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政
自從香榭麗舍大街擠滿買名牌包的中國闊太,戛納紅毯也擠滿了來露臉的中國女星。每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紅毯成為中國女星爭搶風頭、聚集人氣、搶奪版面的利器。
范冰冰用卜柯文的“仙鶴裙”,高圓圓穿祈剛設(shè)計的“喜上眉梢”裙子,張靜初披上勞倫斯·許的“孔雀”禮服……穿的滿堂喝彩、穿的貽笑大方,各種悲喜劇在60米長的紅毯上展開。
兩代“謀女郎”的戛納對壘
5月17日的戛納小鎮(zhèn)第67次喧囂起來,紅毯之上燈光閃爍,美人如簇。兩代謀女郎同臺成為一道話題,甚囂塵上。
時隔8年,張鞏帶著再度合作的《歸來》踏上紅毯,人高馬大的鞏嫂這次選擇了Roberto Cavalli黑色鏤空長裙:
肉色肌膚隱隱若現(xiàn),該收的收住,該放的放開;昂揚向上20度的下巴,高舉過頭頂?shù)恼惺肿藙荩婚g相傳的“七里外震死人”氣場,眨眼間拿下身旁的排骨精們。
電影節(jié)第7日的《歸來》首映禮上,鞏俐白裙亮相,身前光潔如鏡,背后一片金絲銀縷、飛針走線。并肩一起的張慧雯甜美可愛,結(jié)果鞏嫂又一個高難度“大抬手”,成功把鏡頭奪了回來。網(wǎng)友道:鞏俐,別欺負小孩!
章子怡這次亮相充滿了金屬味,“上半身女戰(zhàn)士下半身美人魚”是媒體冠之的美稱。這件Stephane Rolland 2014春夏高定禮服上身是皮質(zhì)幾何紋案,下身是素白荷葉邊長裙,當重金屬和“荷塘月色”相結(jié)合,顯得是那么分裂而契合。
只不過,上身以肉色打底向來是紅毯雷區(qū),稍一個轉(zhuǎn)身,背后就會一片漣漪,連那些皮質(zhì)幾何圖形也廉價如淘寶貨;何況還有右腿處一片大荷葉邊作梗,顯得整個人身長腿短。國際章總喜歡在紅毯上翻花樣,花樣翻不好,就成栽跟頭。
穿衣打扮,與其費力不討好,倒不如來個簡潔明了。
1993年,鞏俐憑借《霸王別姬》首次站在戛納的紅毯上。當是時,世界還沒有這么多大牌可供參考,鞏俐走了極簡主義——純白襯衫+修身黑褲裙。那年的戛納海邊,張豐毅和張國榮簇擁著“菊仙”,剎那間,光影都只剩下黑白色。
94年—04年間,開始嘗試旗袍,綠、紅、黑、藍,幾乎用盡了五環(huán)的顏色。所有的旗袍修身、瑰麗,鞏嫂先天的海拔和重巒疊嶂發(fā)揮到淋漓盡致。07年,一襲大露背綠色長裙打破一貫保守風,雖然壯碩的后背和大臂成為槽點,但白裙的凱利·華盛頓和藕荷裙的安迪·麥克道爾,一左一右,頗有保駕護航的意味。從此往后的戛納紅毯,鞏嫂甩開膀子走上“去旗袍”的不歸路。
2000年,第一次踏上戛納紅毯的章子怡顯然還處于“出土”階段。第一套紅毯服裝是玫紅色印花長裙——黑紗外襯配之以連體粉紫短褂,儼然一副也是地攤女商販模樣;2004年,因為《十面埋伏》和《2046》,鞏俐章子怡首次同臺戛納。面對豐乳肥臀的前輩,章子怡用一身素黑裹了全身,倒是別有一番溫婉低調(diào)。06年擔任戛納評委時的一身紅裙,自也艷驚四座一把。遺憾的是,之后幾屆服裝,不是剪裁奇怪,就是配色花眼。到了2013年,她將這種忽上忽下的穿衣情緒做了歸納。
第一場服裝以連身褲、碎短發(fā)亮相。服裝已有些女企業(yè)家的風范,再來一頭短發(fā),按網(wǎng)友的話:于丹說書說到戛納來了。接下來的amfAR慈善晚宴和紅毯,一黑一金,剎那芳華,將人們原本想吐槽的話堵在了嗓子眼里。
“定毯神針”范冰冰的紅毯新思路:美裙,美妝,厚臉皮
如果說誰在戛納的風頭最勁,大家一定會不約而同的指向范冰冰。
2010年,憑借《日照重慶》入圍競賽單元的范冰冰以一身突如其來的“龍袍裝”震驚了國內(nèi),引發(fā)兩種?。耗行韵掳兔摼拾Y和女性白眼癥。這位曾經(jīng)頂著兩片高原紅的“金鎖”在《還珠格格》后似乎沒有過什么紅毯建樹。直至2005年,卜柯文成為她的造型師。
2006年香港電影節(jié)綠裙出鏡的范冰冰風格基本確定:高發(fā)髻、修身裙、紅唇雪膚。2007年柏林電影節(jié),范冰冰頂著一身扇子走了出來。這套裙裝匯集了傣族裙裝風格和祥云紋圖,胸前和頭上各有一把金色的扇子,手里還揮舞著第三把。雖然國人覺得有些過火,但不例外,鏡頭喜歡這樣的裝扮。
之后她頻走各大時尚場所,熏陶之下,加之造型師的不遺余力,范冰冰的霸氣威武漸露頭角。這份霸氣在“扇子裝”問世的三年后,終于憋不住傾瀉在戛納的紅毯上。
“龍袍”之后,“仙鶴裝”、“陶瓷裝”接踵而至,極度搶眼的配色、無懈可擊的妝容,以及攆著不走、哄著倒退的強大心理,范冰冰從之前的“狐貍精”變成鏡頭里的“女神”。
范冰冰的聰明之處不止于此?!爸袊L”是拿著種族基因宣傳自己,一旦被人認識了,就要立刻換張名片。
2010年,“龍袍”作為開場,之后Elie Saab的兩件看起來很“仙”的裙裝宣告這個女孩既能做女皇,也能做公主。這次紅毯她換了11個造型。
2011年雖然只有八款造型,但幾乎件件都成經(jīng)典。在紅毯造型評選上,范冰冰自己的 Versace 2011漸變紫裙位列第一,Elie Saab2009貴婦裝第二。
2012年范冰冰沒有作品,依然用Elie Saab、Valentino等大牌轟炸紅毯。
雖然前有秦海璐紅眼批范不自量力,后有國際章暗諷“沒作品不走紅毯”,范冰冰的命運不是誰都能要來的。
2013年,張雨綺率先登毯,踏上了戛納處女秀。一身Ulyana Sergeenko 綠色深V禮服,微笑,轉(zhuǎn)身,還向攝影師兩次飛吻。雖然身邊一個頭發(fā)凌亂的風衣女工作人員已經(jīng)推了她兩次,她依舊站定不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張雨綺一共飛吻8次,招手一次,示意“下雨了”兩次。但即便如此,她依舊逃不開被國外媒體喊“冰冰”的厄運。3分50秒的走毯時間,比范冰冰還多了12秒,“定毯神針”由此而來。
同樣被驅(qū)趕,楊冪就顯得沒有張雨綺功力深厚。2012年,身穿Elie Saab黃色抹胸長裙的楊冪和身著銀裙的陳廷嘉一同亮相,雖然楊冪很想以驕傲的苦瓜臉來增加氣勢感,但看起來還是更像穿了不合身的衣服在鬧脾氣,興許被工作人員的三次驅(qū)逐壞了興致,楊冪直接豎起了中指,笑果十足,又飽含辛酸。
紅毯悲喜?。翰皇堑巧霞t毯就是女神
女明星分兩種,走過戛納紅毯的,和沒走過的。
走過,意味著職業(yè)生涯的又一個突破,每年都會有些許女明星嘗試著走一走,這似乎比拍電影更重要。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的戛納電影節(jié),其高端程度自不必說,人人都想揩把油,更何況電影節(jié)期間上百場首映、晚宴,門票好搞得很。怎么上紅毯,這是讓星們發(fā)愁的事情,于是,“蹭毯”出現(xiàn)了。
花個幾十萬買張邀請函便是“蹭毯”公式,只不過這個邀請函只能提前排隊從側(cè)門成批進入。
在爭取競賽單元越來越難的情況下,跟著參展電影去走一圈和爭取品牌贊助已經(jīng)是正常途徑,“硬蹭”也越來越不丟人。前幾年還在追諷“中國明星,求求你們快回家吧”的記者們,如今暗地里和公關(guān)公司合拍,蹲在紅毯邊專拍那些沒人理的“明星”。
戛納紅毯60米,正常步速30秒,官方規(guī)定不得超過5分鐘??梢坏┥狭思t毯,誰不是鉚足勁想要多呆一會,畢竟來一趟花不少錢。賴著不走,摔個跤,露個點,無非給自己造些聲響。無論三線的無名鼠輩,還是頂尖的巨星大腕,一攤上紅毯這事,誰還管什么作態(tài),更何況娛樂圈就是勢力場:妮可·基德曼足足呆了20分鐘也沒見有保安來驅(qū)趕她,被譏為“紅毯老賴”;蘇菲·瑪索不貼胸貼露個點,也有人贊她“渾然天成不造作”。其實,在不嫌丟人爭奪機位這點上,除了英國女王不需要,其他人是烏鴉落在豬身上——誰也別笑話誰黑。
紅毯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當染色盤般的金莎碰上大料罐般的金巧巧時,“破產(chǎn)姐妹”的即視感告訴我們:不如學學鞏俐,有作品再來,沒作品好好在家呆著,要不就學范冰冰那樣的通天之力。
終歸一句話,女神是修來的,不是蹭來的。endprint
齊魯周刊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