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
一
成成有1.7米高,大大咧咧伸出手,自我介紹說:“我是一個影帝。”我問:“你演什么?”他說:“我以前演一個有錢又霸道的壞蛋?!?/p>
他12歲,幼年被診斷為智力發(fā)育遲緩,家人給學校出錢,得以讓他在私立學校的普通班就讀。他上課時亂跑,搶別人的書,別人罵他“傻子”,成成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自尊:“我是有錢人,等有一天我把你們都買下來,你們都得聽我的。”
媽媽去找老師,說:“你們得包容我們,我們是弱勢群體。”老師也這么想,總是批評普通孩子。時間長了,成成心里沒了任何權威,身高1.8米的男老師勸他,他也會對著吵,對著鬧。媽媽說:“我是他親媽都容忍不了他?!?/p>
二
媽媽試著送成成到臺灣接受融合教育,在那所學校特殊生占三分之一。
成成一開始對同學說得最多的是“我是有錢人”,可沒人理會,一個男生說:“這只是他的自我保護而已?!背沙稍囍反蛲瑢W,但沒人怕他,也不煩他,只是說,咱們不要跑,不要鬧。他玩不起來,訕訕的。成成嗓門大,一層樓都能聽得見,普通生就說:“你小聲一點,會吵著別人。”表情和聲音里并沒有反感。
這里的普通生已經(jīng)習慣了特殊生,他們帶著特殊生上廁所,笑嘻嘻地催促他們洗手、做習題、擦眼淚。
其實老師對如何對待特殊生并沒有具體要求,只是說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學校創(chuàng)辦者吳教授說:“學生不需要老師界定他們是什么樣的小孩。他們耐心地對待特殊生,可能就是覺得這是一種氣度吧?!?/p>
三
有個女孩子叫云君,隔壁班的普通生,十歲,長發(fā)大眼,很秀麗,全校孩子都喜歡她。成成每天下午五點等云君下課,在門口聊幾句。云君對他不躲不避,送的巧克力也收下。成成這次回北京前,坐在學校門口的臺階上陪著云君等車,說:“云君,你回家得做個名片給我,我們才好聯(lián)系?!痹凭⑿?,答:“好?!?/p>
他幫云君拉行李,送上車,返身摸著大腦袋跟老師說:“我想唱歌給云君聽,可不可以跟她說些我的好話?”說完大紅臉,害羞得不得了。
我問成成:“現(xiàn)在你要演一個什么樣的人?”
“尊重女生的人?!?/p>
四
老師的存在就是示范。
在融合班,普通生與特殊生一起上課,用一套教材,但是教法、進度不一樣,考試題目根據(jù)每個人的程度來設計。學生只要盡力,都能拿到90分,也會有很多個第一。成成做了一個PPT介紹北京,同學們覺得很新奇,給他鼓掌,他得了第一。
他也有難受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要拖地,成成家境優(yōu)越,有貼身保姆照顧,不肯干,說老師虐待他。吳教授則很淡定:“哭沒關系,要遵守規(guī)則?!眿寢寭某沙苫丶伊R老師是大壞蛋。老師說,讓他把憤怒表達出來就好了。成成回家果然罵了,第二天果然沒事了,見了老師畢恭畢敬,雙手遞上,“老師,我的作業(yè)?!?/p>
進入青春期后,特殊孩子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教導學會自制,最容易與外界發(fā)生沖突。成成偶爾會行為失控,從背后突然抱住女老師。吳教授問他是否愿意女老師離開學校,他說不愿意,吳教授就在女老師的講臺前畫了一道線,“那么你不能沖過這道線?!眳墙淌诓⒉宦暽銋?,只是把這話寫下來,念完,讓成成簽字。
通常大人不會和孩子簽書面協(xié)議,尤其是連字都寫不好的特殊孩子。但是吳教授說:“叫孩子不要做什么,有時孩子根本聽不明白,或者一會兒就忘了,但是他對簽了名的書面協(xié)議,會有深刻的印象?!?/p>
五
很多人喜歡把自閉癥孩子說成“天才”,似乎這樣才能激發(fā)愛心來接受他們。吳教授說她并不偏愛弱勢的孩子,只是認為每個孩子都要學習,都要進步,而學生之間相處,首先要合作而不是競爭?!敖邮懿灰粯拥娜耍@個能力非常重要。”
一個看似邊緣群體的命運,折射了社會中每個人的處境。好的世界不會憑空而來,它需要人人參與創(chuàng)建。大人怎么生活,孩子就怎么游戲。
(江一燕薦自《新華日報》)
責編:小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