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1956年10月,旅居美國16載的郭永懷決定回國。
此時的他,已經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學院的三大支柱之一。他的抽身離去,對康奈爾大學是極大的損失。美國移民局找上門來,對其夫人李佩女士百般盤問。
面對重重阻撓,郭永懷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西爾斯院長為郭永懷舉辦的歡送野餐會上,郭永懷突然掏出自己尚未發(fā)表的論文手稿,迎著眾人訝異的目光,一頁一頁扔進了炭火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嘆惜,要知道,這些手稿值得永久珍存。
當郭永懷夫婦登上郵輪時,巧遇了也要回國的著名學者張文裕夫婦。曾經在郭宅糾纏不休的移民局人員氣勢洶洶地追到船上,從張文裕夫婦所在的船艙里查抄走了一些他們認為不應帶走的東西。直到這時,李佩才明白丈夫為什么要當眾焚毀那些手稿。
能夠在“兩彈一星”任何一個研究領域立足已經令人難以望其項背了,而郭永懷的研究成果居然覆蓋了原子彈、導彈、人造衛(wèi)星這3個領域。回國后,他爭分奪秒地工作著,急著為祖國贏得榮譽。
1968年10月,郭永懷親赴西北草原,進行中國第一顆熱核彈頭發(fā)射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2月初,這項工作暫告一段落。12月4日下午,郭永懷發(fā)現(xiàn)了一份重要的數據線索,當即決定回北京匯報。他打聽到當天晚上有一架民航班機從蘭州飛北京,執(zhí)意驅車前往蘭州。臨行前,同事們都說夜間飛行不安全,勸他次日再飛。郭永懷笑著說:“飛機快,我只要打一個盹兒就到北京了,第二天早上剛好匯報工作?!苯Y果,5日凌晨,飛機在首都機場著陸時突然墜毀,一頭扎進了附近的莊稼地里,13具燒焦的尸體面目全非……
在這13具尸體中,有兩具緊緊抱在一起的尸體引起人們的格外注意。當人們費力地將兩具焦尸分開時,一沓紙從兩人緊貼的胸部掉了下來——是那份無比珍貴的熱核導彈試驗數據。這兩個緊緊抱在一起的人,一個是郭永懷,一個是他的警衛(wèi)員牟方東。
消息傳到國務院,周總理失聲痛哭……22天后,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
郭永懷生命中的這兩份手稿,一份是他甘心焚毀,一份是他甘心護衛(wèi)。如果說前者是他周密計劃后的勇毅之舉,后者則是他在危急時刻的本能所為——生命即將化為烏有,他硬是用自己的身體為易燃的紙張上了“阻燃保險”。
(摘自《半月談·品讀》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