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約稿透析當前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

      2014-07-16 02:04:04林麗芳
      出版廣角 2014年9期
      關鍵詞:約稿教授

      [摘要]約稿是非核心期刊提升刊物質量、擴大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論文質量折射出作者的學術心態(tài),透過學術心態(tài)又能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深層原因。以非核心期刊的約稿為考察對象,通過掃描當前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剖析這種心態(tài)的催生土壤,提出應凈化學術環(huán)境,促使教授良好學術心態(tài)得到回歸。編輯要注重約稿的策劃,選擇合適的約稿對象,多與教授溝通,跟蹤其寫作過程,從而達到約稿的預期目的。

      [關鍵詞]非核心期刊;約稿;教授;學術心態(tài);學術生態(tài)

      [作者簡介]林麗芳,福建行政學院學報編輯部。

      一、問題的提出

      學術期刊的質量與稿源結構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稿源結構優(yōu)良,刊物質量自然就高;反之,刊物質量只能在低層次上徘徊。核心期刊吸引優(yōu)質稿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非核心期刊由于缺乏穩(wěn)定的優(yōu)秀作者群,如果不優(yōu)化稿源,只對自然稿進行拼盤式組稿,常常會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因此,約稿成為非核心期刊提升刊物質量、擴大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優(yōu)質稿源取決于作者的研究水平以及研究內容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凹s稿對象”的選擇是約稿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常認為,高職稱作者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其論文往往能反映當前學術前沿、學術熱點和難點,其論述一般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因此,教授自然成為首選的約稿對象,編輯部也會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主動向全國各專業(yè)的教授約取稿件,以期通過教授論文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推動期刊質的飛躍。但是,事實是否如預期所想?筆者多年的約稿實踐發(fā)現(xiàn),約取的教授稿件質量經常不如所愿。有些稿件水平一般,有些稿件質量不如助教撰寫的,甚至部分稿件沒法達到刊發(fā)的最低要求。面對這些教授的論文,編輯部經常進退兩難,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論文的質量能折射出作者的學術心態(tài),透過學術心態(tài)又能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深層原因。本文以非核心期刊的約稿為考察對象,試圖通過掃描當前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剖析這種心態(tài)的催生土壤,提出應凈化學術環(huán)境,促使教授良好學術心態(tài)得到回歸。編輯應注重約稿的策劃,選擇合適的約稿對象,多與教授溝通,跟蹤其寫作過程,從而達到約稿的預期目的。

      二、當前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掃描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學術是指有系統(tǒng)的、比較專門的學問;心態(tài),即心理狀態(tài),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學術不是普通的常識,它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需要經過反復論證的一種理性認識。學術是認識世界最高水平的標志,高深學問的學術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它依賴學者之間的交流,是一項群體性活動[1]。學術心態(tài)指學者在學術活動中獲取系統(tǒng)、高深學問的態(tài)度。通過考察約取的教授來稿,筆者將當前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劃分為以下三種基本類型。

      第一,維護聲望型。教授的聲望,是指教授建構在高深的學術水平和獨立的人格魅力基礎之上的、為同行和社會所認可的名聲,具體包括專業(yè)聲望和人格聲望[2]。維護聲望型教授,擁有其學科領域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個人獨特的人格魅力。該類教授極其看重自己的學術聲望,具有自信的批判意識;其撰寫的論文往往論點新穎,結構嚴謹;注意跟蹤本研究領域的學術動態(tài),若國家出臺新的政策、法規(guī),會及時聯(lián)系編輯部,充實稿件內容;該類教授有時要求校對清樣,甚至認真核對參考文獻和標點符號,謹防因差錯損害自己的聲望。

      第二,追求功利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知識累積速度明顯加快,而個體壽命是有限的,這就形成個人學習時間的短暫性與知識擴張無限性之間的對立。追求功利型教授特別注重科研成果的數量,其試圖通過發(fā)表大量的論文以鞏固或提升個人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或完成基金項目的結項。為達到目的,部分教授在有限時間內炮制數量眾多的論文;部分教授憑借研究生導師的身份,以與研究生合作的方式署名發(fā)表論文。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發(fā)現(xiàn),追求功利型教授每年發(fā)表的論文數量較多,甚至有些教授一年會發(fā)表幾十篇論文。與研究生合作的論文,其聯(lián)系作者多為研究生,如果文章需要充實、補充時,一般只需要找研究生。這類教授的稿件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稿件學術水平較高,有些稿件達不到刊發(fā)的最低要求。

      第三,維持現(xiàn)狀型。在高校,教師的職稱關系其學術聲望、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等。副教授到教授階段是科研提升的重要時期,職稱評審時,科研是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指標。這個階段,教師會不惜一切代價發(fā)表較高級別的學術論文。晉升了教授,他們就漸漸失去專業(yè)研究的興趣和能力,或認真做好教學工作,或到相關行政部門做管理工作。學??冃Э荚u時一般都有科研成果的考核指標,為完成年度科研任務,這類教授會不斷發(fā)表文章。這類教授的文章往往缺乏學理性;稿件重復率經常較高;對編輯修改的結果通常持無所謂態(tài)度,文章能否刊用是其關心的唯一問題。

      三、教授學術心態(tài)的催生土壤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曾對學生和剛進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立下“三年內不許發(fā)表文章”的金科玉律。傅斯年先生之所以為青年學者定下該規(guī)矩,為了是給青年學者塑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研究環(huán)境,保持一個良好的治學心態(tài)。當今失去了“十年磨一劍”的學術環(huán)境,維護聲望型的教授漸漸稀少,大部分教授的學術功利性很強。追求功利型、維持現(xiàn)狀型這兩種教授的學術心態(tài)有其催生的現(xiàn)實土壤。

      1. 實證化科研管理模式扭曲了學術價值尺度

      現(xiàn)行學術評價辦法通常采用實證化的管理模式。該模式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將科研成果和項目定量化;二是將科研成果和項目等級化[3]。等級化也可以用分值來計算,可以說,實證化科研管理模式就是定量化的科研管理模式。單位年度科研業(yè)績考核時,管理部門首先統(tǒng)計教研人員出版專著、發(fā)表論文和主持科研項目的數量;其次是等級,比如論文在核心或權威期刊上發(fā)表的數量、主持科研項目的級別等。在遴選碩士生或博士生導師,申報碩士點或博士點,以及學校排行時,評估的指標體系也直接與科研成果的等級數量相聯(lián)系。這種量化的指標,不僅關系個人切身利益,還關系單位的生存與發(fā)展,于是產生了“人海學術”現(xiàn)象。在有限的學術資源競爭下,教授再也不能遵循學術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靜心走內涵開掘型研究之路,被迫滋生了學術浮躁情緒,大搞“學術大躍進”。為了多出成果,不少教授不惜粗制濫造,或利用導師的身份在研究生的論文上署名。這種科研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術繁榮,但也扭曲了學術價值尺度,使學術界衍生出一些學術質量低下的“學術名人”。

      2. 高校行政化促使學術知識邏輯鏈的斷裂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在整個構成和運作方面與行政機關在體制構成和運作方面有著基本相同的屬性,是按照行政體制的結構和運作模式來建構和運作的[4]。目前,不少高校官本位和官僚思想主導教學和科研。教授的待遇只能與“處長”相當,且學術權力日漸為行政權力所左右。據調查顯示,76.9%的教授認為高校的行政權力過度壓制了教授的學術權力。行政管理部門掌控著學術資源分配與學術政策制定權力,教授只能按照“行政標準”生產精神產品。而且高校的最高學術權威往往是學校的正副校長、二級學院的正副院長、系或研究中心的正副主任等,而普通教授很難成為學術權威。在行政權力不斷侵蝕學術權力的大學行政化趨勢下,為爭得學術的話語權,以獲取更多的學術資源,教師評上教授后,往往會爭取所謂的“官員”,這種學者型的官員通常也成了成果評獎、職稱評審、項目評估、榮譽評定的評委。這些原本應該靜心科研的教授,一旦掛上“官位”后,迅速偏離其本位,成為行政體系中的一環(huán),為課題結項和完成年度考核制造了學術垃圾,也促使學術知識邏輯鏈的斷裂。

      3. 功利性的市場法則誘發(fā)學術逐漸被職業(yè)化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與市場因素幾乎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學術主體的教師不可能脫離社會經濟生活,功利性日益成為人們衡量價值的首要標準。為調動教師從事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大部分學校制定了系列獎勵規(guī)定和辦法。發(fā)表論文和科研項目不僅以隱性的形式關系到領導對個人“能力”的標簽,還以顯性的形式使教師獲得一筆較高的科研獎勵金和課題配套經費。反觀這種評價標準,那些從事短期學術行為的人往往受益最大,而對于潛心學術的學者常常被“規(guī)則”所淘汰,無法從該制度中收益。由于金錢與利益的介入和驅使,教師的學術心態(tài)會悄悄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逐步強化后,就會演變成群體心理氛圍,隨后轉化為群體行為[5]82。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機制下,學術也自然成為知識族群的一種專屬,逐漸被職業(yè)化。把學術當成“職業(yè)”,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超越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道德的底線,對學術的莊嚴敬畏感和對科學的神圣性漸趨遠離人們的視野,由此催生的學術成果更多的是粗制濫造和低水平重復。高校對學術評價的經濟利益取向,對教師不僅是激勵,也會產生巨大壓力,甚至可能比量化管理更會窒息學術生命。

      四、促使教授良好學術心態(tài)的回歸

      大學的主要職能是教學。1806年,德國威廉·馮·洪堡首次將科研引入大學,并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統(tǒng)一”的理念。洪堡認為,大學真正的成績應讓學生一生中有一段時間完全獻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學,從而也獻身于個人思想和道德完善。100多年過去了,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學術生態(tài)污染嚴重,教師的學術心態(tài)發(fā)生了嚴重扭曲。在這樣背景下,應凈化當前的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讓教授良好學術心態(tài)得到回歸。

      1. 破除學術GDP崇拜,建立多元評價指標體系

      科研與教學是高校的兩大基本職能,這兩大職能的關系體現(xiàn)為三種類型:教學研究型、研究型和教學型。現(xiàn)在大學普遍重視對教授科研工作的考核,忽視對教學工作的評價。科研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提高學術地位,還能助推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在部分高??蒲惺恰爸鳂I(yè)”,教學是“副業(yè)”。甚至有些培訓學校,由于課時受限制,學校允許用科研工作量抵教學工作量??梢哉f,科研是教授在學校立足和發(fā)展的支柱。在高校,如果能兼顧教學和科研,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應破除學術GDP崇拜,建立衡量人才的多元評價體系。建議區(qū)別對待不同類型的教授。對擅長科研的教授,在業(yè)績考核時,以其科研成果為主要指標;對于教學型老師,其主要任務是傳承知識,應以學科知識的傳播為評價尺度,以其教學效果為主要依據進行考核;對教學研究型教授,應制定兩者兼顧的評價體系。

      另外,不同學科的知識活動特點和規(guī)律不一樣,其研究成果產出的時間和數量也不同,所以,不同學科的評價時間、數量和形式也應有所區(qū)分。例如,哲學社會科學可以用“代表性學術成果”作為評價指標;基礎科學的研究工作一般費時較長,采用年度考核的辦法有失科學,“創(chuàng)造性契約”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5]83。

      2. 改革高校行政化管理體制,實現(xiàn)大學學術自由

      學術自由是指學者在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不受外界不合理因素的影響,而以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精神進行學術創(chuàng)造[6]。學術自由是學術研究的基本精神環(huán)境和最重要的價值支柱,被視為現(xiàn)代大學制度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教授作為大學學術活動的主體,對學術問題最有發(fā)言權。但我國許多高校實行以行政權力為主導的運作模式,職能部門過多干預學術事務,教授缺乏治學的自主權,從而失去學術創(chuàng)新的機會與動力。高校行政化背離了大學的精神,應去行政化,尊重學術規(guī)律,還教授學術獨立和自由的權力。

      只有教授擁有學術權力,才可以有學術自由,建議大學應釋放學術組織的能量,成立教授委員會。教授委員會不同于學術委員會,它賦予教授學術權力,是一個學術決策機構,是保證教授依法履行學術職責,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發(fā)展的必要組織形式。教授委員會具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可以獨立決策學術事務,其他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和限制。高校去行政化的深層原因是學校的行政權力超出一定的邊界,阻礙學術發(fā)展。去行政化不等于要取消行政管理,教授委員會與行政管理部門的決策權與執(zhí)行權分離。教授委員會擁有學術事務決策的權力,而行政管理部門只負責決策執(zhí)行和日常管理工作,兩者扮演的角色不同,相互制約,共同推進學術的發(fā)展。

      3. 培育知識分子的學術人格,重建中國大學精神

      學術人格是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的有機統(tǒng)一。真正的學術人格,無論在怎樣的逆境中,均能孜孜不倦地求索;并且具有知識分子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與正義感,敢說真話,甚至為真理而獻身。但是,當下知識分子的學術人格嚴重退化,踐踏了學術規(guī)范,學術人格成為“功利主義”的奴仆。知識分子學術人格培育的核心是價值觀問題,而價值觀問題需要重建中國大學精神,將大學建成知識分子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心靈家園。

      大學精神是大學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文明成果和精神形式,它的本質特征可概括為創(chuàng)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大學精神是大學的靈魂,對大學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則反面折射出當今中國大學精神的匱乏。重建大學精神需要注重對學術大師的培養(yǎng)。學術大師是大學精神的創(chuàng)造者、實踐者、傳承者和守護者,對大學精神的產生、發(fā)展和傳承發(fā)揮重要作用。學術大師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我們要為當前教授良好學術心態(tài)的回歸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學術大師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

      五、編輯約稿要有主體意識

      非核心期刊要約到優(yōu)質稿,需要編輯有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首先,確定恰當的選題。編輯要注意跟蹤理論熱點、難點以及學科的發(fā)展動態(tài),根據刊物的發(fā)展需要,發(fā)揮編輯信息捕捉的洞察力和敏銳性,確定選題,為約稿做好鋪墊。其次,選擇合適的約稿對象。選題確定后,編輯要熟悉約稿對象的研究領域和方向,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動態(tài)等,綜合各種因素后確定合適的作者。再次,注重與作者的溝通。教授接受約稿,只是對選題的認同,不等于約稿程序就此結束。編輯要注重與作者的溝通,了解稿件的寫作進度以及作者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完善撰稿思路,提升文章質量。最后,妥善處理稿件。約取稿件如果學術質量較高,自然是一次成功的約稿;如果不太理想,要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并聯(lián)系作者修改完善。當然,如果稿件達不到刊發(fā)要求,還是退稿為宜。刊物在學術生態(tài)構建中應該有學術責任感,不能加劇當前教授不良的學術心態(tài)。

      猜你喜歡
      約稿教授
      約稿啟事
      市場周刊(2022年1期)2022-02-17 02:47:26
      約稿啟事
      市場周刊(2021年11期)2021-12-05 09:30:52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曾覺民 教授
      劉排教授簡介
      約稿啟事
      市場周刊(2020年12期)2021-01-06 11:56:10
      《實用臨床醫(yī)學》約稿
      約稿啟事
      仲裁研究(2019年3期)2019-07-24 07:39:06
      約稿通知
      世紀橋(2019年5期)2019-06-05 08:44:44
      劉宏偉教授簡介
      乌什县| 天镇县| 弋阳县| 博兴县| 隆化县| 筠连县| 长治县| 黄梅县| 龙泉市| 房产| 德清县| 米林县| 博野县| 项城市| 巨鹿县| 莱阳市| 玛纳斯县| 松滋市| 崇信县| 荣成市| 陈巴尔虎旗| 雷波县| 通渭县| 新蔡县| 乐至县| 封开县| 合作市| 襄樊市| 海兴县| 安顺市| 南投市| 五莲县| 天气| 枣强县| 博野县| 兴业县| 定兴县| 栾川县| 体育| 兰溪市|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