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讀者,新婚期鬧著要離婚,因為婆媳不和。不過,她家的婆媳矛盾有那么點特殊:別人家的媳婦是抱怨婆婆對自己不好,她則是抱怨婆婆對自己“太好”!
小兩口的新家住得距離公婆家不太遠,從蜜月旅行回來開始,婆婆開始雷打不動地做一件事:除去周六日,每天早上七點鐘,拎上早點,準時去敲兒子兒媳的門。敲一敲,側(cè)耳聽里面有沒有動靜。若是沒有動靜,繼續(xù)敲。直敲到里面有拖鞋敲地的腳步聲,她便把早點掛在大門把手上,自己再悄悄地下樓去……
小兩口的鄰居們,一直稱頌這位好婆婆,說現(xiàn)在的婆婆能做到這樣子,實在不容易,既照料了兒子兒媳的生活,又沒有介入他們的生活,真是難得!
這位兒媳婦,卻聲稱被好婆婆“折磨”得崩潰了:“每天七點鐘,雷打不動的敲門聲,擱誰身上都受不了!有時候想多睡會兒也不行,外邊的敲門聲容不得你多閉會兒眼睛。時間長了,搞得我們連周六日也是一樣,一到七點馬上驚醒,雖說是給我們送早餐,可那早餐天天包子油條小米粥,吃到膩煩,偶爾想換換口味都不行!跟她說了多少次,一點兒用也沒有,照舊!現(xiàn)在我跟老公,每天早上起床總是會吵架。這太細心的婆婆也會讓人受不了!”
我們總會遇到類似的“媽”,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到頭了還弄得兒女煩悶不堪。家里這點事兒,有趣之處就在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站在各自立場上訴完委屈之后,外人似乎都能感受到他們的不容易。所以,才清官難斷家務(wù)事。
越是老年人,越有控制欲,這種控制欲常常表現(xiàn)在對子女生活的干涉和操控上面。
老年人的控制欲分為兩種:一是硬控制,一是軟控制。
硬控制較為容易理解,就是所謂的老年人用強硬的態(tài)度要求子女聽從自己的意見安排,所謂老年人的固執(zhí)己見,也是硬控制的呈現(xiàn)形式。
軟控制則是一種具有溫柔殺傷力的控制法。就比如上面提到的這位婆婆,每天早上起床準時去敲兒子兒媳的門,帶上她認為好吃的早點,這其實就是傳導(dǎo)給子女們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規(guī)律,她從來沒有運用強硬的方式和態(tài)度,可卻潛移默化地令子女的生活規(guī)律跟隨著她的生活習(xí)慣在走。
還比如,生活中很多為人父母者,習(xí)慣性地會大包大攬地為子女處理很多事情,替子女安排好一切的生活事項,實則這也是一種軟控制,因這一切的背后,除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之外,還有一點點潛在的心理意圖——那便是父母渴望能在子女的生活中占有更多的位置,他們希望能在子女一生的生活中都扮演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之間,永遠在進行一場拉鋸戰(zhàn):父母們永遠希望能更多地擠進子女的生活中來,子女們則總是希望有自己的私生活,能更多地遠離父母親。
說到底,老年人更缺乏安全感,他們更希望不要在感情上被子女拋棄。所以,不想讓父母控制你,首先要學(xué)會讓他們安心。若你能做到常常去敲他們的門,主動去關(guān)心他們,為人父母者,也才真能學(xué)著睡個懶覺。
這個問題值得所有兒女們反思:讓父母變得那么勤快,一定,是你太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