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貴新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化學基礎直接關系到以后的高中化學學習,因而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循序漸進原則的應用,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逐步開展分層教學,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化學基礎。
一、循序漸進原則概述
循序漸進原則是教師按照學科內在的某種順序進行教學的一種原則,簡單來說就是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過程,而在這期間所應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要遵循這一原則進行。具體的化學教學中,循序漸進教學主要是指化學教師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身心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并根據(jù)一定順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堅持循序漸進原則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同時還能夠降低化學學習難度,為學生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循序漸進的教學當中,化學教師應該根據(jù)化學教學的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求能夠探索出化學教學中的規(guī)律,并遵循規(guī)律進行教學,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循序漸進原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
1.堅持循序漸進促進良好認知意識的形成
良好認知意識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在初中階段,學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其認知意識和認知能力較小學教育階段有了很大提高,但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化學知識,難免會產生恐懼感和懷疑,對化學學習方法和化學知識的學習感到困難。再加上化學知識涉及大量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元素等,這些對于從未接觸過化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太過困難,因而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化學知識進行分解,從簡單的化學知識入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進行教學,從而增加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熟悉感,降低化學學習的難度,同時調動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化學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空氣這部分內容時,由于空氣是人類每天都要接觸和呼吸的物質,對于其成分的學習,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熟悉的氧氣以及二氧化碳入手,讓學生對空氣成分產生良好認知,將氧氣和二氧化碳自動劃歸到空氣成分當中,接著教師可逐漸通過實驗的方式來引入空氣中占絕大部分的氮氣,并與學生所熟悉的氧氣進行比較學習,這樣就降低了空氣成分學習的難度,增強了學生對空氣成分的感性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堅持循序漸進積累化學知識
隨著化學教學的進行,學生接觸到的化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化學知識難度越來越大,因而在中期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積累化學知識,同時注意幫助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在積累階段,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借助有效預習這一方式來進行,通過預習學生能夠提前對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有所了解,同時也能夠明確新知識中有哪些問題是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不能解決的,從而增強了化學學習的針對性。而在新知識的學習當中,教師應該注意時時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回顧,可以采取舊知識引導的方式,用舊知識來引入新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對舊知識進行了鞏固,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積累。例如,在學習氧氣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空氣部分的知識,回顧一下空氣組成部分,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等,以此來引入氧氣化學性質的內容,這樣學生在空氣部分的化學知識就能夠得到鞏固,同時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來引入新知識,還能夠降低氧氣性質內容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這種方式也體現(xiàn)了化學教學當中的循序漸進原則。因而,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多注意運用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總之,教師應該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化學教學,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制定相關教學策略,并堅持采用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學習,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打好化學基礎,逐步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和化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學培.循序漸進寓教于樂——淺談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
[2]胡路漫.“小步子大目標”——多層次實施初中化學探究教學,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J].化學教與學,2012(11).
[3]顧桂花,駱雍容.新課改下初中化學“兩學一歸納”教學模式探析[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12).
(責任編輯 黃春香)