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等
摘要:研究了溫度和鹽度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水溫由18 ℃降至14、12 ℃時,黑鯛仔魚在24 h的存活率接近50%;當水溫由18 ℃驟升至22 ℃以上時,仔魚存活率急劇下降;當水溫由18 ℃驟升至26 ℃時,仔魚在24 h內(nèi)全部死亡,可見溫度驟升較溫度驟降對黑鯛仔魚存活率影響更大。當鹽度由28驟升到33時,24 h的黑鯛仔魚存活率明顯降低,但仍高于80%;其他鹽度驟變處理下黑鯛仔魚均有較高的存活率,差異不顯著。溫度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較鹽度驟變更顯著。
關(guān)鍵詞:溫度;鹽度;驟變;黑鯛仔魚;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 S917.4;S965.23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4-0181-02
收稿日期:2013-08-23
基金項目: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編號:2012TS31、2012A0703、2012TS30);廣東省海洋漁業(yè)科技推廣專項(編號:B201101B04)。
作者簡介:李濤(1985—),男,湖南張家界人,碩士,研究實習員,從事魚類繁殖與育種研究。E-mail:lit151415@126.com。
通信作者:呂國敏,副研究員,從事海水魚類繁育研究。E-mail:gmlu116@sina.com。黑鯛(Sparus macrocephlus)為池塘及網(wǎng)箱養(yǎng)殖的重要對象之一,其肉質(zhì)鮮美,營養(yǎng)價值豐富,經(jīng)濟價值較高[1]。黑鯛的人工繁殖與育苗雖已成功,養(yǎng)殖技術(shù)也比較成熟,但育苗期易受到環(huán)境及其他因子的影響,黑鯛人工育苗存活率存在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溫度和鹽度是影響海水魚類生存、生長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溫度和鹽度驟變會改變養(yǎng)殖水體中的化學成分與生物成分,更可能直接破壞魚體與外界環(huán)境的平衡,從而影響魚類健康,甚至造成魚類死亡。目前已有關(guān)于溫度、鹽度驟變對海洋生物生存、發(fā)育、生長影響的研究,如張英杰等研究了低鹽度突變對中國對蝦仔蝦存活率的影響[2],陳琴等研究了南美白對蝦仔蝦、幼蝦對鹽度突變的適應能力[3],王吉橋等研究了鹽度驟降對不同發(fā)育階段仿刺參存活和生長的影響[4],田甜等研究了溫度驟變對史氏鱘幼魚活動狀況及成活率的影響[5],蔣翰鵬等研究了溫度和鹽度突變對近緣大眼劍水蚤存活率的影響[6]。本研究探討了溫度、鹽度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旨在為黑鯛及其他魚類早期育苗生產(chǎn)提供科學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從育苗池中撈取10日齡黑鯛仔魚,暫養(yǎng)在與育苗池鹽度(28)和溫度(18 ℃)相同的條件下備用。試驗期間停止投喂餌料。試驗過程中盡量減少對魚苗的物理傷害,并剔除活力弱或受傷的魚苗,以減少誤差。
供試海水為沙濾的自然海水,鹽度34,生化培養(yǎng)箱將水溫控制在12~26 ℃。不同鹽度的試驗用水用過濾的天然海水、充分曝氣的自來水、鹵鹽(天然海水曬制而成)調(diào)配。
1.2方法
1.2.1鹽度驟變試驗取培育在鹽度28、溫度18 ℃條件下的10日齡黑鯛仔魚,直接放到鹽度分別為1.3%、1.7%、20%、2.2%、2.6%、2.8%(對照)、3.0%、3.3%的2 L燒杯中,每個燒杯放50尾,保持水溫在(18±0.5) ℃。試驗中間換水1次,換水量不少于一半。每隔2~3 h用吸管吸出死亡的仔魚(死亡的仔魚體彎曲變白,沉入燒杯底部)并計數(shù),最后統(tǒng)計12、24 h后各處理仔魚的存活率。每個處理重復3次。
1.2.2溫度驟變試驗取培育在鹽度2.8%、水溫18 ℃條件下的10日齡黑鯛仔魚,直接放到水溫分別為12、14、16、18(對照)、20、22、24、26 ℃的2 L燒杯中,每個燒杯放50尾。試驗中間換水1次,換水量不少于一半。每個處理重復3次。存活率測定方法同上。
1.3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SPSS 13.0軟件。
2結(jié)果與分析
2.1鹽度驟變條件下黑鯛仔魚存活率
鹽度驟變各處理的黑鯛仔魚未表現(xiàn)出任何異常行為,活力良好,對外界刺激反應快,異物靠近時能快速避開。由圖1可見,12 h后鹽度為1.3%的處理黑鯛仔魚存活率為92.3%,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24 h后鹽度為3.3%的處理黑鯛仔魚存活率為82.7%,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
2.2水溫驟變條件下黑鯛仔魚存活率
水溫驟變結(jié)果顯示,水溫12、14 ℃處理的黑鯛仔魚反應遲鈍,仔魚集中于燒杯底部;水溫24、26 ℃處理的黑鯛仔魚應激反應較強,游動頻繁,并很快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
溫度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見圖2。統(tǒng)計表明,當水溫由18 ℃升溫的幅度為2 ℃以上(20、22、24、26 ℃)時,12、24 h后黑鯛仔魚存活率均與對照差異顯著,且高溫驟變處理間的黑鯛仔魚存活率也均存在顯著差異。當水溫由18 ℃降溫的幅度為2 ℃(16 ℃)時,對黑鯛仔魚存活率不產(chǎn)生影響,當降幅為4 ℃以上(14、12 ℃)時,黑鯛仔魚存活率顯著降低,但存活率仍較高。當水溫驟變相同幅度時,由18 ℃向低溫驟變下的黑鯛仔魚存活率較向高溫驟變更高,可知黑鯛仔魚對溫度驟降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對溫度驟升的適應性較差。
3結(jié)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當水溫由18 ℃降至14、12 ℃時,黑鯛仔魚在24 h的存活率接近50%;當水溫由18 ℃驟升至22 ℃以上時,仔魚存活率急劇下降;當水溫由18 ℃驟升至26 ℃時,仔魚在24 h內(nèi)全部死亡,可見溫度驟升較溫度驟降對黑鯛仔魚存活率影響更大。當鹽度由28驟升到3.3%時,24 h的黑鯛仔魚存活率明顯降低,但仍高于80%;其他鹽度驟變處理下黑鯛仔魚均有較高的存活率,差異不顯著。溫度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較鹽度驟變更顯著。endprint
黑鯛對環(huán)境中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相當強,尤其是對低鹽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張家良等認為黑鯛的適鹽范圍是4~28[7],沈盎綠等認為鹽度對黑鯛的48 h LC50為0.7[8]。本研究中,海水鹽度驟降幅度達到1.5%時,10日齡黑鯛依然保持90%以上的存活率,可見黑鯛在仔魚期就表現(xiàn)出很強的鹽度適應能力;但當鹽度從2.8%突變到3.3%,24 h時存活率有所降低,說明黑鯛對高鹽度的適應能力稍弱??赡苁且驗楦啕}度條件下,仔魚須要消耗更多能量維持體內(nèi)滲透壓,因而造成體質(zhì)較差或營養(yǎng)不良的仔魚衰竭而死。
雖然黑鯛具有較廣的溫度、鹽度適應能力,但在培育黑鯛魚苗過程中,由于黑鯛仔魚體質(zhì)纖弱,對環(huán)境驟變適應性較差,氣溫突變及強降水均有可能造成培育池塘溫度驟變或鹽度驟降,造成魚苗大量死亡,使養(yǎng)殖戶蒙受經(jīng)濟損失。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環(huán)境因素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1)提高培育池水位,池塘水位越高,受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就越小,魚苗應激反應就會相對減少;(2)對于室外小水泥池培育的黑鯛魚苗,可以在池塘上方加蓋遮陽網(wǎng)或塑料薄膜以遮陽、保溫或避免雨水進入。
參考文獻:
[1]樊冀蓉,吳仁協(xié),趙元莙,等. 中國鯛科魚類分類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進展[J]. 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11,18(2):472-480.
[2]張英杰,張志峰,馬愛軍,等. 低鹽度突變對中國對蝦仔蝦存活率的影響[J]. 海洋與湖沼,1999,30(2):134-138.
[3]陳琴,謝達祥,唐澤皓.南美白對蝦仔、幼蝦對鹽度突變的適應性試驗[J]. 淡水漁業(yè),2002,32(5):11-14.
[4]王吉橋,張筱墀,姜玉聲,等. 鹽度驟降對不同發(fā)育階段仿刺參存活和生長的影響[J]. 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9(增刊):139-146.
[5]田甜,王京樹,楊元金,等. 溫度驟變對史氏鱘幼魚活動狀況及成活率的影響[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5):3-4.
[6]蔣翰鵬,孫雪峰,張輝,等. 溫度和鹽度突變對近緣大眼劍水蚤存活率的影響[J]. 水產(chǎn)科學,2009(6):347-349.
[7]張家良,徐曉源,李建勛.低鹽度黑鯛魚種培育技術(shù)[J]. 齊魯漁業(yè),2007,24(12):15.
[8]沈盎綠,陳亞瞿. 低鹽度馴化對大黃魚和黑鯛存活的影響[J]. 水利漁業(yè),2007,27(6):47-48.endprint
黑鯛對環(huán)境中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相當強,尤其是對低鹽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張家良等認為黑鯛的適鹽范圍是4~28[7],沈盎綠等認為鹽度對黑鯛的48 h LC50為0.7[8]。本研究中,海水鹽度驟降幅度達到1.5%時,10日齡黑鯛依然保持90%以上的存活率,可見黑鯛在仔魚期就表現(xiàn)出很強的鹽度適應能力;但當鹽度從2.8%突變到3.3%,24 h時存活率有所降低,說明黑鯛對高鹽度的適應能力稍弱??赡苁且驗楦啕}度條件下,仔魚須要消耗更多能量維持體內(nèi)滲透壓,因而造成體質(zhì)較差或營養(yǎng)不良的仔魚衰竭而死。
雖然黑鯛具有較廣的溫度、鹽度適應能力,但在培育黑鯛魚苗過程中,由于黑鯛仔魚體質(zhì)纖弱,對環(huán)境驟變適應性較差,氣溫突變及強降水均有可能造成培育池塘溫度驟變或鹽度驟降,造成魚苗大量死亡,使養(yǎng)殖戶蒙受經(jīng)濟損失??刹扇∫韵麓胧┙档铜h(huán)境因素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1)提高培育池水位,池塘水位越高,受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就越小,魚苗應激反應就會相對減少;(2)對于室外小水泥池培育的黑鯛魚苗,可以在池塘上方加蓋遮陽網(wǎng)或塑料薄膜以遮陽、保溫或避免雨水進入。
參考文獻:
[1]樊冀蓉,吳仁協(xié),趙元莙,等. 中國鯛科魚類分類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進展[J]. 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11,18(2):472-480.
[2]張英杰,張志峰,馬愛軍,等. 低鹽度突變對中國對蝦仔蝦存活率的影響[J]. 海洋與湖沼,1999,30(2):134-138.
[3]陳琴,謝達祥,唐澤皓.南美白對蝦仔、幼蝦對鹽度突變的適應性試驗[J]. 淡水漁業(yè),2002,32(5):11-14.
[4]王吉橋,張筱墀,姜玉聲,等. 鹽度驟降對不同發(fā)育階段仿刺參存活和生長的影響[J]. 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9(增刊):139-146.
[5]田甜,王京樹,楊元金,等. 溫度驟變對史氏鱘幼魚活動狀況及成活率的影響[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5):3-4.
[6]蔣翰鵬,孫雪峰,張輝,等. 溫度和鹽度突變對近緣大眼劍水蚤存活率的影響[J]. 水產(chǎn)科學,2009(6):347-349.
[7]張家良,徐曉源,李建勛.低鹽度黑鯛魚種培育技術(shù)[J]. 齊魯漁業(yè),2007,24(12):15.
[8]沈盎綠,陳亞瞿. 低鹽度馴化對大黃魚和黑鯛存活的影響[J]. 水利漁業(yè),2007,27(6):47-48.endprint
黑鯛對環(huán)境中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相當強,尤其是對低鹽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張家良等認為黑鯛的適鹽范圍是4~28[7],沈盎綠等認為鹽度對黑鯛的48 h LC50為0.7[8]。本研究中,海水鹽度驟降幅度達到1.5%時,10日齡黑鯛依然保持90%以上的存活率,可見黑鯛在仔魚期就表現(xiàn)出很強的鹽度適應能力;但當鹽度從2.8%突變到3.3%,24 h時存活率有所降低,說明黑鯛對高鹽度的適應能力稍弱。可能是因為高鹽度條件下,仔魚須要消耗更多能量維持體內(nèi)滲透壓,因而造成體質(zhì)較差或營養(yǎng)不良的仔魚衰竭而死。
雖然黑鯛具有較廣的溫度、鹽度適應能力,但在培育黑鯛魚苗過程中,由于黑鯛仔魚體質(zhì)纖弱,對環(huán)境驟變適應性較差,氣溫突變及強降水均有可能造成培育池塘溫度驟變或鹽度驟降,造成魚苗大量死亡,使養(yǎng)殖戶蒙受經(jīng)濟損失??刹扇∫韵麓胧┙档铜h(huán)境因素驟變對黑鯛仔魚存活率的影響:(1)提高培育池水位,池塘水位越高,受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就越小,魚苗應激反應就會相對減少;(2)對于室外小水泥池培育的黑鯛魚苗,可以在池塘上方加蓋遮陽網(wǎng)或塑料薄膜以遮陽、保溫或避免雨水進入。
參考文獻:
[1]樊冀蓉,吳仁協(xié),趙元莙,等. 中國鯛科魚類分類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進展[J]. 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11,18(2):472-480.
[2]張英杰,張志峰,馬愛軍,等. 低鹽度突變對中國對蝦仔蝦存活率的影響[J]. 海洋與湖沼,1999,30(2):134-138.
[3]陳琴,謝達祥,唐澤皓.南美白對蝦仔、幼蝦對鹽度突變的適應性試驗[J]. 淡水漁業(yè),2002,32(5):11-14.
[4]王吉橋,張筱墀,姜玉聲,等. 鹽度驟降對不同發(fā)育階段仿刺參存活和生長的影響[J]. 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9(增刊):139-146.
[5]田甜,王京樹,楊元金,等. 溫度驟變對史氏鱘幼魚活動狀況及成活率的影響[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5):3-4.
[6]蔣翰鵬,孫雪峰,張輝,等. 溫度和鹽度突變對近緣大眼劍水蚤存活率的影響[J]. 水產(chǎn)科學,2009(6):347-349.
[7]張家良,徐曉源,李建勛.低鹽度黑鯛魚種培育技術(shù)[J]. 齊魯漁業(yè),2007,24(12):15.
[8]沈盎綠,陳亞瞿. 低鹽度馴化對大黃魚和黑鯛存活的影響[J]. 水利漁業(yè),2007,27(6):47-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