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珥
從1937年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到2013年年底大熱的《冰雪奇緣》,迪斯尼迎來送往了12部公主電影,共13位公主。她們并沒有情節(jié)和性格上的傳承,但正是她們形象變遷,為迪斯尼的類型電影劃出一條非常清晰的軌跡,即女性形象的提升。
《冰雪奇緣》中,阿倫戴爾王國中生活著兩位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擁有制造冰雪的能力,為了不讓妹妹受到傷害,她們的父母隔斷了她們的聯(lián)系。直到艾莎加冕為女王,兩姐妹相見。當聽說妹妹要和只有一面之緣的王子結婚時,姐姐一怒之下跑到了山里,建造起屬于自己的宮殿。安娜尋回了姐姐,也最終見識到王子的真實面目。
這是迪斯尼公主電影中第一次讓親情主題大過了愛情主題?;仡櫧?0年的歷程,從備受后母折磨、被王子吻醒才能得救的《白雪公主》走到這一步,迪斯尼可謂緊跟了社會發(fā)展潮流。
迪斯尼的第一位公主“白雪公主”,“肌膚如白雪,黑發(fā)如檀木,嘴唇如玫瑰”,除此之外,她毫無頭腦,在宮里被后母輕易折磨,出宮后在森林里都迷了路。與此相同的還有“灰姑娘”,同樣被一位強悍的后母把持了自己的生活?!八廊恕睕]有好到哪里去,她雖然父母健全,但惹怒了一位壞心腸的仙女,被詛咒18歲死于紡錘之下。
她們得救的唯一方式就是有一位英俊的王子“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她們,愛上了她們,并用自己的真愛拯救了她們。幾十年后,《冰雪奇緣》借用了這個橋段,但將其徹底反轉,一見鐘情的王子其實心懷不軌,拯救公主的卻是公主的妹妹。
1989年,迪斯尼制作的《小美人魚》相對前三部公主電影來說,卻有了超越。人魚公主不再被動地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為了找到王子不惜喝下魔藥,忍受用腳走路的劇痛。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公主則顯示出救父舍身的驚人勇氣。隨后,迪斯尼一口氣推出了三位少數(shù)族裔公主,《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風中奇緣》中的印第安公主,《花木蘭》中的中國公主(實際是平民之女),直到2009年《青蛙公主》中出現(xiàn)了黑人公主。
但無論公主是爬上岸,換了膚色,還是披上戰(zhàn)袍保家衛(wèi)國,公主的終極目標都是找到一位王子。“從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下去”的神話并沒有因為自身能力的改變而改變。
2000年之后的迪斯尼公主電影,一直在尋找轉型之路,經(jīng)過《青蛙公主》《長發(fā)公主》《勇敢傳說》,到《冰雪奇緣》,算是完成了根本的轉身。
轉型的結果之一,就是消解了傳統(tǒng)的“公主”形象。她既不特殊也不矯情,雖然時不時要面對是否繼承大統(tǒng)的選擇,但其根本核心是與所有人都相關的問題:我是誰,我要什么。身份與自我的全部復蘇,才讓公主們想開一家餐廳、走下禁閉的高塔或者拒絕王位?!侗┢婢墶防?,對個人身份的追尋是這部動畫片的真正主題,它甚至都與女性主義無關,而是基本的人權。
這九部電影中,對于愛情的描繪也耐人尋味?!肚嗤芄鳌分型踝記]有追求公主,而是和平凡的女主角在一起了;《冰雪奇緣》里,王子變成了壞人,最終牽手公主的是個挖冰的窮小子。迪斯尼想傳達出清晰的價值觀:“公主”不再代表統(tǒng)一的身份特質,每一位公主都不一樣,她不一定出身名門(《青蛙公主》),也不一定沒有煩惱(《長發(fā)公主》),更不一定嫁了王子(《冰雪奇緣》)。她和大多數(shù)普通的女孩一樣。
唯有等到長大后,我們才會看到迪斯尼的局限,它設置了太多的條件來允諾的美好世界,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xiàn)。不過在那之前,迪斯尼動畫片不動聲色的進步,仍然對兒童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套用秀蘭·鄧波兒的話,“不管她們美麗還是丑陋,貧窮還是富有,她們都是公主——每個女孩都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