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隋言的這篇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上借用了電影“蒙太奇”的表現(xiàn)手法,利用“我”恍惚的意識,通過“我”想象出來的冥境,想象出來的親人表現(xiàn),結(jié)合現(xiàn)實中的實景實情,把小說的意境和思想內(nèi)涵成功表現(xiàn)了出來,直抵人心,令讀者達到了身臨其境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有意識流超現(xiàn)實主義的風(fēng)格。這種手法不是簡單的敘述,而是通過復(fù)雜的影像展示,讓讀者自己去品悟影像中所示深意,把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作者所要宣泄的情感,悄然地滲透給讀者,由讀者自己更多地去品評,結(jié)論讓讀者自己下,使讀者在品評中得到了更大的滿足。而中間的插敘部分既對主要情境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詮釋,又給作品增加了立體層次感,讓作品脫離了平鋪直敘的窠臼。小說在這此重要性解釋性材料展現(xiàn)給讀者后,變得富有趣味了。讀者閱讀此解釋材料后,逐漸品味出作品先前的情節(jié)趣味,使讀者對作品有了反芻的空間和藝術(shù)享受!
突發(fā)的自然災(zāi)害使“我”成為一名孤女,意氣的出走使“我”陷入沒有愛情的婚姻,生活在平庸之中。
同多數(shù)孤兒一樣,親情的缺失是一種無法彌補的痛,“我”對親人的思念,在“我”即將死去時,以恍惚的意境出現(xiàn),這種意境的出現(xiàn),應(yīng)是多少場思念親人之夢的重疊,多少次痛苦思念的積累。也昭示出這場怪病的根源:無法排解的對親情的思念之苦。
這種痛苦,多數(shù)孤兒會因為愛情的滋潤,兒女親情的滋補而漸漸傷愈。但“我”沒有這么幸運:因為感恩和無家可歸嫁的丈夫是大“我”二十多歲的人力車夫,年齡的差距,生活的壓力,和對青梅竹馬亦親亦愛的小寶哥的難以忘卻,導(dǎo)致可供愛情存在的空間太小。無需太多解釋,“我”病時,臨終前,床邊始終不見兒女的身影,或是沒有,或是情感疏離,總之是給人孤苦之感。而逝去親人們對我來冥界的善意拒絕,也真正體現(xiàn)了親人之間的真愛,“你還是回到你原來的地方不要再出來了?!弊尅拔摇备酉胪麄儓F聚!
這種思念親人之痛,時時在浸泡“我”的心,消耗著“我”的心神。而沒有激情的生活,又讓“我”了無生趣,面對“愛護我像愛護一個小孩子一樣”的丈夫,“我”感恩,“我”只能努力做一名好妻子,努力去回報他。對小寶哥亦親亦愛的思念,“我”無法對丈夫言說,只能向鞋匠朋友傾訴,只能把亦親亦愛的小寶哥壓在心底,盡力忘卻!但青梅竹馬,且有救命之恩的緣分如何能夠忘卻?這種被壓抑的思念讓“我”痛苦得無法抵擋,無法呼吸!而“恍惚”中始終沒有出現(xiàn)小寶哥的身影,則正是這種自我克制的體現(xiàn),須知,用理智來克制自我精神的渴求,是一種最殘酷的精神掙扎,是最消耗人心神的一種精神折磨。這種殘酷的自我精神禁錮,從少年成家時一直持續(xù)到中年,終于,“我”再無力抵擋,開始在精神上自我放逐,尋找精神的解脫。終于,“我”心血熬盡,身體不支將亡。而在彌留之際,“小寶哥”的及時出現(xiàn),“菊花碗”的及時響起,讓我又聽到了親情的召喚!又有了生的動力!
讀完這篇作品,我耳畔不由得響起王菲的《我愿意》!不知是“恍惚”使我對王菲空靈的歌聲有了更深的領(lǐng)會;還是《我愿意》使我對“恍惚”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總之,我已醉在其中!——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如影隨形 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轉(zhuǎn)眼 吞沒我在寂默里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如影隨形 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轉(zhuǎn)眼 吞沒我在寂默里我無力抗拒 特別是夜里 喔 想你到無法呼吸——。
(責(zé)任編輯/白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