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西特約記者 興 祖圖片說明:“黑金城”歷經幾百年風雨而保存完好。 奧羅普雷托又叫“黑金城”,是巴西東南部以礦產豐富著稱的米納斯吉拉斯州(以下簡稱米納斯州)過去的州政府所在地。奧羅普雷托建于1698年,是一座山城,海拔1100余米,曾經是巴西歷史上淘金熱的發(fā)源地,由于出產的黃金表面有黑色光澤,被稱為“黑金城”。奧羅普雷托城中建筑多為巴洛克風格,窄小的街道隨地形高低起伏,歷經幾百年的風雨而保存完好。1980年“黑金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如今這座人口近7萬的山城已經成為巴西一個旅游勝地。記錄“黃金時期”的沖突同米納斯州的其他歷史古城一樣,“黑金城”也是隨著17世紀末深入巴西內地尋找黃金和寶石的葡萄牙騎士探險隊伍抵達而形成聚落。這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城市是伴隨著歷史上著名的“黃金熱”而發(fā)展起來的?!皧W羅普雷托”在葡萄牙語就是黑色金子之意?!昂诮鸪恰币粠Оl(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傳出后,巴西沿海各地,甚至遠至葡萄牙的淘金者蜂擁而至。從此,展開巴西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但也因利益爭斗,發(fā)生了各式各樣的勢力沖突與暗殺事件。根據文獻記載,當時巴西開采黃金的范圍超過200萬平方公里。葡萄牙為確保殖民地開采黃金的絕對獲利,設立鑄金所,禁止金粉在市面上流通,且規(guī)定每年上繳的稅金不得少于1500公斤黃金;假如達不到目標,民眾就得自掏腰包補足。米納斯州對葡萄牙壓榨的不滿情緒高漲,獨立意識日漸抬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同年,一群人密謀計劃刺殺當時的米納斯州州長??上÷叮腥硕急徊痘虮粴?,后人予以立碑紀念。歷史學家艾琳·卡布拉爾表示,許多人不知自由之可貴,將自由棄之如敝屣;而“黑金城”正是一處讓人們緬懷過去,甚至對自己根源產生認知的地方,對從前為爭取自由奮不顧身的歷史、政治人物多一層認識。人們在礦坑中“淘金”“黑金城”有大大小小3000多處礦坑,有的只有兩三米深,現(xiàn)在多已被雜草覆蓋。還有一些如“奇克雷”和“許愿井”等坑道較長的礦坑,對外開放參觀?,F(xiàn)在,人們可以乘坐小火車參觀,礦坑里面大多潮濕、狹窄。坑道內仍可見金沙,石壁上的坑洞是黑奴過去用來擺放蠟燭和保護神像的地方。供游人參觀的老礦址,一般會設置一個淘金池,備有幾件傳統(tǒng)工具供游人一試身手,池子里是真正的金礦沙,淘出的金子可以歸為已有,但機會只有一次。18 世紀,“黑金城”有這樣一位淘金者,他深受黑人的愛戴,人們叫他“黑奴王”?!昂谂酢睆?702年開始挖掘一處山洞,一直挖到1776年。在此期間,他從山洞里挖出25噸黃金,并用這些黃金所賣的錢把整個山洞買下來,又贖得了他的太太和子女的自由。后來,他們慢慢地把黃金存儲起來,替和他一起挖洞的43位非洲人贖回了自由。“黑奴王”曾經工作的礦洞已經廢棄了近百年,洞口的保護神是一位黑人形象。陰暗潮濕的礦井里雖然鋪設了一些照明用的燈光,但走在里面仍然舉步艱難。有些地方人要趴著才能夠過去。不時聽見人們彼此提醒著:“要爬過來,慢點”。據說這個洞共有8平方公里,無法計算長度。在這8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洞穴。走過200多米,礦洞突然開始直著向上延伸。礦洞的高度不足1米,爬過約50米之后,礦洞豁然開朗,有約10平方米的空間,圍繞此處向巖層的不同方向又放射出若干礦洞。“黑金城”特產“帝王玉”“黑金城”所在的米納斯州,在葡語中是“總礦山”的意思,以盛產各種礦石而聞名。在一家礦石博物館中,收藏著該州發(fā)現(xiàn)的上千種礦石,例如金剛石、黃水晶和紫水晶,一種學名叫“托帕斯”的黃水晶尤其珍貴。當地出產一種名叫“帝國托帕斯”的礦石,也叫“帝王玉”,全世界唯有黑金城才有。這種“帝王玉”的特點在于除了具有一般“托帕斯”的黃色以外,里面還帶有酒色,且硬度大。巴西沒有一座殖民時期的城市像“黑金城”一樣保存得這么完整,房屋的建筑結構仍以石頭、土塊和木條為主,且外觀仍留存著當時的面貌。而作為當時人們重要心靈寄托的宗教信仰,則促使“黑金城”內興建了大大小小超過20座教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圣佛蘭西斯科小教堂和卡摩圣母院??ú祭瓲栒f,“黑金城”是一個滋養(yǎng)眼睛、靈魂與精神的地方,在群山懷抱中美麗又神秘,而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