱,想要盡一切可能來改善投資環(huán)境,并歡迎所有領域的外國投資者,包括石油天然氣行業(yè)的投資者,但事實上,它指的是吸引先進技術以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石油天然氣礦床,并與外國公司分攤相應的風險??梢园l(fā)現,向俄羅斯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提供財政資金,并不總能成為使俄國政權同意吸納外國公司共同開采烴類產品的充分條件,而擁有先進的能開發(fā)難于施工的礦床的技術,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優(yōu)勢。可以說,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并不具備類似的競爭優(yōu)勢,不能為俄國提供必要的先進技術。

      由上可見,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更多地遵循著國際政治的邏輯,而非國際商業(yè)的邏輯,因此,這一領域中的每一步都伴有政治風險,而投資的成功更多是取決于中俄間的政治關系。

      中俄關系是當今世界一對比較成熟的大國關系,大國、鄰國相處有相當的復雜性,國際關系大變動、大調整的深刻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在中俄關系中引發(fā)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難免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會對發(fā)展兩國經貿關系產生負面的影響,這種影響同時也會直接反映到中俄油氣合作上來,因此我們要繼續(xù)深化中俄之間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增強雙方的政治互信,為中俄油氣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環(huán)境。

      (責任編輯:顧奕君瀟湘子)

      Abstract: Political Risks indicate the extent of perilous on assets when these assets in the condition of oversea investment, loan & trade activities, it originated from the value change of exposed foreign assets Russia has abundant oil & gas resources, Russias strategy on oil & gas cooperation has a intimate relations with its internal condi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oreign oil enterprises will face general political risks except their own solid economical capacity & technological base China & Russia owns a good economical complementarily for their cooperation on oil & gas field, for the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hinas oil & gas supply, China & Russia oil & gas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risks in Russias oil & gas industry

      Keywords: Russia;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Political Risksendprint

      猜你喜歡
      俄羅斯
      在俄羅斯感受“五一節(jié)”
      俄羅斯貓展
      戰(zhàn)機在敘被擊落惹惱俄羅斯
      另辟蹊徑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
      2012——俄羅斯別無選擇
      同舟共濟
      嚴防死守
      墻怎么倒了
      欲蓋彌彰
      大埔县| 肇源县| 仁怀市| 新田县| 兴文县| 安化县| 怀来县| 长乐市| 修文县| 蕉岭县| 梅州市| 南丰县| 镇原县| 永登县| 云龙县| 楚雄市| 资源县| 游戏| 乌恰县| 周至县| 保山市| 墨玉县| 巫溪县| 长垣县| 彭阳县| 满洲里市| 绥德县| 牡丹江市| 武平县| 宜宾市| 枣强县| 舟山市| 福安市| 三门县| 阳春市| 叶城县| 自贡市| 炎陵县| 阿城市| 旌德县|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