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權+董吉旺
隊列隊形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必要形式,也是日常集體活動必不可少的組織手段和方法。在整個小學的體育教學中,一年級的隊列隊形的教學又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內容。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隊列隊形教學內容也是學生最不想學的內容。我們如何將枯燥的教材趣味化、生動化,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熱情,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隊列隊形學習呢?
筆者通過實踐和研究,探究出了 “要點記憶”教學方法,即運用各種簡便實效的方法幫助學生記住動作要領,學會動作技術,同時又不失練習趣味性,可謂“一箭雙雕”。
1.口訣法
在平常的隊列隊形教學中,我們發(fā)現低學段的孩子對于教師生硬的動作講解示范不能很好的理解。他們更喜歡生動形象,富有韻律的“語言+動作”描繪??谠E法正是根據該段兒童這一基本心理特點,將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技術的要領和方法經過綜合提煉,加工整理編寫成通俗易懂的“諺語”(歌訣)傳授給學生。在隊列隊形教學中運用口訣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加深對動作的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在教學《稍息》時,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記住動作要領,教師以此引入了口訣法。通過教師“念”口訣,學生“做”相應動作來增添學生練習趣味性,使學生通過口訣“左腳向左出一步,兩腳開立同肩寬。兩手互握放體后,左手握住右手腕”來掌握“稍息”這個動作。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老師要教大家什么本領呢?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好不好?”
生滿心歡喜地答道:“好!”
師:“老師念口訣,你們根據老師的提示做出動作,比一比誰先猜出來?!?/p>
師念口訣:“左腳向左出一步,兩腳開立同肩寬。”
教師適時做些肢體提示,生根據教師提示作出相應動作。
師繼續(xù)念口訣:“兩手互握放體后,左手握住右手腕”
教師用肢體和語言進行提示,生根據教師提示作出相應動作。
師:“猜出來了嗎?是什么?”
生興奮地異口同聲道:“稍息?!?/p>
師:“下面我們一起邊大聲念口訣邊跟著做動作?!?/p>
……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口訣生動形象、簡明扼要、易懂易記、富有韻律等特點,不僅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更有利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2.條件反射法
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我們的一切培育、學習和訓練,一切可能的習慣都是很長系列的條件的反射。”他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后,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谝陨显?,結合教學實際,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條件反射法指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刺激強化某一動作,使他們之間有一個相互聯系的條件反射。
案例:在教學《原地踏步走》時,低學段學生經常分不清該先提哪一只腳,即使你告訴他(她)先提左腳,但下一次他(她)又會做錯,致使踏步走步伐混亂。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先抬左腳的習慣,同時方便學生記憶,教師先讓學生舉起拿筷子會寫字的右手,在右手掌心貼上一個“○”,在左腿膝蓋上方也貼上一個“○”,接著告訴學生:“這兩個‘○代表兩塊吸鐵石,我們要讓兩塊吸鐵石吸在一起?!比缓髮W生興奮地按照教師的要求用右手的“○”和左腳 的“○”,為使吸吸鐵石的動作更有節(jié)奏感,教師又根據“口訣法”自編兒歌指導學生邊“吸”邊大聲念“我吸我吸我吸吸吸”。在學生樂此不疲地練習中,原地踏步走先提哪只腳的問題悄然解決。當學生聽到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后在抬起右手的同時左腳也會反射性地抬起。
我們常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條件反射法不僅簡便了學生對動作的記憶,同時又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動作技能,可謂“兩全其美”。
3.步驟法
步驟法指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把一個完整的動作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或幾段進行練習的方法。其可以簡化教學過程,便于學生記憶,有利于加強動作困難部分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學生能更快地掌握動作。
案例:在教學《二列變四列橫隊》時,教師用歌謠的形式把動作合理地分解成三部分,使動作變得簡單明了,易于記憶便于掌握。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二列變四列橫隊,我們把它分成三個數字?!?/p>
生用好奇期待的表情望著教師。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一是左腳向后退,頭正身直臂夾緊。二是右腳向右跨,兩腳平行身挺拔。三是左腳卡右腳,看誰做的快又好?!?/p>
教師帶領學生分步進行練習,待學生熟悉步驟后再進行完整練習。
步驟法通過動作分解學習而起到降低難度的要求,更能貼近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學習動作技能的自信心和對體育學習的熱情。
(浙江省慈溪市第三實驗小學 315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